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科学和神学(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董小川 参加讨论


    关于美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达,可查阅和引证的资料浩如烟海:从原子能的利用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从合成材料的发现到空间技术的突飞猛进,从生物工程到海洋工程,从民用行业到军工领域,美国处处走在前列。美国用于科研的资金,1941年只有9 亿美元,80年代增加到每年800亿美元以上。1965-1974年, 美国的教育经费从每年370亿美元增加到913亿美元。1939-194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增加118%,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32%。60年代被认为是美国"繁荣的十年",1974年以前的65项突破性的发明创造绝大部分是60年代研制成功的。到70年代初,美国农业人口已降至1/20, 而农业生产总值却大幅度提高[5](P11-49)。特别是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无须赘述,没有科学这一支柱,现代美国文明的大厦将无法矗立于世。
    关于美国神学的根深蒂固以及对美国社会的不可或缺性,可查阅的资料也不缺乏:从殖民地时代始,美国曾长期是基督新教的一统天下。在《独立宣言》发表时,美国人80%是新教徒,天主教徒仅占总人口的0.8%;犹太教徒只占0.1%[6](P331,324-325)。新教不仅在人数上绝对占优势,新教成员还代表着有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精英,代表了多数工商业、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他们是构成最重要的政治核心的人物,他们资助和管理着大多数私人学术中心、私人大学和新教礼拜堂,统治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整个上层。难怪马克斯·韦伯把美国的兴起归结为新教伦理铸造的所谓"资本主义精神"。但韦伯只说对了一半。因为,随着天主教和犹太教移民的增加,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1987年的一个调查显示,各教派所占人口比例为:天主教25%,新教保守派15.8%,不信教者6.9%,犹太教2.3%,唯一神教派0.2 %,温和新教派24.2%,自由新教派8.7%,黑人新教派9.1%。这样,新教总数所占人口比例大约为64%左右。到90年代,新教的统治地位完全丧失[6](P103,106)。1992年的一个民意测验表明:90 %的美国人说不怀疑上帝的存在;58%的人说宗教对他们非常重要;42%的人说他们在7天之内曾参加宗教活动;59%的人说宗教可以回答当今社会问题; 只有2%的人说自己是无神论者;另有2%的人说自己是不可知论者;77%的人说祈祷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美国, 是不是教徒属个人隐私,各类调查和民意测验也很难准确无误。但是,参加会众(Congregation,即宗教活动团体)却是公开的。据近年调查,参加美国地方会众的成员占人口的比例为:1789年10%;1800年12%;1890年22%;1950年以后50%-60%;到1991年,美国共有会众350337个[8] (P10-11,55)。这些情况表明,美国人绝大多数是信教者。而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只用平民百姓的宗教信仰还不足以说明美国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宗教性,在政府上层同样不可一日无上帝,美国历届总统都手按《圣经》宣誓就职,他们的就职演说都以"上帝保佑"为结束。据统计,从华盛顿到克林顿全部42位总统中,有38位是教会成员,其余4 人也有明显教派倾向[9](P161)。人们确信,"在美国, 宪法并没有规定不信教者不能掌握最高领导权,但如果真的一个当选最高领导人不能象以前的总统那样使用'上帝'这个词,那将是与传统的决裂。"[10](P17,24)由此可以认为,宗教信仰是美国社会精神生活的主体,没有神学,现代美国文明的大厦也难以矗立。
    仅此仍然不够。为了充分认识美国的宗教信仰和神学,人们还必须把握这样两个关键:一是政教分离制度;二是"公民宗教"概念。
    自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了政教分离制度后,似乎宗教在美国已经与政治无关。其实,政教分离只是机构的分离而非实质性分离。美国宗教从来没有脱离社会生活。由于法律规定了政教分离的制度,在18-19世纪,美国各教会通常都是打着宗教复兴的旗帜参与社会政治。这不但使宗教行为进入世俗生活合法化,而且使宗教在美国政治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美国教会公开卷入政治生活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这突出表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掀起的反共浪潮。从本世纪40年代起,政治性的宗教复兴运动就已经开始,"基督教会美国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f Christian Churches)、"福音派全国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基督教反共十字军"(Christian Anti-Communist Crusade)等宗教组织的建立是与麦卡锡主义反共浪潮一脉相承的。60年代以后,美国宗教明显政治化。在1980年总统大选时,宗教组织的政治行为首次扮演了重要角色。福音派创办的广播电视节目起了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当时美国8000个广播电台中,有1400个为宗教电台;在800家电视台中有30家为宗教组织所办;在800家有线电视节目中有66个为宗教性的[11](P135,138)。此外,美国宗教在反对堕胎、同性恋等活动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可见,美国的宗教已经变成了政治神学。
    政教分离以后,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私事,似乎与国家和民族无关,其实不然。人所共知,国家和民族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谁会相信大多数公民信仰宗教而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与宗教分离了呢?
    美国文明容忍任何宗教而又不确立国教,美国制度将政教分离而又不摈弃宗教,其用意和价值是很值得深思的。事实证明,国家和宗教具有两种不同的功能。马克思在谈到美国政教分离制度时曾指出,美国完成了"政治解放",但"宗教不仅存在,而且表现了生命力和力量,这就证明,宗教的存在和国家的完备并不矛盾。"所以,他认为,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宗教是国家世俗力量的表现,只有消灭"世俗桎梏",即资产阶级国家,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12](P424-427)。 这一分析不但切中了美国政教关系的实质,而且说明了美国宗教的价值。美国政教分离的成功,表现的是基督教不断世俗化的过程,美国基督教世俗化的实质是宗教与政治日益走向融合,而这种融合的产物就是美国公民宗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