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变动与适应(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钱乘旦 参加讨论

(二)
    工业革命是一次社会大变动,但它也带来许多新问题。
    首先,工业化使人变成机器的奴隶,造成劳动者的社会价值大贬低。人支配自己劳动 的时代过去了,工厂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机器则强迫人按照机械的节拍从 事劳动。劳动被剥去一切“创造”的伪装,变成赤裸裸的谋生手段,因而变得枯燥无味 。如果说在工业革命前一切能工巧匠都能和诗人一样争夺“艺术家”的桂冠,因为他们 的产品都是“创造”的成果;那么现在,“劳动”意味着机器操纵的体力劳动;诗,则 是悠闲的标志,是智慧的结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尖锐对立,而以体力劳动者的被牺 牲为代价。
    城市化使城市人口膨胀,住房紧缺,环境污染,卫生设备差,犯罪率高,道德水平降 低,人际关系冷漠,两性关系随便,贫民窟的居住条件难以忍受……所有这些弊病使人 们回想起田园诗般的“快乐的英格兰”,尽管这“快乐的英格兰”从来只存在于人的幻 想之中。于是,人们对城市化的指责接踵而来,城市被说成是万恶之源。虽说对城市的 这种指责是不公正的,在诸多的城市弊病中,有些是属于新文明诞生时的阵痛,如住房 问题;有些则属于初次推行工业化因没有经验而造成的差错,如城市缺乏卫生设备等。 但无疑地,社会下层是承担这些灾难的受害人,城市化至少在形成初期降低了劳动 人民的生活质量和道德水平,它当然也是以劳动者的被牺牲为代价。
    更严重的是,工业化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却扩大了财富分配中的不合理,使贫富不 均极为严重。这种情况是由英国的工业化道路所造成的。在英国工业革命中,“自由放 任”是基本的国策,根据这种方针,政府只负责处理政治事务,经济问题则应当尽量不 去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当一个国家以家长制方式进行管理,政府事事插手时,提倡“ 自由放任”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经济松绑,让工业得到自由发展。但英国人把这种 政策实行得太彻底了,结果,国家对一切经济问题袖手旁观,而不认为应该对社会每一 个人的生存负责任。于是,生存被看作是纯个人的事,是每个人自己的经济活动,它既 不需要别人干涉,也不允许别人干涉。富人的财富是不可侵犯的,穷人的贫穷也同样不 可侵犯;富人的富裕是合理的,穷人的贫穷也同样合理。国家对一切都听之任之,一切 都在自由竞争中自生自灭。社会就好象大自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深刻的。首先,国家完全不参与经济活动,让经济在“自然 状态”中自生自灭,结果加重了经济领域中的无政府状态。当经济繁荣时,没有某种机 制可以阻止其过快的发展;当危机发生时,又没有某种调节的力量可以缓解它的危害, 以致造成巨大损失。危机与繁荣的周期震荡是自由资本主义的特征之一,在某种意义上 说,也是国家放弃执行经济职能的必然结果。
    其次,国家放弃对分配的监督保护作用,促成少数人暴富,多数人赤贫。工业革命必 然造成某些阶层(或集团)地位上升,某些阶层(或集团)地位下降,某些阶层(或集团)甚 至受排挤,生活来源受到威胁,这在任何一个国家实行工业化时,都是可能发生的事; 即使在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变化,也还会碰到类似问题。 如果国家能作为一种超社会的力量对分配加以调节,本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但工业 革命时的英国政府恰恰不愿意这样做。英国本来有国家干预分配的传统,教区负责救济 贫民就是这种情况。然而当工业革命企图用“自由放任”打破传统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束 缚时,它将国家的积极作用也一同否定了。其结果,就是听任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悬殊过 大,贫富不均过于严重,甚至产生严重的贫穷现象。当然,这又是以劳动者的被牺牲为 代价。
    工业革命中产生的种种弊病,归结起来都造成同样后果,即拉大了社会上层和下层间 的贫富差距,使许多人享受不到工业革命的成果,在财富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却出现难 以置信的贫穷问题。社会必须对此找出补救的方法,否则将影响到工业社会本身的合理 性。可见,面对工业化的巨大变革,社会能否有某种调节机制,自我适应,自我完善, 去伪存真,弃恶扬善,这不仅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存问题,而且决定着现代化能否顺利 进行。
    所幸的是,英国社会表现出极大的适应性,它不仅能调节自身的结构,使之适应工业 化带来的社会变动;它甚至能促成新的变动,成功地解决了劳动者被牺牲的问题。在这 个过程中,它改造了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蕴育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福利国家。
    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国家从不干预到干预再到承担责任几乎是质的转变,需要很 长时间才能完成。前面已经说过,“自由放任”是对传统社会束缚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否 定,社会若没有这一进步,便不可能容忍对传统经济结构的任何突破。但新的社会问题 表明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一切弊端正是出于“自由放任”,因此不进而再否定这个原则, 新社会本身就难以维持。
    起初,“自由放任”是资本主义的金科玉律,它伴随英国渡过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黄金 时代。在这段时期,谁反对“自由放任”谁就会被视为异端,为社会的主流所不齿。但 这也是贫富不均最严重,社会冲突最尖锐的时期,劳动者的苦难最深重。我们看到在这 一时期,工人阶级的活动最活跃,他们要求否定“自由放任”,要求社会承担对每一个 成员的生存责任。到19世纪下半叶,资产者也开始怀疑“自由放任”的合理性了,他们 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贫穷对社会稳定的危害性,开始鼓吹国家干预财富的分配。这种观 念上的变化是意义深远的,因为资产者是社会的主导,正是他们在工业革命中坚决维护 “自由放任”的原则。
    经过工人阶级长期的斗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的持久宣传,国家干预的原则逐渐被 社会接受。1909年,自由党财政大臣劳合·乔治提出“人民预算”,第一次按财产的多 少制定税率。它还对大地产征收特别税,从而剥夺最富而人数最少的一个阶层的超额收 入。这些税收被用来支付新开办的养老金,实际上是用富人的钱来赡养失去劳动能力的 穷人。自由党还在某些行业实行最低工资制,并开始引进社会保险制度。“人民预算” 是国家干预分配的开始,这以后分配领域发生重大变化,在此之前,在整个19世纪,全 国工资总数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一直维持在48%左右,利润和利息在39%上下,地租收入 则在10%-13%之间。这三种收入反映着社会三大阶级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不同地位,若 考虑到工资收入者占全国就业人口的绝大多数,社会分配之不公正就可想而知了。国家 干预分配后,工资的比例明显增加,1920-1929的10年间达到国民收入的59.7%,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增长更快,1950-1959的10年间达到72.4%,而地租和利润的比例则下降 到4.9%和22.7%。
    国家干预分配的主要手段是累进所得税。根据1973年的法律,对个人收入的最高抽税 率可达83%,此外,因投资而取得的收入超过一定数额后还可追加15%的税,从而使某些 收入的征税率高达98%,实际上是将这部分收入全部没收。这些手段大大缩小了收入方 面的差距,根据1970年代的统计数字,在全国21000万纳税人中,每年大约有21000人的 收入超过20000磅,13.5万人的收入超过10000磅,而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间相差160倍 ,这个差距肯定是相当大的。但在交纳累进所得税之后,这些纳税人的实际收入大为变 化,其中只有21000人超过10000磅,30万人超过5000磅,多数人的收入都在1500--50 00磅之间,收入方面的不合理显然已大大减少了。[2](第三编第一章)
    不仅如此,国家还从税收中拿出大量款项补助失业者或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使他 们也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1975年英国政府将45%的预算用于各种社会服务(包括社会保 险费25亿英磅,占国民总产值的8%)。用这种方法,英国努力克服由工业革命造成的严 重两极化,企图做到:若不能在财富的分配上达到均等,也要在生活物质的分配上尽量 做到合理,使每一个人能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这一点,可以说基本上还算成功的。
    在这个基础上,从1946年开始,英国实行福利国家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在于:国家 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承担责任,把调节分配取得的收入用于全民(主要是 收入低的人)的福利。这以后,一系列议会立法把每个英国人置于“从生到死”的国家 保护之下,过去由贫穷、失业、疾病等等造成的威胁,现在已降到最低限度。一切人都 有基本的生存保障,有接受教育、接受医疗、接受失业救济的权利。经过近二百年的摸 索、变动,福利国家政策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分享社会富裕的成果了。
    现在,在物质的享受方面,贫和富的差别已主要不在“量”上,而是在“质”上。当 国家能用政治的手段调节分配,使大家都有恰当的居住空间和足够的衣食物品,能享受 新出现的娱乐活动甚至现代的休假、旅游等等时,若富人家悬挂价值连城的毕加索原作 和穷人家挂一张原作的印刷品,对于生活来说,这种区别的实际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福利国家的形成不仅否定了“自由放任”的原则,而且从根本上修正了资本主义的价 值基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现在人们承认,为社会的正义、安宁和稳定,私有 财产是可以调节的,而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执行这种调节功能。福利国家的出现不 仅意味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新变动,还意味着社会基本价值的再次改变。私有制和 国家的含义现在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源出于社会适应的需要--为适应工业革命 造成的巨变,社会作出了更多的变动。
    变动要求适应,适应引起更多的变动,这正是一次成功的现代化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英国的成功得之于它灵活的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不同利益的要求可以很轻易地表 达出来,而一旦这些要求表达出来,社会便会协调它,使之得到部分或全部的满足。资 产者曾通过“自由放任”表达自己的要求,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工业化改造了传统 社会。然而工业化使劳动阶层受到损害,他们通过长期的斗争表达了他们的要求,当这 种要求充分表达时,社会便及时调整,使工人的利益也得到关照。不同利益的冲突及协 调最终导致福利国家,而社会的适应机制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得到发挥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