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法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不发达状态”的社会心态分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海》 闵凡祥 参加讨论


    在近代法国,长期的社会动荡、连绵的战火、频繁的政权更迭和低下的政府信誉,使人们长期存有一种对生命和财产缺乏基本保障的心理,以至在革命后的一两代人中仍很难迅速消除。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把寻求安全作为一切行动的最终目标;不相信权威,只相信个人与家庭;注重自我努力,不愿投资合作,缺乏冒险,表现为一种强调个人独立劳动,不愿与他人合作的“单子个人主义”(atomistic individualism)(注:Trebilock,"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Powers 1780-1914",London,1981,PP.135-137.)价值观念。法国人认为国家、社会权威等都是不可靠的,只有家庭才是最可靠的,所有行为的目标就是保住家庭企业和节俭,因为单单凭借个人就足以有效地经营好家庭企业。另一方面,要求经济的独立即意味着否定一切权威,而革命过程中一个接一个政权的更替更证明政府的权威是不可信任的,剩下的唯一的权威只有家庭。正如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当时所指出的,法国人在革命中学会的唯一东西是“家庭比国家更强大,因为它提供了超稳定的社会基础”。(注:E.M.Earle,ed.,"Modern Fra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Press,1951.P.11.)
    法国社会中的“单子个人主义”社会价值观念对法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法国缺少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所说的那种企业家精神--首创性、成功欲、勇于冒险和以苦为乐、精神敏锐及强烈的事业心。熊彼得认为企业家精神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创新的精髓--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法国实业界虽然也有不少熊彼得所称的那种企业家,但总的来说,法国企业界缺乏活力,缺少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缺少追求最大利润的冲动,前资本主义小生产者的价值观念笼罩着法国社会和实业界。(注:参见陈晓律:《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当时的法国社会上工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夫妻店、家庭作坊普遍存在。它们只靠夫妻经营,有时虽也要子女帮忙,但少有雇工。经营者既不把利润投资他人企业,也拒绝别人投资自己的企业。此外,家庭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维持家庭的连续与企业及家庭的独立控制权,而不是尽可能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以追求最大利润。在他们看来,维持财产的继承关系重于竞争与变革,因为任何变革和企业扩大都将危及家庭的稳定,竞争将毁灭彼此的家庭和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便会丧失家庭与个人的独立性。(注:钱乘旦主编:《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为了保持家庭企业的独立性而不让其过分膨胀,企业主不愿与公共资本市场来往,不愿接受外来投资,而只是将自己获取的部分利润投入企业再生产。法国工业界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使法国金融界建立动产银行的计划难以实现,银行的业务范围只限于服务行业和国外投资,银行与工业缺乏高度的结合,这给法国19世纪晚期的工业化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造成“工业自筹资金,可以预料必然产生发展缓慢、低效率的小企业,延长工厂设备的使用和许多人不信任技术革新种种落后局面。”(注:[意]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27页。)在这样的观念下,按照个人成就来分配报酬和取得社会地位的要求不为社会所承认,难以给近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企业家的大量涌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单子个人主义”所体现出的社会心态还使得法国人不注重工商业的投资,而是追求对奢侈品的消费和购买国债,因为赚钱不是为扩大再生产,而是为了消费和享乐。因此,法国个人年平均消费额与同时期的西欧各国相比都高,生活水平亦偏高,这给社会生产带来一种误导,即不是重视技术的改进提高,而只是追求工艺的改进来迎合世俗需要。在法国的产品中,大多是质量要求高、需求量小、只满足少数上层社会人士需求的高质量奢侈品,而缺少大众消费品。正如英国人所说的那样,“我们是为千百万人生产,而法国人是为少数人生产”。(注:W.O.Henders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urope,Germany,France,Russia,1815-1914",Chicago,1968,P.94.)
    法国社会的这种生产状况是同它的小手工业生产的特点紧密相联的。只有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产业结构的变革和生产力的真正发展。直至19世纪末,法国的新兴工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工业产值的40%以上是由纺织、服装和皮革等部门生产的,这些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手工制造的或是“时髦”货。(注:[法]弗朗索瓦·卡龙:《现代法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29页。)由于国债利息高且无风险,法国人还喜欢将多余的钱来购买国债,列宁曾说过:法国人是“靠剪票息度日”。这既不利于工业产品国内消费市场的形成,也使工业生产得不到充足的营运资金,给法国的工业化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大众消费品市场需求不足,而国外市场又相对狭小,使法国工业品的销路不畅,进而使得银行家不愿冒险投资工商业;工业家也不敢冒然扩大生产规模,工商业界普遍处于信心不足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发展是十分缓慢的。(注:[法]米盖尔:《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93页。)全国经济死气沉沉,整个经济界弥漫着一种马尔萨斯主义的悲观论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