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华民族历史融合的特点 世界上所有历史较久、人口较多的民族,都是长期广泛融合的产物,也都有共同的规律。而中华民族的融合,更具有典型性。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合,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1.融合的向心性综观近万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其融合的腹地是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其融合的核心是华夏族,继而是汉族。 春秋战国之前,是夷、戎、蛮、狄竞相伸入中原,最后为华夏族所融合,“五方之民,共构天下”,汉族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秦汉之后,是更遥远的地方,主要是塞北、西域的少数民族入侵乃至入主中原。最后,他们也大部甚至全部被汉化,使汉族在数量上扩大、质量上提高,中华民族得以在此基础上形成。汉族人口占中华民族总人口的90%以上,这是因为汉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先后融合了大量其他成分。因这种融合,汉族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2.内容的深刻性华夏族最先是由黄河中下游以种稷等旱田作物为主的部落及部落联盟与长江中下游以种稻为主的部落及部落联盟融合而成的。华夏族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业。华夏族的西北部、北部是对立的戎、狄等游牧部落及部落联盟。农业生产方式是较游牧生产方式稳定和先进的。因此,华夏族战胜并融合戎、狄,并不奇怪。华夏族的西南部和南部,虽然也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称为蛮、夷),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那里生产力水平也较低下,因而最终也被生产力水平相对发达的华夏族所战胜,并融合为华夏族的一部分。 自秦汉以降,汉民族的主要对手,是北部,包括东北、西北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和汉族互相冲突、消长、融合。有的游牧民族曾在军事上十分强大,如匈奴、蒙古、契丹等。但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被汉化。这不仅是因为汉族的人口众多,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因为汉族从事的农业生产方式更为先进。辽、金、元、清等朝代建立的结果,都使汉族融合进了更多的其他民族成分,也使农业地区向外扩大了。华夏族生长为汉族,以及汉族在历史上的发展,都是与农耕范围的扩大、农业技术的发展相伴随的。所以,中华民族融合的向心性,是以追求先进的生产方式为目标的。 被汉族融合的其他民族不仅接受了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而且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包括生活方式。尤其是作为汉族统治思想的儒家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指针。这一点,在满族入关后的清代,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备。还应当指出的是,历代,包括少数民族成为统治者的朝代,汉族的语言和文字都被列为官方的语言和文字,也是联系一个多元民族的极重要条件。在今天的中国,象回族、东乡、保安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所以与汉族等其他非伊斯兰民族有很强的亲和力,通用汉语言文字,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散,是与其融合中经济根基和文化根基的深厚相联系的。 3.历史的连续性中华民族的融合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4000年以上。在这么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华民族虽然在发展中也屡遭挫折,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强大的。 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呈梯次推进。先是由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向黄河、长江的上游及主要支流推进,再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向南推进到珠江流域及东南海滨,向西南推进到横断山麓和青藏高原,向西推进到天山南北,向东北推进到黑龙江流域,向北推进到杭爱山脉。虽然中华民族活动过的地方不等于今天的中国版图,但其活动的范围之广、历史之久,在世界民族中是罕见的。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民族,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民族、印度河及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民族、都被外来民族所同化,其原始的文化都中断了,惟有中华民族的古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融合,其突显的阶段是战争。春秋战国时代的500年混战,南北朝时期的胡汉冲突,宋、辽、夏、金、 元及清代的非汉族入主中原,都是融合中的质变阶段。而每次战争、征服后,各民族间互相消化、吸收彼此的优长,克服自己的短处,则是为下一次更大的融合进行量的积累。正是这种一张一弛的波浪式推进,形成几千年的连续链条。 4.方式的交互性中华民族的融合,是以汉化为主,但绝不是单纯的汉化,而是交互融合。正是这一点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情况,早在汉代就有大规模发生。有的学者估计,汉代匈奴盛时,有奴隶达30-50万人,占匈奴人口少则1/7,多则1/3,这些奴隶的大部分是汉人。南匈奴于公元109 年一次向汉朝送还万余人,可见其规模。这些奴隶的大部,以及自动逃往匈奴的汉人,都融入匈奴。在后来的历史中,匈奴之大部又返融中原,成为汉族新成分。汉末袁绍之子兵败,率幽冀之残部十万余户、数十万人投奔乌桓;隋末杨氏政权倾覆后,亦有大量王族人口逃往突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