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抗日战争初期的龙云与汪精卫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谢本书 参加讨论

    抗战初期,汪精卫途经昆明出国,叛逃投敌。在他出国途经昆明之时,曾与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有过较长时间的交谈,因此汪精卫的叛逃与龙云是否有关,历史说法纷纭,评价不一,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尚未完全弄清楚的一个“谜”。
        一龙云在《抗战前后我的几点回忆》一文中的自我解释
        要说明这个谜底,不能不注意到龙云自己的解释。龙云在《抗战前后我的几点回忆》一文中,对这一事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抗战期间,还有这样一段事:就是汪精卫曾经过昆明飞往越南。在他未到昆明的前几天,我接到国民政府文官长魏怀的电报说:“汪主席将到成都和昆明演讲,到时希即照料。”我接到电报后,以为汪先到成都,故未即作准备。后来他突然直接飞昆,已经到了机场,我才得报,去机场接他,把他招待在云南警务处长李鸿模的家里。那天晚上恰巧我宴请美国大使詹森。我问汪:“方便不方便参加?”他说:“我不参加了。”当晚宴席散后已深夜,未与汪见面。次日上午,我去看他。他说:“我明日要到香港。”我问他:“到香港有什么事?”他说:“日本要派一个重要人员来香港和我见面,商谈中日和谈问题,我要去看看他们是否有诚意。”我留他多住几日再去,他说:“我要转来的。”(我曾把他要去越南的事电告蒋介石。)他叫曾仲鸣到昆明的法国领事馆办理出境签证,签证办好了,曾仲鸣拿给他看。他看见是一份普通护照,当时就大发脾气,即刻打电到重庆责问外交部,随即他就飞往越南去了。两三天后,蒋介石派谷正纲(按:据范予遂订正,应是谷正纲弟弟谷正鼎)携带着一份外交护照及旅费,飞往越南交汪精卫。谷正纲由重庆飞往越南,来回都经过昆明,但都不给我知道。不久,汪即在越南发出艳电。几日后汪即遇刺,曾仲鸣被误杀。我曾派李鸿模去越南看汪,汪将遇刺经过以及谷正纲来往的事情告诉李鸿模,我才知道这些情形。汪精卫写了一封信交给李鸿模带给我,告诉我他遇刺的经过及他准备接受广田三原则的意图,并且要我响应他的艳电主张。我看了信后,将此信送重庆给蒋介石看。蒋介石看后,派唐生智将原信带到昆明,叫我将此信在各报发表。我照办了。[1]
        龙云的解释,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汪精卫到昆,事前由国民政府文官长魏怀电告;(二)汪精卫到越南,因办护照事曾致电责问重庆外交部;(三)蒋介石曾派谷正纲(谷正鼎)去越南给汪精卫送外交护照及旅费;(四)龙云曾把汪精卫到昆及去越南事电告了蒋介石。上述几点都说明汪去越南,蒋介石不可能不知道。
        龙云的回忆,由于时间关系或其他原因,对具体情节难免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但大的方面应该说大体上是信得过的。据龙云之子龙绳文生前与作者交谈,本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写作,对个别史实的认识,难免受“左”的思想影响,不一定准确,但不会太离谱。据曾任龙云秘书、后为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的蒋家骅(今尚健在)与作者交谈,该文系由龙云口述,蒋家骅记录,由曾任卢汉秘书的老作家马子华整理成文,然后读给龙云听,一字一句斟酌后定稿的,主要事实不会有明显出入,应当是可信的。
        龙绳文还与黄美真作过类似的交谈。据黄美真记录说:“汪精卫发出艳电,并在越南遇刺未中而曾仲鸣则被杀。先父(指龙云)当时惟恐汪一时愤激出走投敌,故尽量派人对其劝慰安抚,免生分裂,但汪去志已决,坚拒龙氏善意的劝阻。但为表其心迹及批评蒋氏一贯个人独裁及玩弄两面手法的不满,如密派党要谷正纲(谷正鼎)到越南亲送路费及外交护照的详情,写了一封长达七万多字的信件致龙。这封信先父当年从未保密,并将其裱册存案,留作后世研究抗战阶段的重要参考,那时许多政要及科研学府的名教授们看过这篇文件的人,不在少数。”可惜,后来在运动中由于“抄家”的结果,此文件即不知下落。[2](p12)龙绳文与作者交谈中还说,如果此文件再度发现,将有助于澄清汪精卫出逃的经过,也有助于说明汪精卫的出逃与龙云并没有什么关系。
        龙云的解释与龙绳文的说明,虽然很难说不是准确的事实,但总有“一面之词”的感觉,那么我们可以再从更多的方面加以研究。
        二汪派人士说,龙云“完全同意”汪精卫的“和平运动”
        汪精卫系统的人士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大体上都说龙云“完全同意”汪精卫的“和平运动”,并将龙云算在汪派人士的圈子内。
        据日人松本重治(注:松本重治,为当时日方谈判代表。)提供的资料显示,汪派人马于1938年9月与日本代表进行谈判时,即谓龙云将与汪精卫“共同行动”云。汪精卫代表梅思平说:
        “和平运动”非请汪先生领导不可,周佛海等我们的同志集合在汪先生的旗帜之下。与汪先生共同行动的有云南的龙云、四川的将领、广东的张发奎以及其他人,已经秘密进行联络。[3](p312)
        其实,汪精卫集团把龙云算作“自己人”,“有可能是虚张声势以增加谈判筹码”。[4](p177)龙云与汪精卫是1937年8月初次见面才相识的,并无历史渊源,只是汪精卫善于表演,才给龙云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为了筹备汪精卫经昆明出逃,周佛海于1938年12月5日先行抵达昆明,并于12月7日与龙云会晤,试探龙云的态度,龙云不能不有所应付。据周氏日记载:“谈一小时半,对于抗战前途及收拾时局问题交换意见,所见大约相同。其态度文雅,识见高超,令人感服。”[5](p200)在周佛海的印象里,龙云是不错的,双方有可能“一拍即合”。
        12月18日,汪精卫一行飞抵昆明。汪精卫到昆明机场时,“看见龙云以及各厅、署、局长都来了,而且军乐大作,他很生气地问我(陈春圃),为什么没有照他的电报办事。原来他已来电报关照我转知龙云,说明只许龙云一个人来接,此外千万不要告诉第二个人,理由是要保密以防日机的中途拦击,此外不许我多说。我虽照着通知了龙云,他只口头答应了,但他一转身却遍告各厅、署、局长,而且各条街的商店也零零落落的挂起了所谓‘国旗’,可见是奉命欢迎的。”[6](p43)一个是要“保密”;一个要造成“奉命欢迎”的场而,以表明自己并无内部勾当。两者对这一具体问题所持的态度,是令人玩味的。
        汪精卫到昆后曾与龙云秘密交谈,谈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作用?内情仍为世人所不知。龙云则干脆否认12月18日汪精卫到昆当晚与汪交谈过,周佛海日记则记载,两人当晚交谈时间甚长:“今晚汪先生与志舟(龙云)谈话,结果必甚佳,因此刻尚未见召;否则,汪性急,必召商也。(晚)十时,安心寝。”[5](p207)
        汪精卫事后将谈话内容告知了陈春圃。陈春圃是这样回忆的:
        我(汪)最后是这样说的:“好了,我现在把全盘经过透底告诉了你(龙),你如果不同意,可以马上打电话通知蒋先生,并把我扣留,那你可以立功。”龙云听了后说:“汪先生说那里话,我完全同意。只是有一点,日本要两年之内撤兵,时间太长一点,最好改为一年。”接着我就讲:“如果你同意,请替我定飞机,明天就飞河内。至于改为一年之内撤兵的意思很好,将来试试交涉看。”[6](p44)
        对于此次与龙云的谈话,汪精卫亦有回忆说:
        我于十七日(按:应为十八日之误)到昆明的时候,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问我:“听说撤兵二年为期是吗?”我答:“是的,停战以后,二年撤兵完了。”龙云道:“能否早些?”我答:“我也想早些,但是能这样已不易了。”十八日(应为十九日)我到河内,还有电报给蒋先生。[7](p393-394)
        这里又提到,汪精卫到河内后也给蒋介石发了电报,蒋介石应该清楚汪精卫的行踪。
        至于日本方面关于龙云支持汪精卫的记载,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汪精卫集团的“一面之词”。在一项勾引汪精卫叛国的活动计划中,日本人曾提到:“与上述汪之声明相呼应,云南首先反蒋独立,其次四川军与之呼应。云南的龙云及四川军地方将领作为同志订立牢固的盟约,但中央军三个师已开入四川,因此先自云南起义。又,广东军与其它战线的军队对此次运动也有不少谅解的人,由于中央军的监视,为了避免暴露计谋,尽可能延期起义。”该计划还称:“在非日本占领区之云南省与四川省建立独立政府,编组新军队。”[8](p304),这个计划,几乎完全立足于想当然的基础上,只是一种单相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