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史学的新趋势:历史研究中微观与宏观方法的互动(4)
第二个问题症结涉及促使个人做出决定的环境和机制本身。决定的选择受到什么样的 限制和制约,又是如何进行的?这种选择的内部动机和论据有哪些?群众性的准则和个人 的实际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之间的分歧是如何被接受的?外部的因素和内 部的动力有多强大和牢固?在对比有意的选择的各种具体情况时,不得不取的出发点是 :我们是不是了解在相同情况下的不同行为,或者在根本不同的情况下,或者甚至是对 立的情况下的不同行为。了解下面一点也同样重要:在某个社会/社团里是否存在一种 行为传统,这种传统可以决定对它的自动的遵守;或者存在二至三个平等的(或者,不 平等的,但可对比的)以某种形式为群众意识所接受的模式;而且--相应地--其中 一种模式的实现(也就是个人接受某个决定)取决于外部条件的这样的组合,即允许选择 符合自己意愿的和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行为战略。在最后一种情形下,可以说是具有竞争 力的行为模式,相对的选择自由。 在行为主体没有榜样可循时,他只能被迫独立地寻找决定,作出行为方式,以及实现 自己的创造性原则。这种创造性原则的社会效益取决于这样的具体条件的存在,这些条 件有利于个人的创造性决定在集体经验中“保存下去”,也就是说,它们可为社会所接 受和掌握。正是在这个复杂的和矛盾的过程中,历史个体“以其社会实践造就了时代- -不取决于他对此事实的认识程度--布下了不可避免的变化的种子,表现出自己在与 时代关系上的主观性”(М。А。巴尔格语)。 个人选择的活动和创造性的活动是如何被纳入对集体行为、历史事件和微观过程的分 析中去的呢?综合微观和宏观研究的关键问题正在这里。把时代和命运简单地堆积起来 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在传统变化的漫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阶段:过去不标准的选择(每一模式在其初始 时都是不标准的),由于在经常重复“成功的”决定时进行有意识的模仿或者自动地加 以稳固(在类似的“不标准的”状态下的类似的“不标准的”反动),并开始成为具体的 日常生活的准则的基础,后来--可能还成为新的传统的基础。因而,它经历了从独特 的到特殊的,最后到普遍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运行在现存规范和传统的矛盾的“引力 场”之中。而它的动力则是:各种情势凑合情况的改变和经常重复以及重复次数的增多 ,由集体经验多次证实的“不标准的”个人决定的相同性。 远古的历史学家所掌握的绝大多数史料在关于某个决定究竟是如何作出的这个问题上 什么也不能提供,它们提供的只是在作出的这个决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具体结果。类似的 不可弥补的空缺使得历史学家只能作出简单化的解释,也就使得下述需要格外强烈:即 从含有关于作出一种选择的实际情势和主体本身对这一选择的感受的丰富信息的日记、 书信、回忆中去获得这种复杂的多向活动的行为(按:指选择--译者注)的某种榜样。 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进行多方面的情势分析。它可以从整体中构建出个别的事件(包括作 出决定的机制),也就是说,揭示各种条件、动机、行为、感受、领悟和反响的具体的 综合的情况,以及人的行为的后果。 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成千上万件大的、小的,以及看来完全微不足道的、细碎 的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在完全不同的层面:在个人生活中,群体生活中,或者在国家机 构范围内。正是由于这些事件的规模不同,它们不可能构成一个连贯的链条,但它们可 以表现为历史情势的更为复杂的和多支叉的链条。在每个历史情势中永远都有人的参与 和行动。这些人“带着自己经受的一切、信仰和由生活的多变带来的刺心的疼痛”(谢 尔日·莫斯柯维奇语)。在每个特定的时间段的个人的和社会的意识里,都可以发现各 种思想、道德价值和建立在这些道德价值基础上的生活模式(这些模式是从前辈继承下 来的,并/或被个人经验固定化的)的广泛的基质。问题是:如何才能从概念、集体意识 ,乃至潜意识过度到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这种分析研究的是行动本身而不是其结果? 显而易见,我们因此而需要一种新的整合的历史分析范式。请尝试着想像一下这样的 模式:它不仅能够考虑生活-活动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而且能够考虑融入社会之中 并经受其压力的个人活动转变为历史的集体主体的社会行为的过程。个人与社会的相互 作用,这种作用在社会语境中的功能,只有通过研究程序的复杂的和多步骤的过程才能 揭示,而这种程序的必要因素有如下几点:(一)分析那些对可能的活动方向提供条件和 加以限制的寻常的和不寻常的状况(其中包括收集可供选择的行为模式本身和这些模式 的相对的社会价值);(二)个人本人的历史重构--他过去的、决定他个人对社会文化 传统认识的生活经验。这种社会化文传统是在继承下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 继续统治着社会意识。还有:(三)弄清楚他(按:指该个人--译者注)对这种或那种行 为方式、对思维健全程度和实践本能、激动的情绪的心理倾向(也就是当他要对适应或 者背离占统治的集体模式或准则作出个人选择时能制约他这样做的一切);(四)描述他 的个人活动,包括活动的动机、接受决定的具体过程和决定的实现;以及:(五)已实现 的决定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后果。再有:(六)从个别的向群体的转变,同时表明众多类似 的或可供选择的非标准的个人决定的存在。这些决定经过了生活实践的检验,在新的生 活准则中被固定下来,并因而溶入群体的和群众性的活动中。最后,(七)对这些活动产 生的社会变化进行分析。 历史学家的论断通常是从事件的结果出发的,是从后果到原因的,而不是相反,因而 就产生了这个结果的不可避免性、严格的决定论、事先预定的印象。但是,可以通过历 史情景的轮转,从植根于个人行为的潜在的可变性(变体)的那个“偶然原因”出发,在 思想上向前走。在每一种历史情势中,一种行为会有多种变体的可能存在。这些变体的 实现取决于无数的和不同的条件和因素,而这些条件和因素在事件的表面就表现为偶然 然性。而人在自由选择的情势中的有目的的行为,与其说是由他对过去和现在的社会现 实的认识程度(对必然性的意识)决定的,不如说是由对可能的偶然性的理解或本能的预 感,由排除不良干涉的愿望决定的。人应该从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路线中进行选择--行 动(或者没有行动--消极行动)可以把潜在的多种可能变成一种现实。对新条件的适应 总是始于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决定了不同于占统治地位的模式的其他模式;然后,出 现了与改建个人间关系有关的功能性的变化;最后,完成了形态改建的过程,这种改建 与主体本身心态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制度的变化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