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心理与心态(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复旦学报:社科版》 周兵 参加讨论

    心理史学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建树。在一切雄辩姿态背后,精神分析的历史研究法实际 却是--无可救药地--逻辑上荒谬,科学上不健全,文化上天真无知。[8-p209、215、22 3]
        即便是一些心理史家,面对心理史学中所存在的诸多局限性,也不得不承认:“过多的著 作失之肤浅,甚至不负责任,大大低于惯常要求于历史学专业的学术水平。某些著作--即 使 出自认真负责的研究者之手--是简单化的,没能充分说明时间和地点的差异,同时还是非历史的。”[9-p141]
        与此同时,我们在心态史学中也发现了同样的不足,大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其一, 过 分强调心态的地位和作用;其二,热衷于研究某一历史时期的共同心态,往往只看到心态的 时代性,而对其阶级性等方面注意不够;其三,总体性、综合性的研究日趋减少,‘史学碎 化’的现象愈益突出。”[4-p147-148]
        心理历史学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勃兴,在七八十年代进入了怀疑与反思的时期,到九 十年代以后便开始逐渐调整。尽管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我们仍然不能不承 认 心理因素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历史学方法不失为传统史学研究的有益补充。
        百年来西方史学的发展特征便是:不断吸收和引入其他领域的概念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 历史学的叙述和分析中。现代科学心理学与历史学的结合、心理历史学的兴起与这一趋势是 并 行不悖的。90年代以后,心理历史学家和一般的历史学家都开始逐渐正视心理历史学这一学 科,一方面,历史学界多年来对心理史学的攻击已逐步平息,心理史学至少得到了友善的宽 容和接纳,其中甚至还有许多真挚的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心理历史家面对本学科的缺陷 ,努力地探索一条新的心理史学之路。
        因此,整合心理与心态两个流派、吸纳非精神分析的其他心理学理论,以及进行更为广泛 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成为近年来心理历史学发展的最新趋势,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 的关于心理历史学的定义--“对历史的心理研究,就是要用来自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部分 思想、方法和结论对过去进行考察。”[10-p158]
        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心理史学与心态史学在内的)心理历史学作为历史研究的一种新方 法 ,将历史学分析同社会科学的范型、人文学者的敏感、心理动力的理论及临床研究的实证相 结合,可以形成关于过去历史的更为完满的观念和认识,这也许将是心理史学发展的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皮埃尔·阿考斯、皮埃尔·朗契尼克。病夫治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勒高夫等。新史学[C].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4]吕一民。法国心态史学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1992,(3)。
    [5]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M].北京: 商 务印书馆,1997.
    [6]布雷塞奇。心理历史学[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6,(2)。
    [7]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8]大卫·斯坦纳德。退缩的历史--论弗洛伊德及心理史学的破产[M].杭州:浙江人民出 版社,1989.
    [9]托马斯·A·科胡特。心理史学与一般史学[J].史学理论,1987,(2)。
    [10]理查德·舍恩沃尔德。对历史的心理学研究[J].史学理论,1987(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