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罗姆苏丹国的建立对小亚细亚的影响(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 阿米娜 参加讨论

至于文化影响,比起基督教徒对穆斯林的影响,穆斯林对基督教徒的影响更为大些。亚美尼亚的国王多被授予穆斯林官职,如埃米尔、瓦齐尔、西帕希等等。基督教徒在保存自己的语言宗教前提下接受了这些,而基督教百姓以保留其信仰为条件,向苏丹缴纳税金。
    总之,穆斯林突厥没有接受基督教文化宗教,但通过婚姻关系,接受一部分生活方式,也和道德败坏联系在一起。拜占廷人和亚美尼亚人没能教会他们喝酒。虽然突厥人在到达安纳托利亚以前一个世纪就接受了伊斯兰教,由于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他们的皈依是肤浅的,在伊斯兰教的外表下还保留了旧萨满教的传统和信仰。巴巴·伊萨克、巴拉克·巴巴、萨里·萨尔吐克和其他土库曼巴巴们(苏非派首领的尊称)都是古代突厥萨满教的继续,而不是穆斯林的舍赫。所以萨满主义变成宗教仪式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了穆斯林突厥人的宗教程序和派别。跳舞、音乐被用来刺激宗教狂热,尽管那些吹毛求疵的穆斯林学者努力也不能排除这些。塞尔柱统治者经常从较早的穆斯林国家邀请神学家、法官、哲学家、艺术家、诗人,并且建学校、医院、宗教学院以发展繁荣伊斯兰文化。
    四、塞尔柱突厥在经济文化上对小亚细亚的影响
    拜占廷统治时期安纳托利亚社会经济的衰落主要是由于阿拉伯人统治了地中海,引起穆斯林拜占廷的争端和中介贸易的转移,虽然地中海的安塔利亚港和黑海特里布松港在10世纪就同穆斯林商人进行贸易,并展示了金融活动的迹象,直到13世纪在塞尔柱统治下的中部安纳托利亚在社会生活方面比起东安纳托利亚还很落后,所以塞尔柱苏丹屡次在东方作战就是为了那里的文明。事实上一旦安纳托利亚作了穆斯林世界的一部分,阻止其贸易的障碍就消除了,但是突厥征服拜占廷由于十字军入侵延续了一个世纪,直到1176年基利吉·阿尔斯兰二世的胜利,才挽救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衰落。这一年外界的和平和安纳托利亚的政治联合建立起来,世界贸易的中间路线在那一地区集中,发生在地中海的革命在此起了重要作用。11世纪海上霸权从穆斯林转到欧洲人手中,随着十字军东征,东西方的贸易增长,并且随之而来的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安纳托利亚许多商队路线的发展,有远见的苏丹们都利用军事力量保护了商路和港口;这个政策的中心就是保障到黑海和地中海港口及商路的畅通无阻,并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同意大利各共和国及塞浦路斯国王签订贸易协定;并且收适当的海关税以鼓励贸易。苏丹甚至设了专门机构给予遭海盗或土匪打击而货物受损的商人从国库中给予赔偿(注:P.M.Holt.Annk,S.Lambton,Bernard Lewis主编:《剑桥伊斯兰史》,英文版,第一卷上册,剑桥大学出版社,1970年出版,第二章"草原民族的来临"第三节"安纳托利亚在塞尔柱和贝伊时期",第238、254、255、257、259、244页。)。塞尔柱人的金融方法和制度,例如支票、某种利息的贷款。银行事务得到发展并传到中欧。
    塞尔柱政府发明了保证商队安全和舒适的卓有成效的机构,即通过委派商队领导和向导指挥下的卫队保护运输贵重物品的商队,商队客店(carvansarai)建在这些商人歇脚的地方, 这些由苏丹和宰相们建立的、由"瓦克夫"捐赠的商队客店满足了旅行者的各种需要。对于商队客店可以追溯到黑汗王朝、伽色尼王朝和大塞尔柱帝国,它们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完全是石砌的建筑,看起来非常宏伟。今天所知道的客店就有一百多个,其中九个由苏丹亲自指挥建成的,因此叫"苏丹罕",其余为宰相或埃米尔及高级官员所建。最早的一个"罕"耸立在阿克谢希尔-开塞利路边, 为基利吉·阿尔斯兰二世所建, 以"阿来罕"(AlayHan)著称,它具有最古老的几何装饰图案。 最大的客店是由阿拉伊丁·凯库巴特建立,1229年峻工的"苏丹罕",耸立在科尼亚-阿克谢希尔的路边,它的长度100M×50M,占地面积500M[2],这个客店有园柱的门廊和一个围厅,一个定期举行仪式的清真寺,并有华丽的建筑装饰,院内有许多门(注:见《土耳其文摘报》(英文)1991年11月连载的《突厥人和土耳其从过去到现在》一文。)。塞尔柱苏丹的权力和威严在这些遗迹进一步体现出来。
    国际间的贸易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矿山被开采,矿物被运到欧洲,安哥拉山羊毛早在13世纪开始运到英法制造布匹和帖子,并制造出别的物品和地毯出口到其他国家。科尼亚、开塞利、锡瓦斯,埃尔祖鲁姆等城市人口超过了十万人,在这些城镇和安塔利亚及锡诺普港口有意大利人、法国人和犹太人贸易区和领事馆,还有酒吧和教堂。安纳托利亚各诸侯国,继承了塞尔柱传统,也保护这些贸易习惯,可是这些诸侯国不会制造金币,只好用塞尔柱和威尼斯金币,强令禁止货币外流。这时期的建筑如清真寺、经学院、医院、商队客店和陵墓说明了塞尔柱经济社会的繁荣。
    根据最近的研究,土耳其建筑反映了亚洲从伊朗到土耳其的传统,虽然带有一些前伊斯兰时期(回骷)因素,但其真正发展是在10世纪以后。首先是陵墓,象其他民族一样突厥人也相信人死后能复生,他们的多数是采取土葬,而带拱项的陵墓是突厥移民带给安纳托利亚的,这可以由早期的陵墓证明,比如马立克加齐墓(在开塞利),苏尔哈墓(马格拉)和四十姑娘及玉素甫·本·库塞尔墓(尼克萨),这些建筑能完全说明突厥文化,这些建筑反映的游牧部落文化不仅丰富了伊斯兰教几何图案,并成为安纳托利亚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块变成主要的建筑材料、陵墓建得小且窗户大了。有时窗户朝向麦加(注:见《土耳其文摘报》(英文)1991年7月18日《伟大的纪念碑-过去的创造物》。)。
    陵墓建筑与突厥人社会政治历史紧密相关,最好的陵墓建于突厥开始定居并接受伊斯兰教的时期,它们的外形很象帐蓬。后来的清真寺和经学院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如迪夫里吉的加米大清寺,1228-1229年由阿哈麦德沙赫所建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另外还有两个具有特色的清真寺,一个是塔什清真寺(建于1215年),另一个是锡尔加里清真寺(13世纪),都在科尼亚,最大的木制清真寺是在贝伊谢希尔的埃西热弗格卢清真寺。
    经学院的发展是在伊朗和中亚的大塞尔柱帝国统治时期,这些经学院用来普及逊民派的教义,逐渐变成突厥国家的社会宗教基地,经学院通常有装饰非常美丽的大门,雕有阿拉伯文字和几何图案,在生活用房里除雕有花卉外,还雕有动物,这一点使塞尔柱建筑和阿拉伯建筑完全区别开来,苏丹、宫相、埃米尔们于13世纪下半叶建了许多大经学院,比较著名的是埃尔祖鲁姆的哈吐尼亚经学院,科尼亚的英切米纳里是1258年由建筑师凯鲁克·本·阿不杜拉为宰相伊普阿塔所建,是典型的经学院(注:见《土耳其文摘报》(英文)1991年7月18 日《伟大的纪念碑-过去的创造物》。)。
    塞尔柱所建的医院叫"达鲁西发",第一个塞尔柱人的医院是苏丹阿不普·阿尔斯兰在内沙布尔建的,但不幸的是这个医院现在不存在了,那些至今仍耸立在安纳托利亚的医院有古哈尔·内斯拜医院、开塞利的格亚斯·凯胡斯劳医院、锡瓦斯的凯库乌斯医院、迪夫里吉的土兰马立克医院、托卡特的皮尔瓦纳贝伊医院和钱克勒的阿塔贝伊费鲁赫医院(注:见《土耳其文摘报》(英文)1991年4月8日《塞尔柱和奥曼斯医院》。)。这些医院都是繁荣的塞尔柱经济和福利事业的见证,十字军入侵时见到这种建筑模式,就在罗得岛建了和托卡特古克经学院和锡瓦斯凯考瓦斯医院一模一样的建筑。
    塞尔柱的诸如清真寺、经学院、陵墓、医院等建筑在14世纪仍保持了活力,虽然以后的几个新突厥国家和贝克们创造出新的形式,但它为更加辉煌的奥斯曼建筑打下了基础。
    塞尔柱文化在其他方面也颇有成就,比如在袖珍画艺术方面,受维吾尔的影响,维吾尔袖珍画风格是由塞尔柱人在阿拨斯王朝和伊尔汗王朝时期带到西部的,最典型的一例维吾尔-塞尔柱袖珍画是阿拉-凯库巴特统治时期留下的一份手稿。书名叫《瓦尔克(Varka )和古丽夏赫(Gartih)》,这个波斯两行诗的爱情故事现藏于托普卡珀博物馆内,被阿塞拜疆的叫穆哈麦德·伊本·阿不杜拉用插画装饰过。
    塞尔柱的地毯直到1905年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瑞典人马丁(Martin)、丹麦人罗特吾德(Loytvod)发现了它的价值, 这些科尼亚阿拉丁清真寺里的地毯,有难以置信的颜色和图案,可以和最好的一幅画相媲美。1935-1936年瑞典人拉姆(Lamm )在佛斯塔特发现大约100多块地毯碎,大多藏在斯德哥尔摩博物馆。
    在旧突厥时代,当皈依伊斯兰教,然后向安纳托利亚移民并施加其影响时,语言文学发生变化是自然的,12、13世纪是其语言发展的转折点。前面,我已叙述过突厥人到安纳托利亚是集中居住的,没有受基督教徒和亚美尼亚人的影响,因为这时安纳托利亚没有从希腊语译成波斯语言著作,他们不知道拜占廷的学者们也不需要他们,但是游牧的土库曼人和塞尔柱人在没有得到拜占廷之前,就受到了阿拉伯-伊朗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伊朗文化,据历史资料,罗姆塞尔柱苏丹们都受过很好的教育,懂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基利吉·阿尔斯兰用波斯文写过诗。凯考瓦斯到拜占廷时,他和随员讲波斯语也记载在一本塞尔柱书中,据拉史德记载,塞尔柱人习惯在阿拉伯名称之后再加上伊朗名字,在生活上遵从伊朗习俗。历史学家萨拉丁·塞尔柱成了用波斯语写作的学者。居住在城市中的突厥人几代后就失去语言,这种情况在基督教环境中却没有发生过。塞尔柱虽效仿阿拉伯、伊朗文化,但他们只把自己的祖辈作为榜样,比如碑文用的都是突厥语,塞尔柱人一般让懂自己语言的人当教长。在文学兴趣方面上层和下层没有共同点,过部落生活的突厥人的精神财富是口头文学,比如乌古斯传(藏于托普卡珀博物馆,原版在德国),还有"达达·库尔库特书",都是能与波斯文学相媲美的著作,马合穆德喀什噶里提到,塞尔柱人与东部的黑汗朝交流中曾使用了维吾尔文字(回鹘文)(注:Ord.Prof.Dr.A Zeki Velidi Togan.著:《土耳其通史》(土耳其文版)第1卷,伊斯坦布尔出版社,1981年, 第四章,小亚细亚新突厥国家的建立,第五节,罗姆苏丹时期安纳托利亚的文化生活,第219、220、217、208、213、220、221页。),但没有文字证据,但是有证据说明他们使用阿拉伯字母写塞尔柱语,只限于写祈祷文,没有用这种文字写世俗文学著作的。从13世纪到15世纪的奥斯曼时期,由于在伊儿汗时期突厥的不断西迁,旧安纳托利亚突厥语文学才继黑汗王朝得到发展,它以阿合麦德·也塞维的格言和尤努斯·埃姆里的流畅诗歌为标志,在政治上这是塞尔柱和贝克时期。
    安纳托利亚塞尔柱时代在学术上没有较大的发展,虽然罗姆塞尔柱人从事过数学、天文学的研究,当时历史学家加里波里·艾里指出:安纳托利亚塞尔柱突厥人在文化方面对伊斯兰世界有影响的学者较少(注:Ord.Prof.Dr.A Zeki Velidi Togan.著:《土耳其通史》(土耳其文版)第1卷,伊斯坦布尔出版社,1981年,第四章, 小亚细亚新突厥国家的建立,第五节,罗姆苏丹时期安纳托利亚的文化生活,第219、220、217、208、213、220、221页。)。这里的人需要到伊朗、伊拉克、阿拉伯去学习,加拉里丁·鲁米指出罗姆只有保守和愚昧(注:Ord. Prof.Dr.A Zeki Velidi Togan.著:《土耳其通史》(土耳其文版)第1卷,伊斯坦布尔出版社,1981年,第四章,小亚细亚新突厥国家的建立,第五节,罗姆苏丹时期安纳托利亚的文化生活,第219、220、217、208、213、220、221页。), 这种意见在伊斯兰学者和文学著作中多有叙述。迪亚巴克尔的著名学者赛福丁·埃米底从安纳托利亚迁到了叙利亚,又在埃及定居。罗姆塞尔柱人多从事圣战,没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和平环境。尽管如此他们在文化方面的努力是不容否认的;他们建起了许多经学院和学校,使之制度化,关心自己的受教育,并且给安纳托利亚带来了伊斯兰文化。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宇宙论,虽然几乎照搬古兰经的宇宙论。他们认为数学附属于天文学,在观察天体方面很勤奋,比如在某些清真寺的塔中发现的日昝仪,可能是用来报时的,最好的日规在埃尔祖鲁姆的几个清真寺里。另外,安纳托利亚有过著名机械师拜底·艾里扎曼·加拉里,炼丹师杰拜里。另外还有历史地理方面的著作,地理中多描写了动植物药物等等。
    总之,安纳托利亚塞尔柱人的文化是绚丽多彩的。他们在自己的第一故乡曾接受了古老的汉文化,在黑汗朝和大塞尔柱国接受了伊斯兰教和伊朗的文化的洗礼,然后西迁到安纳托利亚,把亚洲的文化传统和东部地中海文化相融合又创造了以突厥人为主体的安纳托利亚文明,而这个文明是几个世纪移民和侵略的结果。
    综上所述,安纳托利亚曾经是许多民族的故乡,各种文明的舞台,并且连接着三大洲,从塞尔柱突厥出现在这里,在历史上第一次,尽管保持原来的影响,但经历了种族,宗教、语言、文化及艺术等方面的变化,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整个安纳托利亚的伊斯兰化和突厥化,从曼齐克特征服以至以后的几十年中,突厥人源源不断地来到安纳托利亚,就是因为这里的突厥化,当突厥人来到这里时见到和他们信仰同一宗教,说明语言,有共同文化的塞尔柱人就不难扎下根了。到12世纪末,在西方史料中这里已被称作"土耳其"了(注:P.M.Holt.Annk,S.Lambton,Bernard Lewis主编:《剑桥伊斯兰史》,英文版,第一卷上册,剑桥大学出版社,1970年出版,第二章"草原民族的来临"第三节"安纳托利亚在塞尔柱和贝伊时期",第238、254、255、257、259、-页。)。假如说塞尔柱大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伊斯兰文明和突厥历史的一个残折的话,那么安纳托利亚的突厥化也有同样的重要性,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和历史作用说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