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四十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中国历史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历史主体研究领域里,无论在历史主体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谁创造了客观历史过程,是什么决定了历史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关系到历史观的大问题。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们赋予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这一观点在六十年代初虽引起热烈的争论,但已为多数人所接受。因而在这一时期的史学实践中,在涉及创造历史的主体时,一般人多运用阶级分析法,把剥削阶级人物排斥在历史创造者之外。八十年代初期,史学界围绕历史创造者问题又展开了理论争鸣。许多学者从对马恩经典著作的更全面把握和历史实际出发,认为仅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人是不全面的。人类历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人们自己创造的,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但剥削阶级及其代表人物也从不同角度参与了历史创造活动。此次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探讨与反思,反映了史学界对历史主体丰富的内涵认识的深化。 2.关于历史人物研究。历史主体本身是以个体存在为前提的,历史人物的个体活动,不仅反映了其自身,而且代表了一定群体与阶级。因此,对于历史人物的研究,反映了史学界对历史主体微观层次的直接把握和对群体层次的侧面研究。四十年来,历史人物研究是史学界最主要的历史主体研究实践活动。史学界确立了以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法作为研究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学者们一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人们从事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活动无不反映了其所属阶级的利益,只有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方可看出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及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用阶级分析法重新研究历史上许多政治人物,考查这些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思想主张所反映的阶级利益、阶级关系与阶级实质,把握这一时期的政治情势,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人们在运用阶级分析法的实践中,往往对剥削阶级中的历史人物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对此,有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六十年代,有人指出,不仅要区别剥削阶级在上升时期和没落时期的不同情况,而且还要对剥削阶级作阶层的区分,特别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剥削阶级人物作出不同的评价。在历史人物评价标准上,出现了“功过论”、“阶段论”、“方面论”诸说。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不仅阶级分析法是研究历史人物唯一的或主要方法的观点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而且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上还出现了“动机效果论”、“角色论”、“多元价值论”等新的评价标准。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也从狭窄的政治领域中摆脱出来,把目光转向全社会。似乎建设一门“历史人物学”的专门分支学科的呼声已引起人们一定的关注。 3.关于历史主体自身的理论研究。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史学界对历史主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历史理论和历史实践方面。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史学界开始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对历史主体自身的地位、特征、内涵与层次展开讨论。不少学者肯定了只有人才是历史演进的唯一能动主体,历史主体的活动在社会基本矛盾系统中具有中枢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主体运动与客观社会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创造。历史主体的活动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偶然性。人们还批评了那些把唯物史观简单地视为一条决定论的因果序列链,把现实的人变成抽象的观点,把抽象的观点变成历史主体,把历史变成一些僵化的事实的辍集和史学家的推理活动等形而上学的观点。八十年代中后期关于历史主体理论的探讨,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涵,使历史主体理论能够置于更科学的理论基础上。 二 四十年来关于历史主体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否定了旧史学在历史主体研究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而且确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核心的地位。八十年代关于历史主体地位、特征、内涵与层次的探讨,标志着新中国历史主体理论建设的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历史主体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笔者择其主要者,列举如下: 1.史学界没有认识到历史主体研究的重要性。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理论界受苏联影响甚深。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有严重的片面性。史学界基本上研究的是“自然历史进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①。认定历史科学的首要任务是要研究和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把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看成是“自然历史进程”依次演进的几个时代,而把阶级斗争作为推动阶级社会历史前进的唯一的或主要的动力。史学界在这些方面倾注了满腔热忱和绝大部分的精力,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果。但是在“自然历史进程”研究中,历史上的人只是作为阶级的分子而存在,作为经济关系的人格化而存在,而历史学的学科特点却要求史学家以特殊的、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作为自己直接的研究与叙述对象。因此,过去我们无论在理论或史实的研究中都涉及到了历史主体问题。比如,历史创造者、历史人物研究、历史发展动力诸问题。正因为只是涉及,所以,以往的研究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又因为国内史学界关于历史主体理论研究起步迟,研究的范围还比较窄,明确提出历史主体理论问题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目前,尚属于正本清源阶段,远未完成对唯物史观的全面把握,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内容与地位还缺乏了解,所以,目前史学界对历史主体研究仍然不够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