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古史研究:会通多学科与启动现代思维(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月刊》 宋镇豪/谢宝耿 参加讨论

您这样研究古史的方法很科学,既尊重事实,又不是罗列资料、静止地看问题,而且 探求深层次的内涵,很值得史学研究者借鉴。您的“致力于启动现代思维认识的睿智, 会通多学科研究中的有效手段”,以及抓“新材料”、“新发现”、“新学问”去研究 古史,我很欣赏和钦佩,能否详细谈谈与此有关的治学方法?
    就研究现状看,夏代社会生活史启动晚迟,空白较多,商代部分,过去学人每多论述 ,见仁见智,可供把握,然尚未形成系统,至于个中或浮光掠影作笔戏,或仅偏于某方 ,重复选题,观点雷同,方法陈旧,亦不乏其见,故题内应有的或缺部分亟待问津,薄 弱环节应有弥补,不免仍有在茫无涯埃中游弋之感。为切合学术专史的特点,我在设计 一套足以实事求是揭示夏商社会生活史的可行性体例组架时,指导思想是知难而上,首 求新意,试开先导,张大领域,拓宽视野,留意反馈,重在精构细理,但又应避免为范 畴概念自我作茧。
    夏商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新学问”这一突出特点,除了有限的可资参考的文献材 料外,主要是利用地下考古“新材料”,放在内容组织结构上,必须切实适应“新学问 ”的特点,在充分吸收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得相机调整和发挥历史 学研究的固有机制,注意体例组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当前夏代之前的史前社会考古学 研究相当活跃,商代考古学材料也极为丰富,殷墟甲骨文、古器铭学的研究,以及有关 文献材料的整理,均已臻入成熟境界,唯介于此两者之间的夏代尚是个薄弱环节。由于 中国古代人文历史发展有其嬗变上的整体性和内在贯通性,在研究中可藉解析史前和商 代两端,尽可能向中间挤靠的方法,进行跳跃式类比分析,一则能慎终追远,考其源流 ;再则可缩小夏代的残节缺环,补充资料的不足,这是大跨度的历史纵向联系法,也是 本书结构体例上适当兼溯史前社会生活内容的动因之一。另外,夏商两代因地域、时代 、族别不同,社会生活有共性也有差异,研究中须注意其质与量的变化所在,留心其两 者不同生活要素,则点、线、面的分合辨析不可或缺,这是小跨度的历史纵向比较法, 也是本书写作体例上或分而述之、或合而比之两者并举的安排用意。概言之,具体到拙 著《夏商社会生活史》,全书共设八章,总体组架的脉络关系表现为四大系列,首章为 夏商社会氛围总规,第二至四章属夏商社会构成运作范畴,第五至六章是夏商物质生活 形态和生活方式表象,第七至八章为夏商社会精神生活面面观,内括积极和消极两分的 社会调节功能。
    为了能对夏商社会生活史的外在表象和内在规律有个总体了解,我特列出下面八点提 示,以便人们可在书中找到其投影和轨迹:(一)自然生态环境对夏商人文背景的制约; (二)家族本位对社会构成的作用;(三)族氏内向外展意识对社会行为观念的支配;(四) 政治体制对社会生活秩序的维持;(五)等级礼制对人际关系的整合;(六)经济形态对社 会物质生活两分的催化;(七)地域文化交流对社会俗尚的规范;(八)宗教信仰对社会存 在系统的凝聚。
    与夏商社会生活史相关的夏商人口,似乎也是您的研究重点。记得九十年代初,《历 史研究》发表您的论文《夏商人口初探》(载1991年第4期),此文反响也很大,被称为 “填补了上古人口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可想而知其难度一定不寻常。
    夏商人口问题研究,确实难度很大,那篇论文以夏商考古学材料、甲骨金文提供的人 口学信息资料,又利用考古体质人类学及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参以文献记载的考 辨,去伪存真,在方法论上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对夏商邑聚集约人口合理密度指数、 早期社会人口清查统计特色、人口的分布移动、人口流动变化性质作了论述,分层探讨 了夏商王邑、方国邑、臣属诸侯邑及一般村落的人口数量规模和人口构成等关涉人口总 体量方面诸问题,如其人口的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性别年龄组比、经济抚养比系数、 社会人口平均寿命、儿童死亡比率等一系列夏商人口学要素,首次作了定量定性分析。 宏观夏商人口总体量,夏初约为240-270万人,商初约为400-450万人,晚商约为780 万人,人口平均年自然增长率约为1‰-1.2‰,儿童死亡率高达30%左右,女性寿命普 遍较男性为低,男多女少的比例失调现象较为明显。论文指出夏商王邑经济发达地区的 居民寿命,又较经济不发达地区显得高些,夏商人口增长变化曲线呈台阶式递升特点, 夏末商初与晚商是人口增长曲线的两个波峰。夏商人口的增殖,虽属自然现象,但社会 因素的制约作用却不容低估。我提出夏商人口再生产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 率的“两高一低”类型的论断。很荣幸此文被评为“填补空白的研究上的突破”。全文 被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月刊》(1991年第10期),又分别介绍于《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期)、《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中国历史学年鉴(19 92)》、《先秦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期)、《史学月刊》(1993年第1期)、《考古》( 1995年第4期)。
    我感到只要是有创见的论著,总会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如您与胡庆钧、彭邦炯 等合著《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与王宇信、杨升南等合著《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 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与施治生、郭方等合著《古代国家民主与共和制度》,获中国社 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与王宇信、杨升南、常玉芝等合著《甲骨学一百 年》,学界誉为“甲骨学殷商史里程碑著作”。我注意到您不少有创见的论著,与您会 通多学科研究、特别对甲骨学、考古学的融会贯通是分不开的。请您对这方面略作一些 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