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邦咯条约”的签订及其后果(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聂德宁 参加讨论

英国驻霹雳的第一任驻扎官伯奇于1874年11月4日到任。 在上任的第一个月,伯奇就宣布取消所有河流出口的私人征税点,代之以欧籍人士担任征税官的税收征收中心。为了贯彻其新的征税计划,伯奇决定以他自己的道德规范来建立法庭、组织政府的警察部队、任命主要地方官,来取代和惩办所有那些不听从号令的马来地方酋长。本来,在霹雳的马来酋长们的心目中“邦咯条约”中尚有可取之处在于驻扎官不能干涉马来习惯,这样他们仍旧可以像过去那样在他们领地内的河流上设卡抽税、保留大量的奴隶和随心所欲地处置领地内的农民。这些特权一旦被取消,就意味着他们的社会组织结构将被连根铲除,对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方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抵制驻扎官伯奇实施其计划,1875年7月21日,阿勃都拉召集霹雳的酋长们举行会议。在会上大多数的酋长们接受了霹雳河下游的一位酋长摩诃罗者·列拉提出的将驻扎官杀死的建议。1875年11月2日, 当伯奇及其随行人员来到摩诃罗者·列拉的封地张贴公告时,被刺杀身亡,霹雳的反英斗争由此开始。
    英国人得知伯奇被刺杀的消息之后,槟榔屿的副督安顺上校立刻派遣60名守卫前往霹雳河口控制局面。与此同时,海峡殖民地的杰沃伊斯总督也从新加坡亲率150名士兵赶往霹雳。此后, 受霹雳境内反英斗争的影响和鼓舞,雪兰莪、双溪芙蓉等地也相继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海峡殖民地总督急忙从印度调兵1200名、从香港调兵300名, 对马来人的反英斗争进行武装镇压。在英国殖民者强大的武力镇压之下,到1875年底,雪兰莪的反英运动首先被镇压下去。森美兰、双溪芙蓉的抗英战争从1875年的11月中旬持续到1876年的1月中旬, 最后以英国人控制整个森美兰地区而告终。霹雳境内反英斗争则一直坚持到1876年的7月,摩诃罗者·列拉及其同谋者拿督·沙莪于1877年1月在拿律被英国人处死,阿勃都拉无法继续保留其王位,与门特里等霹雳的其他主要酋长一起被英国人放逐到塞舌尔群岛,伊斯迈尔及其追随者被迁往柔佛,而罗者·瑜索夫则被英国人立为霹雳的苏丹。(注:G.P.达福特(G.P.Dartfort):《马来亚史略》,新加坡1959年版,第135页。)因此,到1876年的年底,英国人最终完成了对从北自霹雳,南至马六甲边界的马来半岛西海岸诸土邦的控制,并且成为这些马来土邦自然资源与财政税收的真正支配者。
    有如上述,“邦咯条约”的签订是英国殖民者干涉马来土邦内政并进而逐个吞并马来土邦的第一个突破口。在“邦咯条约”中,有关“除了涉及马来宗教和习惯以外的所有问题,都必须听取英国驻扎官的意见并遵照执行”的条款,成为此后英国同每个马来土邦所签订的每一项协议的要点。所以,“邦咯条约”的签订也是英国在马来半岛诸土邦实行驻扎官制度的开端,标志着马来诸土邦封建统治势力的名存实亡和英国殖民统治势力在马来诸土邦的日趋扩张,马来半岛诸土邦从此进入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时期。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