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关于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黑龙江民族丛刊》 赵永春 参加讨论

宋金关系是指12世纪初至13世纪初中国大地上的宋朝与金朝之间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关系。以往对宋金关系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勿庸讳言,在如何对待宋金关系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澄清。因此,笔者不避浅陋,拟就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关于宋金的历史地位及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研究宋金关系史问题
    在宋金对峙时期如何看待宋金的历史地位问题,是研究宋金关系史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以汉人为主建立的宋朝看成是中国,而把以女真人为主建立的金朝视为外国。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张博泉提出“中华一体论”,费孝通进一步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许多学者也纷纷发表文章,对这一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多认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各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金朝是中国的一部分,宋朝也是中国的一部分,金朝和宋朝都是中国,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者虽然认为宋朝和金朝都是中国,但对宋金的历史地位则看法不一,多认为在宋金对峙时期,宋朝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而金朝则处于从属地位。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辽、金不能称辽朝和金朝,把金朝说成是宋朝的附属国等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宋金对峙时期,在政治地位方面,宋朝从来都没有处于中心地位,从来都没有成为宗主国而把金朝变成附属国。相反,金朝则处于宗主国的中心地位,在整个宋金交往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首先,从宋金和战发展进程看,基本上是金朝说和就和,说战就战,金朝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宋朝则处于被动屈从地位。比如,宋金海上联盟期间,金人说给宋朝燕京及其六州土地就给宋朝燕京及其六州土地;金人说进攻宋朝就发动了金宋战争;战争暴发以后,无论宋人怎样要求议和,都不能成功,到了金熙宗时期,金人同意议和双方才签订了绍兴和议;后来,完颜亮发动攻宋战争,宋人要求议和,达到金人满意,双方才签订了嘉定和议;金宣宗攻宋,金哀宗时期停止攻宋,也是金人处于主动地位。在整个宋金和战进程中,宋朝只有宋孝宗时期和韩侂胄北伐两次主动进攻,其余时间都处于被动屈从地位。
    其次,从宋金双方签订和约的条款来看,宋朝也没有处于中心地位。比如,1141年宋金所签订的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和约“绍兴和议”就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南宋每年要向金输纳“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宋朝皇帝要亲自起立接受金朝皇帝的交聘“国书”,金朝皇帝则不须起立接受宋朝的交聘“国书”。从此,宋朝向金朝称臣,金朝成了宗主国,宋朝成为臣下之国,实际上是宋朝变成了金朝的附属国,而不是金朝是宋朝的附属国。1164年,宋孝宗又和金世宗重新签订了“隆兴和议”,规定南宋皇帝对金朝皇帝不再称臣,改称侄皇帝,金宋双方由原来的“君臣之国”改为“叔侄之国”,原来的“岁贡”改称“岁币”,数量由原来的银绢各25万两匹减为各20万两匹。到了1208年,宋宁宗和金章宗再次签订“嘉定和议”,双方规定,金宋的“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由原来的银绢20万两匹增加到银绢各30万两匹。“隆兴和议”和“嘉定和议”,金宋的“君臣之国”虽然改变为“叔侄之国”或“伯侄之国”,但双方的地位仍然是不平等的,宋朝皇帝仍然要向金朝皇帝称“叔”或“伯”,宋朝皇帝仍然要起立接受金朝皇帝的交聘“国书”,宋朝每年还要向金朝交纳大量的“岁币”等。宋朝的地位仍然低于金朝,这种情况直至金末也没有改变。
    可见,在整个宋金交往过程中,宋朝的地位始终低于金朝,宋朝并没有处于中心地位。我们研究宋金关系史,就应该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承认这一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宋金之间的是是非非。当然,这只是从当时的政治地位上讲的,至于宋金的经济、文化地位及其影响,则另当别论。
    二、关于宋金关系的主流问题
    长期以来,一提起宋金关系,人们就会想到,女真人骑在马上手持大刀到处撕杀,岳飞等人则率众英勇抗击,到处是一片喊杀声和哭叫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血淋淋的图景,似乎整个宋金关系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把战争和对立看成是宋金关系的主流。其实,宋金关系的主流,不是战争和对立,而是和平相处。
    首先,在整个宋金对峙时期,战争时间少,和平相处时间多。从政和七年(1117年)北宋泛海赴金谋求与金联合共同灭亡辽朝开始,到天兴三年(1234年)金朝被蒙古灭亡为止,双方交往长达117年,其中,只有28年是战争时期,和平相处时期则长达89年,战争时期仅占24%,和平相处时期则占76%。可见,从战争和“和平相处”的时间对比上看,宋金关系的主流不是战争,而是和平相处。
    其次,战争时期,双方也不是一刻不停地冲杀争斗,而是打打停停,不断地进行和平谈判,积极地谋求“和”的方式和途径。宋人从战争开始爆发就积极谋求议和,不用说那些主和派,就是那些主战派也认为两国终归于和,不过希望在有利于己的条件下议和而已。金人最初企图灭宋,后来看到难以灭宋,也积极谋求议和的方式和途径。两国均把议和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可见,战争时期,双方并没有一刻不停地打仗,而是打打停停,谈谈打打,战争时期也有大部分“和”的时间。
    再次,和平相处时期,双方希望和平相处局面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宋金双方签订和约、实现和平以后,即确立了正旦、皇帝生辰、皇帝即位双方必须派遣使节祝贺,皇帝逝世双方必须派遣使节吊祭等交聘制度,“友好”往来。双方统治者还严格要求本国使节和人民,多言“友好”之事,不要惹事生非等,都希望使和平相处的局面长期保持下去,尽量避免不“友好”的事情发生。比如,金章宗就曾多次诏谕有司“凡馆、接伴并奉使者,毋以语言相胜,务存大体”[1]。南宋韩侂胄控制朝政以后,为了树立盖世功名,准备出兵北伐。泰和三年(1203年),金朝派遣奉御完颜阿鲁带出使宋朝,完颜阿鲁带使宋回来向金章宗汇报说:“宋权臣韩侂胄市马厉兵,将谋北侵。”金章宗大怒,“以为生事”,将完颜阿鲁带“笞之五十,出为彰德府判官”[2]。当时,南宋韩侂胄确实准备出兵北伐,完颜阿鲁带所说的话完全符合事实,可金章宗还是以故意“生事”的罪名,严厉地惩罚了完颜阿鲁带。说明金朝希望宋金双方能够长期保持“和好”关系。宋朝也是这样,在宋金和平相处时期,也注意保持双方的和平相处关系,尽量避免不“友好”的事情发生,并对那些做了一些不利于“友好”之事的人进行严厉惩罚。比如,金完颜亮即位以后,大量征兵,打造战船,营建汴京(今开封),准备进攻宋朝。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宋使黄中使金回国后向朝廷上奏说:“彼国治汴京,役夫万计,此必欲徙居以见逼,不可不早自为计”,本来黄中说得是对的,可当时却有人“请以妄言即罪”[3],要求处罚黄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金安节送金使回国,至楚州,金朝副使耶律翼见巡检王松的乘马甚好,便张口索要,王松不给,耶律翼便用鞭子抽打王松。金安节觉得金朝副使耶律翼太不像话,遂派人去责备耶律翼,谴责之词非常激烈。这事本来金使不对,金安节没有什么不对,可宋朝为了保持双方和好关系,还是严厉惩罚了金安节,坐削二秩”[4]。后来,金朝也处罚了耶律翼。这说明,宋金双方在和平相处时期,都十分注意使和平相处的局面长期保持下去。
    以上可以看出,在宋金交往的117年之中,战争时间少,和平相处时间多;战时积极求和;和时希望其局面长期保持下去。所以,战争和对立不是宋金关系的主流,和平相处、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才是宋金关系的主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