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明前期斡朵里女真与明、朝鲜的关系(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刁书仁 参加讨论

    宣德九年(1434)二月,李朝将原在石幕的宁北镇移至伯颜愁所,不久又移阿木河,置会宁镇。据《世宗实录地理志》载:“(会宁)俗称吾音会,胡言斡木河。童猛哥帖木儿乘虚入居之。世宗十五年,兀狄哈杀猛哥父子,斡木河无酋长。十六年春,遂移石幕宁北镇于伯颜愁所,寻以斡木河西邻东良野人,北当贼路要冲,且斡朵里遗种所居,特设壁城,令本镇节制使兼领之。然其地距宁北阻隔,声援悬绝。是年夏,别置镇于斡木河。”(注:《资料选编》,第271页。)
        会宁府不仅置为重镇,而且在选将方面,尤为慎重。李朝将“位高老成”的镇压女真人的高手李澄王从宁北镇调至会宁镇守。(注:《李朝世宗实录》卷63,十六年八月。)
        李朝在置会宁镇的同时,又将庆源府从富居移至所多老以北会叱家。据《世宗实录地理志》载:“(庆源)太祖七年,初置府于孔州,始号庆源。太宗九年,移府于所多老营基,设木栅以治。十年,斡朵里酋长童猛哥帖木儿诱引深处野人入寇,杀府使韩兴宝等,于是徙民户,合属镜城郡,遂虚其地。十七年,割镜城豆笼耳岘以北,复置都护府于富家站,复旧号。世宗十五年,猛哥及其子管秃为兀狄哈所杀。十六年议复古境。以所多老地广且饶,贼路要害,乃于古基北偏会叱家地设壁城,徙南道民户以实之。”(注:《资料选编》,第269页。)
        宣德十年(1435),李朝又在伯颜愁所宁北镇设钟城郡,以镇节使兼知郡事,后移其郡治于愁州,升为都护府。(注:《资料选编》,第272页。)正统二年(1437),李朝于孔州置庆兴郡,后升为都护府。(注:《资料选编》,第274页。)正统五年(1440), 李朝于多稳置稳城郡。“徙庆源及吉州以南,安边以北各官户实之”,翌年升为都护府。(注:《资料选编》,第273页。)正统十四年(1449), 又增置富宁镇于石幕。(注:《资料选编》,第275页。)
        李朝政府至正统十四年先后设置会宁、庆源、钟城、庆兴、镜城、富宁六镇,并列边堡、烟台。与此同时,徙民实之。宣德七年(1432),迁徙南道之民2200户,又募江原、忠清、庆尚、全罗之民以补之,以后仍不断移民。李朝对所移之军民,“轻徭薄赋以厚其生,练兵养卒,以固边境”。(注:《李朝世宗实录》卷19,十九年五月。)李朝在图们江流域移镇拓疆可谓用心良苦,不遗余力。然而其效果如何?还是看一下李朝世宗国王如何说的吧。正统二年(世宗十九年,1437)五月,他传旨咸吉道都节制使云:“新设四邑,我祖宗肇基之地,以豆满江为界。岁在庚寅守将失驭,遂为胡儿游猎之场。其后童猛哥帖木儿适底亡灭,所居一空,机不可失。予以谓祖宗兴王之地不可空弃。豆满江天所以限彼我也。……是以于癸丑(世宗十四年)冬,移庆源府于苏多老,移宁北镇于阿木河,徙南道之民二千二百户以实之。又募江原、忠清、庆尚、金罗之人以补之。将以轻徭薄赋以厚其生,练兵养卒,以固边境。适初年旱荒,加以大雪,头畜多毙。又次年疾疫大兴,死者甚众。新徙之民,不安其居,思归故土,或至亡命,因而造言者,以为新邑不可永建,朝夕当罢。至于一二大臣亦言,高丽时尚不能以豆满江为疆域,今以摩天岭为界亦可守也。中外喧扰,胥动浮言。”(注:《李朝世宗实录》卷77,十九年五月。)
        此旨道出李朝君臣的苦衷:以“豆满江(图们江)为界”谈何容易。但应说明白的是岂止世宗所说的天灾所致,而居住图们江流域以斡朵里部为代表的女真人的抵制与斗争,才是李朝未能实现以图们江为界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