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对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分析(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共党史研究》 陆剑杰 参加讨论

--从各种可能采取的政策、制度中,选择客观条件允许、主体要求得到满足的政策和制度的负责精神。从客观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念,一个作为出发点、另一个作为目标,共同地约束着我们的行动。邓小平认为:这里是必须作选择的,选择又是必须贯彻实事求是和为人民谋利益这两条原则的,也就是说,是必须负责的。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密切地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就要落实在负责的政策、制度选择上。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检验各种选择的利弊得失的自律意识。选择在作出的时候,它的可行性和价值性是未经证明的,也就是说,它未必是正确的。因此,它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邓小平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胆子要大,要坚决”,“但在具体事情上要小心,要及时总结经验,……没有这一条是不行的,不能蛮干”(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9页。)。
    邓小平这一整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思想,是实践论的科学方法论,在落实的过程中则表现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和崇高风格。他把“三大作风”总体性地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三)深刻地认识和预见党在新时期面临的考验,指明保持共产党本色的作风建设道路
    当年毛泽东在进城之前,预见到党在成为执政党时所受到的挑战,要求以两个“务必”的作风应对此种挑战;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进一步认识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受到的考验,不仅是因为执政,还因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在对世界开放的情势下执政。在邓小平领导时期,对于逐渐滋生蔓延的党的肌体腐败现象,他极为重视;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政治风波之后,他更视腐败和反腐败的矛盾为关系到党的命运的全局性问题。他惊呼:“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14页。)。邓小平特别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应的优良作风;同时认为必须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艰苦创业的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天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作风建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年,第261~261页。)。言犹在耳,不能忘怀啊!
    四、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期间的作风建设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产生以来,卓有成效地工作到现在。尤其是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模式以来,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取得伟大的成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时代的新条件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相适应,把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一)面对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性制度调整的新时代,在发扬“三大作风”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创新的作风
    江泽民在他有关党的作风建设的论述中,同邓小平一样,继续强调发扬由毛泽东倡导的“三大作风”;同时,继续提倡由邓小平培育的新时期的新作风。这构成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前后相继的历史画卷。江泽民是这样说的:“我们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十分注意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发扬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时,也要“大力发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倡导的立足国情、紧跟时代,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精神”(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作风建设》,第40页。)。但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时代、新的任务面前,又提出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课题。这里首先令人注目的是:大力倡导“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使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有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江泽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注: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01页。)。这个论点,江泽民讲了多次,从技术创新讲到制度体制创新,又从制度体制创新讲到政策和观念的创新,再从政策和观念的创新讲到理论的创新。应该说,这既是对人类认识规律的一个总结,又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当今时代潮流的一种回应,更是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次决断。毛泽东写了《实践论》,为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奠定了哲学基础。《实践论》的关键词是“具体实践”,没有对实践的具体性的认知,就建立不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为我们留下了创造中国新历史的整套方法论。南方谈话在实践论的意义上关键词是“三个有利于”,它是对实践的效用性的认知,没有对实践的合规律合目的的客观效果的把握,就不可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江泽民提出“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创新”的理念,在实践的具体性、效用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实践的创新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科学理论,也把党的实事求是作风提高到新的时代水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