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西部开发的政治影响分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姜德琪 参加讨论

三、西部开发加剧南北矛盾,但却有利于自由劳动制度的全面胜利
    众所周知,美国独立后至内战结束以前,南部和北部实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 制度。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南北双方各自将自己的制度向西延伸。俄亥俄以北的移民 主要来自东北各州,基本上实行自由劳动制度,而俄亥俄以南的移民主要来自东南各州 ,他们同时也带去了强迫劳动制。在西部开发之初,南部奴隶主以其地利之便,在向西 部的扩张中捷足先登,来势之猛大大压过了东北部的扩张势头。但到1825年伊利运河开 放后,南北双方在西部扩张中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开始改变,奠定在“自由劳动”基础上 的西北部移民猛增,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西北部不仅成为整个大西部进一步拓殖的前 哨站,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西部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西北部与东北部在商业上互相 依存,在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政治制度方面日益趋同,它们“在反对南方方面有着共同 的利益和共同的思想意识,双方不为人知地结合成一个区域:北部”。[5](上卷,P456 )相反,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棉花需求的扩大,以墨西哥湾平原为核心的“新南部”奴隶 种植园经济恶性膨胀,逐渐脱离西部发展的主流,回到旧南部的怀抱之中,出现了新、 旧南部地区的合一。于是,“东北部、南部和西部之间的争议,或经国会以立法的方式 安排的地区内部联盟形成的历史性地区模式已经在此时消逝了,然而,取代的是两派- -北方和南方--的形成。[5](上卷,P459)当边疆扩张越过密西西比河以西时,“梅 森-迪克森线”两边的情绪激动程度达到高潮,内战也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南北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北方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北部 之所以获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部的坚定支持。(1)西部人民在政治上坚决支持林肯 政府。林肯是从西部拓荒者逐渐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他被挑选为共和党总 统候选人,实际上是西部和东北部在政治上的携手合作。1860年的总统选举是美国历史 上斗争最激烈、影响最深远的选举,西部自由州的选票和助选活动,有力地保证了林肯 的竞选成功。西部还是废奴运动的基地,它们开展的反奴隶制斗争对推动林肯政府颁布 《解放黑奴宣言》有重要作用。(2)西部是北方坚强的经济后盾,为北方政府提供了雄 厚的物质基础。战争爆发时,西部力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部人口接近全国总数的 一半,西部农场占全国农场总数的57%,农场面积约占全国农场面积的59%。西部农业的 发展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当然,这些物资能源源不断地运往东部,满足战争的需 要,与西部1.25万英里的铁路线也是分不开的。(3)西部为联邦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兵源 。印第安纳州有1/10的成年男子奔赴战场,为政府提供了129个步兵团、13个骑兵团、1 个重炮团、26个轻炮团,总计19.6万人;依阿华州要求参军的人数超过征兵计划的20倍 ;俄亥俄州有30万人参军,相当于1860年该州人口总数的12.8%,是当时参军比例最大 的一个州。正因为如此,还在1863年,林肯就十分感动地说:“俄亥俄已拯救了国家。 ”[2](P238)西部不仅为联邦政府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也提供了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联 邦军总指挥格兰特就来自俄亥俄州的普莱斯顿。(4)西部战场是决定南北战争胜负的枢 纽。在西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格兰特率领的军队得以顺利攻占密苏里、肯塔基、田纳 西和密西西比等州。维克斯堡战役则彻底改变了整个战争的态势。西部将士不仅在战斗 中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而且还自觉地组织起来,配合联邦军抗击南部的进攻。密苏 里工人组织志愿军炮兵团,被林肯授命负责圣路易斯地区的防务,在魏德迈率领下转战 密苏里、阿肯色、肯塔基、田纳西,屡立战功。
    综上所述,西部各州的态度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握这些州, 谁就能统治联邦”。[7](P290)西部力量的增强以及它与东北部的结盟是北方政府最终 战胜南方奴隶主的基础,而西部力量的形成与强大又无疑是西部开发深入的结果。没有 西部开发,南北矛盾不会激化到战争地步,但没有西部开发的深入,就不会有支持北方 资产阶级的强大的西部政治经济力量,也就不会有北方战胜南方这样的战争结果。
    四、西部开发影响着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确立
    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两党制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内容 都与西进运动亦即西部开发有密切的关联。
    独立战争胜利后,统治阶级内部的联邦派(后称联邦党)和反联邦派(1791年组成民主共 和党)在西部土地问题上展开激烈斗争。民主共和党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种植园主和 边地农民的利益,而联邦党主要代表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利益。“同情西部”的杰佛 逊深得西部边民的拥护,他被华盛顿总统挑选担任首届内阁国务卿,据说原因之一就是 “急于想让边疆居民想念他的政府对他们是友好的”。[5](下卷,P429)
    1796年,华盛顿谢绝连任,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首次以党派身份竞选总统,两党制开 始萌芽。1800年,民主共和党击败联邦党,揭开美国两党轮流执政序幕。杰佛逊的当选 ,“预示了一个更广泛的民主时代来临。”[6](P668)他为资产阶级民主的建立和巩固 做了杰出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上台伊始,杰佛逊就废除了亚当斯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反民 主法令,扩大选民的人数,维护地方州权。在西部地区推行有利于小农利益的土地政策 ,给西部居民完全的民主,承认西部在立法程序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在麦迪逊、门罗等 民主共和党人执政期间,西部权益继续得以保证,西部新州不断加入合众国联邦,成为 民主共和党的重要基地。
    19世纪20年代,民主共和党因失去联邦党这个反对目标而分裂。1824年该党推出享利 ·克莱、安得鲁·杰克逊、卡尔霍恩、克劳福特、昆西·亚当斯五位候选人,形成五个 派别。由于相互间竞争激烈,任何人都无法获得当选的多数票。于是,克莱与亚当斯联 盟,形成国家共和党;其余三派也联合起来,先沿用民主共和党旧称,1827年成立民主 党(今民主党前身)。1824年以后出现的政党制度并未承袭杰佛逊时代政治和地区阵线, 西部力量在两党中皆有体现,如克莱来自肯塔基州,杰克逊来自田纳西州。但是西部力 量对民主党的影响更大一些,来自密苏里州的托马斯·本顿和来自田纳西州的伊顿都是 杰克逊有力的支持者,同时,“由于亚当斯明确表示要根据商业原则来管理公共土地, 而不容许那些缺乏资金的非法占地者滥用它们,这样便使西部对享利·克莱的忠诚受到 损害”。[6](P842)因此,在1828年大选中,杰克逊“席卷南部和西部的每个州”,[6] (P843)轻松战胜国家共和党候选人,赢得胜利。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即杰克逊民 主时期,“安得鲁·杰克逊和以他的姓氏为牌号的那种民主,从1828年直到南北战争之 时,在政治舞台上占统治地位前后共达三分之一世纪”。[6](P845)
    杰克逊当政时期,民主党与国家共和党对西部的争夺断续进行,民主党以重用西部人 参与政府和降价销售公共土地等方法争取西部,国家共和党则操纵国会,以要求政府支 持西部地方铁路建设和以公地销售收入额外补贴西部等手段拉拢西部。两党对西部的争 夺“将决定未来各党派的阵线划分,甚至决定南北战争的阵线划分”。[6](P865)国家 共和党虽曾在1834年改组为辉格党并在1840年和1848年两次大选中获胜,但其力量尚不 足以与民主党相抗衡。同时,由于辉格党内部统治政策的分歧,组织上归于分化。1848 年,辉格党一部分另组“自由土壤党”,提出“自由土地、自由言论、自由劳动和自由 人民”的政纲,主要是“迎合热爱家宅、仇恨奴隶制的西部的心意”。[5](下卷,P226 )1850年,享利·克莱提出关于加利福尼亚问题的妥协议案后,辉格党进一步分裂为“ 良心派辉格党人”、“棉花辉格党人”和“南部辉格党人”。当然,民主党也发生一些 变化,政治上日益倾向于南方而成为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代言人。当来自伊利诺伊州的 民主党领袖斯蒂芬·道格拉斯提出《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密西西比河上游谷 地的反奴隶制力量于1854年7月自发地组织建立了共和党(今共和党前身),原来的“自 由土壤党”成员、“反内布拉斯加民主党人”和“良心派辉格人”纷纷加入,陆续组成 共和党的地方支部;其次,堪萨斯内乱导致共和党迅速发展。围绕堪萨斯是否建立蓄奴 州问题而发生的内乱对共和党来说,可谓天赐良机,成千上万的北部和西北部人加入共 和党行列。到1856年秋,这个朝气蓬勃的新党已经能够参加总统竞选。该党候选人弗里 蒙特赢得了梅森-迪克逊线以北的大部分州的选票,他也“比以前任何一个追求总统职 位的人都更紧密地联合北部和西部来反对南部”。[5](下卷,P245)再次,“德雷德· 斯科特案件”使共和党力量继续增长,而民主党力量遭到削弱。1857年,发生在密苏里 州的、事关禁止奴隶制是否合法的“德雷德·斯科特案件”,经最高法院判决后,遭到 全国人民反对,原辉格党温和派转入共和党,北部和西北部的民主党人也因南方民主党 人抛弃“人民主权论”而与之疏远。当1857年布坎南总统企图将堪萨斯作为一个蓄奴州 加以接纳时,连原来的民主党领袖道格拉斯也勇敢地加以谴责,“即使他的话使他失去 了得到南方支持的最后希望”[5](下卷,P250)也在所不惜。最后,西部力量的支持, 是林肯当选总统和联邦政府赢得南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1860年,共和党选择了来自 伊利诺伊州的林肯作为总统候选人,并且在竞选政纲中提出“宅地立法”、“修建东西 部铁路”等问题,其目的就在于取悦西部商界、吸引西部选票。西部自由州人民也非常 喜爱林肯,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林肯助选。西部人民强有力的支持保证了林肯竞选的成 功。林肯在西北部每一个州都以微弱多数超过道格拉斯,“这个关键地区的舆论的转向 把一个共和党人送进了白宫”。[5](下卷,P257)
    南北战争以后,虽然共和党内部曾出现过激进派、温和派、自由派等,但在与民主党 的对抗中基本团结一致,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其所代表的经济利益差异在缩小, 政治对抗性趋于减弱,两党制趋于巩固。西部人民虽曾建立过诸如人民党之类的第三党 ,便终因力量有限和策略失误,尤其是西部与东部、南部利益的趋同而影响不大,逐渐 融入两党政治的大趋势之中。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何顺果。美国边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余志森。美国史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雷·艾伦·比林顿。向西部扩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第一卷(第二分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 97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