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明前期斡朵里女真与明、朝鲜的关系(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刁书仁 参加讨论

    三、阿木河事变与朝鲜移镇拓疆
        斡朵里女真在猛哥帖木儿的率领下西迁凤州后不久,明廷以其所部设置了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指挥。这样一来,他们与明朝的关系进一步密切。永乐十九年(1421)十一月,蒙古鞑靼部阿鲁台犯辽东。翌年,永乐帝率兵亲征,猛哥帖木儿也听调从征。三月,永乐帝率军从北京出发,七月抵杀胡原,阿鲁台弃所掠牛羊败走。九月,永乐帝班师回京。回师之际,猛哥帖木儿向永乐帝请求率部东迁朝鲜阿木河(吾音会)居住,当即得到允准。关于东迁的原因,猛哥帖木儿说:“吾等居中国近于达达,皇帝以达达扰乱,许各还其所”。(注:《李朝世宗实录》卷20,五年六月。)猛哥帖木儿所部居地处开原近境,恐遭受蒙古鞑靼的报复,故重迁阿木河居住。
        猛哥帖木儿所部东迁阿木河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的。猛哥帖木儿在东迁前,先派部下童家吾下率男女200余人、牛100头先行,做好后续迁徙的各项准备。先遣队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三月十日出发,四月十五日到阿木河。(注:《李朝世宗实录》卷20,五年四月。)猛哥帖木儿率正军1000人、妇女儿童6250余人于六月二日到达阿木河。(注:《李朝世宗实录》卷20,五年四月。)最后一批是猛哥帖木儿之母及兄弟于沙哈、凡察等,加上杨木答兀所部,于六月十九日到达阿木河。(注:《李朝世宗实录》卷20,五年七月。)
        那么,杨木答兀所部何以迁到图们江流域?此事,翌年正月,李朝奏闻使崔云从京师回国带给世宗国王的敕书中说得十分清楚。永乐帝敕书云:“皇帝敕谕朝鲜国王李:往者杨木答兀违逆天道,屡曾逃窜。朕体天地好生之心,特加宽宥,仍复任用,无有疑忌。不意其冥顽无知,负德辜恩。近又挈家逃窜,且又用言哄吓良善,将归顺朝廷好人,一概迫胁前去。既尔又闻其诈传朕命,来于王边方居住,索粮接济。若此所为,岂罪可容!兹特以敕谕王,王即遣人前去,谕以朕意。如果杨木答兀能敬顺天道,改悔前非,输诚来归,朕悉宥其罪,仍复任用,令其与妻子团聚,于本地方居住,自在快活,享有富贵于悠久。如是执迷不改,王即擒拿来献。若其中果有被迫胁前去,能顺天道来归者,亦悉宥其罪,令其各安生业,永享太平之福。若复怙恶不悛,尽数擒拿解京,明正国典,以谢天人之怒。王切不可循情容匿,以负纳逋逃之咎。故兹敕谕。”(注:《李朝世宗实录》卷23,六年正月。)
        由此敕谕可知。杨木答兀原为开原女真首领,永乐初年因为明守北边有功,升任千户。永乐二十年(1422),他竟“违逆天道”,与蒙古靼鞑共谋叛明,掳夺开原城中人口、财物,“挈家逃窜”朝鲜。明廷的态度是他若“改悔前非,输城来归”,“悉宥其罪”与妻子团聚;如“执迷不改,王即擒拿来献”。
        杨木答兀率部叛离开原,随猛哥帖木儿所部东迁朝鲜,这并不能说明两人有何关系。东迁后,猛哥帖木儿遵永乐帝敕谕,代表明朝积极做杨木答兀所部的招服工作。洪熙元年(世宗七年,1425),杨木答兀弟杨满皮等随猛哥帖木儿部下入明京师朝贡后,杨木答兀所部不少叛逃者归返辽东。杨木答兀“失部民,已为独夫”,(注:《李朝世宗实录》卷37,九年九月。)被迫逃往兀狄哈女真处。可见,其对明朝招服的态度与猛哥帖木儿的关系可想而知了。宣德八年(1433)八月,明廷派辽东都指挥裴俊率军马150 余人,抵阿木河等处招服杨木答兀管下“漫散人口”。八月十五日,行军中忽遇杨木答兀结古州(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野人(嫌真兀狄哈)阿答兀等约300人,前来围杀裴俊等, 这时猛哥帖木儿率凡察、阿谷前来救援,使杨木答兀等仓惶落逃。(注:《李朝世宗实录》卷62,十五年十一月。)两个月后的十月十九日,杨木答兀又纠合各处野人女真800余人,突袭阿木河的居地,“围绕房屋, 放火烧毁”,(注:《李朝世宗实录》卷62,十五年十一月。)猛哥帖木儿、阿谷等“男子俱被死杀,妇女尽行抢去”,(注:《李朝世宗实录》卷62,十五年十一月。)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阿木河事变”。
        “阿木河事变”中猛哥帖木儿父子遇害后,斡朵里女真人心离散,濒于解体,其他女真部落也动荡不安。而李朝乘此时机,却移镇拓疆,实现“北界豆满江(图们江)”(注:《李朝世宗实录》卷62,十五年十一月。)的欲望。就在李朝得知猛哥帖木儿遇害的消息不久,李朝世宗国王下旨云:“太祖始置庆源府于孔州,太宗移府治于苏多老,皆所以重肇基之地也。岁至庚寅,寇盗草窃,守臣失御,退寓于富居站,因循至今未返旧城。然太宗尝有命,若胡人来居,则便斥逐,勿使为贼窟穴。今夫苏多老、孔州鞠为茂草,胡骑践蹂,恣为游猎之场,予念此痛切于怀。且斡木河直豆满江之南,在吾境内,土地沃饶,宜于耕牧,正当要冲,合设巨镇以壮北门。太祖之世以猛哥帖木儿效顺来归,请为藩蓠,太祖轸守在四夷之虑,姑庸许之。兹者自底灭亡,藩蓠一空。事会之来机不可失。伊欲绍述先志,复还庆源府于苏多老,移宁北镇于斡木河(阿木河),募民以实之”。(注:《李朝世宗实录》卷62,十五年十一月。)
        世宗国王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讲述李朝太祖继位以来,对图们江流域移镇拓疆以及图们江流域女真反抗李朝移镇拓疆的历史,这里所说“岁至庚寅,寇盗草窃”就是指永乐八年斡朵里等女真攻庆源府的事件,最后迫使李朝将庆源府南撤镜城,“至今未返旧城(庆源)”的史实;二是猛哥帖木儿“自底灭亡”,是天赐良机,应乘机将庆源府北移苏(所)多老,“移宁北镇于斡木河”,实现李朝政府既定的“以豆满江为界”的拓展国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