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以江南研究的经历,强调了田野考察与口述史对社会史的重大意义,认为明清江南社会经济的研究将重回到微观研究的路子上,指出研究社会变迁要把明清与近现代史的时段打通。森正夫(日本爱知县立大学)的《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以中国史研究为中心》认为,中国人从研究本国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史,与外国人研究中国史的出发点自然不同。对日本的中国史研究者来说,进一步加强中国学者的联系,注重田野调查,并由此提高研究水平,是提高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水平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梁洪生介绍了参加华南调查的体会,认为这种方法对研究生训练十分有利,也对研究者具体的历史观改造很有帮助。赵世瑜也讲到华南学者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社会史的整体研究的地位,认为中国区域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做通史,因此田野调查更是一种方法,并提出个案研究的价值问题。胡维平则呼吁要积极抢救现存的历史资料。朱小田(苏州科技学院)在《社群心态的解读--围绕1933年的浙江乡村调查而展开》一文中,解读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和社群心态,说明学者的经验性探索成果在某些方面与田野工作方法不谋而合,但严格学理意义上的田野工作,要求研究者长期沉浸于某一社群生活,摆脱先入为主的主观文化偏见,以当地人的眼光看待事物,实现文化解读从“本位观”向“主位观”的视角转移。参加本次会议的来自中国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国的许多学者,都在自觉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期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学者们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文献和田野调查,才能对“历史”有新的领悟,并进而对文本历史、历史教科书作整体反思和质疑,从而构建起本土的社会史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