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隋代陕西人口研究(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薛平拴 参加讨论

隋代僧尼、道士也不列入郡县户籍。南北朝时,佛、道二教势力就已相当可观,当时陕西境内佛、道二教胜地不少,僧尼、道士数量也急剧增加。为此周武帝于建德三年(574年)下诏:“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14](《周书》卷5《武帝纪》)周武帝毁佛后,“关陇佛法,诛除略尽。……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15](《广弘明集》卷10)可见北周僧尼、道士人数之众。隋文帝和炀帝皆为崇佛之君,佛、道二教在隋朝又得以迅速恢复,并比以前有更大发展。据载,开皇三年,“周朝废寺,咸乃兴立之。名山之下各为立寺。……度僧尼二十三万人,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隋炀帝于长安造二禅定、并二木塔,“并立别寺一十所,官供十年。修故经六百一十二藏,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治故像十万一千区,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区,度僧六千二百人”。[16](《法苑珠林》卷100)由于隋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名僧大德云集长安,遂使京师成为佛教重镇。隋代佛教中心有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及江都(今江苏扬州),但以西京长安为最重要。[17](P7)据载,京师大兴城“大业初,有寺一百二十,谓之道场”。[18](《长安志》卷7)而京城附近地区的佛寺亦颇不少,其中著名的佛寺有位于秦岭山上的至相寺、圣寿寺、悟真寺、仙游寺,今户县东南有草堂寺,今临潼东有灵岩寺等。据以上史实判断,隋时京师长安及其附近地区僧尼人数应在2万人以上。如果加上其他地区的僧尼,那么隋代陕西境内的僧尼人数大约在3万人左右。
    隋代道教不如佛教那样兴盛,但也颇具实力。当时京师大兴城内的道观为数不少,仅可考知其确地的就有五通观、灵应观、清虚观、会圣观、玄都观、至德女冠观、清都观、澄虚观。[19](P74-75)据《长安志》卷7统计,京师大兴城内在大业初年“有道观十,谓之玄坛”。可见当时大兴城内的道观至少在十所以上。不仅京城有道观,京城附近的京畿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道观,位于周至境内的楼观就是其中之一。史称隋文帝“迁都于龙首原,号大兴城,乃于都下畿内造观三十六所,名曰玄坛,度道士二千人”。[20](《历代崇道记》)据此可知,当时京畿地区的道士女冠至少在数千人以上。隋炀帝亦颇崇道教,对其大加扶持,因此“大业中,道士以术进者甚众”。[12](《隋书·经籍志》)除京畿地区以外,今陕西境内终南山、华山及汉中地区也都是道教活动的热点地区。汉中地区具有浓厚的道教传统,史称“汉中之人,……好祀鬼神,尤多忌讳,家人有死,辄离其故宅。崇重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12](《隋书·地理志》)据上述史实判断,大业中,今陕西境内道士、女冠应在1万人左右。
    隋代的陵户、墓户、庙户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户。炀帝大业三年诏:“自古已来帝王陵墓,可给随近十户,蠲其杂役,以供守视。”[12](《隋书》卷3《炀帝纪》)这类陵户由帝王陵墓附近的百姓充任,他们似乎应列入政府版籍。但唐代的陵户、墓户也有不少人属于身份低下的官户或奴婢。《唐大诏令集》卷77《谒五陵赦》称:“陵户并放在良,终身洒扫陵寝。”《旧唐书》卷148《李吉甫传》:“‘臣恐不如量置墓户,以充守奉’。翌日,上谓吉甫曰:‘……然朕不欲破二十户百姓,当拣官户委之。’”由此推知隋代可能也有一些陵户、墓户、庙户由近似于奴婢的贱民充任。自周、秦、汉迄于南北朝,关中地区多次为国都所在地,古代帝王陵墓尤多于他处,陕西境内的陵户、墓户、庙户自然也就较多。可以肯定,当时有些陵户、墓户未列入郡县户籍,但具体数目未详。
    综上所述,隋炀帝大业中,今陕西境内由于各种原因而未入籍的人口至少在45万人以上。当时陕西境内入籍人口为378.8万人。如果加上未入籍人口,那么大业五年(609年)今陕西境内实际人口当在423.8万人以上。根据各种记载判断,隋代陕西人口峰值并不在大业五年(609年),而应在此以后几年出现,估计在大业九年(613年)左右。笔者认为,大业九年陕西人口达到435万当不成问题,这应是隋代陕西人口的最大值。
    【参考文献】
    [1]王育民。中国人口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