正是杜环一类中国知识分子和诸色中国工匠出现在新生的巴格达,遂使大食王曼苏尔(阿蒲恭弗)产生了学习、借鉴中国科学文化的热望。在其倡导下,大食国上下出现过中国热,并迎来了大食与中国的海洋贸易高潮,因此,还出现了一些同中国有关的地名。 雅古特《地名辞典》在言及红海古城古勒祖母时言:“伊本·拜纳务(Ibn al-Bannā‘u,义为:建筑者之子”)讲:’古勒祖姆(ql-Qulzum)是位于中国海边的干燥的、气候恶劣的古城。‘“在此,阿拉伯人用”中国海“一词替代了”印度洋“或”红海“。这实是为了突出大食与中国之间业已存在的、密切的海上联系,可谓反映了阿拉伯人(大食人)同中国人直接交往的愿望。 雅古特《地名辞典》卷三”苏哈尔“(Suhār)条目言:“它是中国走廊,是东方和伊拉克的宝库(国库),是也门的救济品库。”这表明,在海洋贸易中,波斯湾南岸--阿拉伯半岛上的苏哈尔港,已成为大食国聚财的地方,成为其与中国经商的基地。苏哈尔又名Mazūn,(唐)贾耽《四夷述》记之为“没巽”,这表明,苏哈尔在当时确是大食商人到中国经商的海上走廊。 雅古特《地名辞典》卷三“西拉夫”(Sirāf)条目言:“商人们将它叫做尸罗围(Shllāwi)。”由此可知,“尸罗围”是从事航海贸易的大食商人们的专用词。无独有偶,但凡记录过大食越海来华经商的汉文典籍,也提到它。中国南宋时人岳霖撰写的《桯史》卷十一也记有“尸罗围”一词。这表明,在中古时期,中国与大食间的海洋贸易异常频繁,由此而产生出一种两国商人共有的海洋贸易文化。“尸罗围”乃是其航海地理专用词中的一个。 然而,最感惊异的,是大食人对“巴格达”一词的解释。雅古特《地名辞典》卷一456页“巴格达”条目言:“伊本·安巴里(Ibn al-Anbārl)讲:’巴格达‘一词源于伊朗语。……’达(Dād)‘义为’赐予‘、’礼品‘。……据说,巴格达原本是个市场,中国商人带着他们的货物到那里经商,遂获巨利。当时的中国国王名叫’巴格(Bagh)‘。因此,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时,就说:’巴格达(Bahdād)‘,意思是,我们得到的这些利润乃是国王的恩赐。”由穆斯塔法·杰瓦德博士、艾哈迈德·苏撒博士、穆罕默德·麦基亚博士、纳吉·马鲁夫教授同编的《巴格达》一书也引用了这节文献。当然,雅古特也收集了其他种对巴格达的释义。但上述的这种解释,无论从字义上,还是从巴格达城从无到有的历史看,都是讲得通的。它形象、概括地表示,从大食王出现建都的设想开始,到它的竣工;从它的繁荣市场,到它的海洋贸易,其每桩事的发生,皆与唐代中国文化西传到大食国有密切的关联。巴格达的兴建史表明,(唐)杜环《经行记》已成为唐代中国人参加巴格达城兴建,繁荣巴格达市场,在大食国传播丝绸织造、造纸术的历史见证,因此,它也是八世纪中叶的兴建中的巴格达社会生活和市场交易的真实写照。在描述巴格达的早期情况方面,《经行记》提供的资料比现在的任何种阿拉伯文史料都要早百年以上。因此,《经行记》对巴格达市场繁荣景象之记述,正可与大食国的史料相互补充、参详。所以,《经行记》已成为研究兴建中的巴格达的异常珍贵的历史文献。它是中国人民同西亚各国人民之间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与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