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历史功罪向谁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抗日战争研究》 陈铁健 参加讨论

    张学良与罗章龙秘密会晤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与“非委”最高领导人罗章龙数次会晤。时间从1935年春到1936年秋。
        罗章龙(又名璈阶、仲言、文虎),湖南浏阳人。北京大学学生,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及中共北京小组发起人之一,中共三至六届中央委员,工人运动的领导者。1931年1月,罗章龙被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除出党,愤而组织“中央非常委员会”与王明集团的新中央抗衡失败,无法在上海立足,遂转入北方,在奉系天地里隐匿两年。1933年重返上海,旋即被捕。幸得蔡元培等出面营救获释,北赴开封河南大学,先为经济系主任,后为教授。此时,北方“非委”成员黎天才、吴雨铭等人已先后进入东北军,成为张学良所倚重的心腹。张学良从潘、黎、吴三位伴读者的讲述中,已对中共工人运动领导者罗章龙的名字不再陌生。此后,张学良向黎天才之妻孙菩缘(普爰)打听罗氏,孙如实相告,使张产生与罗会晤的愿望。就主观思想而言,张初步接触共产主义理论后,萌生会见共产党高层学者的想法。就客观处境来说,张正身陷逆境,谋求打破僵局,亟愿与罗章龙面商对策,寻找出路。据本书作者考察,张罗会晤共有三次:
        第一次会晤,1935年4月23日,张学良到开封校阅驻军,随后往访河南大学会见罗章龙。
        第二次会晤,1936年4月上中旬,罗章龙以率领河南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参观访问为名,到西安、华山游览,借机与张学良晤谈。
        第三次会晤,1936年夏历7月,罗章龙有西行之举,并遗诗:“晓行原野瞥经过,驰骤风烟渡大河。东望潼头西大散,商鞅前事感人多。”
        张罗晤谈内容,本书作者依据罗章龙生前所写的《大革命时期中共军运工作纪略》(70年代后期稿,未刊)、《回忆片断--西安事变前与张学良的接触》(约80年代稿,未刊)等回忆资料,作如下的叙述:
        开封会晤,张学良坦率陈述“个人对目前政治抱负与企图,毫不含糊”。张罗“彼此对话范围涉及很广”,谈到了“打开目前政治僵局的问题,并为今后双方合作奠定基础”。
        第二次西安会晤,罗章龙不止一次提到张学良对他的邀请。张学良“介绍东北大学情况,同时又涉及大学学制改革问题,渐渐转到国内外政治问题,从开发西北问题到国际旅行问题均感兴趣”。张希望罗能“到东北大学讲学,藉便朝夕‘聆教’”。所谓开发西北的真正含义,今天看来另有深意,当为张诚心邀罗共举大事,而非一般意义的延揽人才。西安方面后来正式向罗送上东北大学聘书,罗亦同意于1936年秋后束装西行,卒因身体欠佳未能成行。
        1935至1936年间,东北军“非委”成员之间的密谋策划,多以吴雨铭、李希逸穿梭来往于西安开封之间,与罗章龙进行联络。其间,罗章龙与黎天才的一次秘密会晤,则巧妙的安排在1936年夏季的青岛海滨。据罗章龙在《大革命时期中共军运工作纪略》一文中写道:
        暑假期间往青岛避暑,寓汇泉山东大学,北大旧同学孛爰夫妇来访,原来孛爰此番来青访文主要是报导东北军方面同志工作情况。
        孛爰,是黎天才孙菩缘夫妇二人姓名的隐写,文,则是罗章龙别名文虎之略称。据罗回忆,会见时黎天才所谈要点是“汉卿为人通达事理,近来倾向革命,主张打破现状,亟思冲决罗网,为革命出力,察其为人,可与共事。他现有精兵三十万,武器精良,训练良好,久戌思归,梦寐不忘北大营,但不知计将安出”。(罗章龙《大革命时期中共学运工作纪略》)罗章龙的意见是“宜从政治思想、组织宣传各方面下一番功夫,方能水到渠成”。“事宜迅速以赴事机,同时应计策万全以防内奸,你回去代我致意同志们,选定好一个大题目,定能做出一篇好文章来。”(罗章龙《大革命时期中共军运工作纪略》)看来,罗黎青岛会晤,乃东北军中前共产党人谋划西北大局的一步要棋。虽然细节隐去,还是可以看出大略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