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构筑城防御敌有方 公元前480年和前479年,波斯两度占据雅典,肆意蹂躏、焚烧这里的建筑,造成严重破坏 ,残坦断壁比比皆是。面对满目疮痍的雅典,特米斯托克利又构建一个新的战略设想,重建 和加固雅典长城。他和阿里斯提德通力合作,重新修建了庇里犹斯港,并完成了庇里犹斯港 与法勒律谟港和城市联接起来的长城。特米斯托克利重筑长城寓意深远。 首先是防范斯巴达的需要。自萨拉米海战后,希腊方面捷报频传,来自波斯的威胁基本解 除,这时特米斯托克利敏锐地觉察到,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给雅典造成威胁的只有斯巴达,修 筑城墙,可以防御斯巴达的陆上攻势,因为斯巴达军队以重武装步兵为优势,不擅长攻城。 斯巴达人看出雅典人的用意,百般阻挠长城的修建,特米斯托克利又和斯巴达人巧妙周旋, 一面拖住斯巴达派到雅典打探虚实的代表团,一面亲往斯巴达稳住国王,为城墙的修建赢得 了时间。然后他不卑不亢地告诉斯巴达人:“雅典人修筑城墙,无论是对雅典来说还是对其 他城邦来说,都是有利的,因为只有在平等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平等地和公平地讨论共同的 利益。”[4](P149)尽管斯巴达人不愿接受这样民主平等的原则,但却拿不出更好的理由, 只能让特米斯托克利平安归国。修建长城的任务也在公民高涨的热情和干劲中完成。 其次是为了加强民主力量的需要。庇里犹斯港和长城的重建、扩建,封闭了陆地,开拓了 海洋,更加坚定了雅典人的一个信念--“雅典的未来在海上”。有坚固的长城把守雅典的 门户,自行削弱了陆军的作用,而雅典这时从海上得到的实惠是极其丰厚的。公元前478年 ,雅典海军征服了雄据东北航线中心的塞勒斯岛,击退了波斯帝国在小亚细亚西南角上的势 力,控制了黑海地区的咽喉要冲。攸里密顿河一战,雅典远征军又粉碎了波斯为再度进犯希 腊所作的准备,从此雅典海军牢固地控制了爱琴海上重要的战略据点和商路,成为爱琴海世 界 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以第四等级公民为主力的雅典舰队创造了如此丰功伟业,进一步提高了 他们的社会地位,连伪色诺芬分子也不得不承认,“只有雅典的群众和贫民过得比出身高贵 而又富有的人更好才是正义,因为正是他们组成舰队的主力并使国家强大起来……,鉴于这 种情况,只有将所有以投票或举手方式选举的官员向所有的公民开放,发言权属于任何愿意 发言者才算正义”。[5](P634)这样,海洋对雅典公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为第四 等级公民无条件地参与国家政权提供了舆论上和经济上的准备。而“把城市连系到庇里犹 斯,把土地连系到海上,这样他(指特米斯托克利)就提高了普通百姓的权益以对抗贵族,使 老百姓壮起胆来,因为控制权现在掌握在船长、水手长和水兵们的手中。”[1](P255)到伯 里克利时期,贫苦公民的政治权利问题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 再者是树立雅典海上霸权的需要,这是特米斯托克利长期夙愿。公元前478年,斯巴达及伯 罗奔尼撒同盟退出了希腊人同盟后,雅典抓住时机旋即组织起一个提洛同盟(亦称海上同盟) ,目的是为了肃清波斯在海上的残余势力。加盟者大多数是爱琴海上各岛和小亚沿岸、色雷 斯沿岸诸城邦,加盟各邦虽则名义上平等,但领导权却紧紧地掌握在雅典人的手中,因为雅 典拥有的舰只数量“超过了所有盟邦舰队的总和,海军的优势决定了雅典在同盟中的领导地 位,它管理同盟的金库,统帅同盟的海军,它在同盟会议上的发言具有最后的裁决效力”。 [6](P56)提洛同盟成了雅典称霸海上的有力工具,为此必然要培植一批能征贯战的海军将士 。雅典长城修建后,特米斯托克利认为“只要用少数劣等的军队就可以很好地防守,而其余 的 人就可以在海军方面服务了”,[7](P67)他的这种思想非常符合奴隶主阶级的霸权主义要求 ,就连和特米斯托克利有分歧的阿里斯提德也一再劝告人们“抛弃田园,入居城市,务以取 得领导权为目的,告诉他们说,人人都会有饭吃,有的服兵役,有的当守卫军,有的人从事 公社事情,这样他们就可以保持领导地位,人民采纳这种劝告,并获得了霸权”。[8](P29) 在这种指导思想支配下,放弃田园,走上船舰,维持雅典在同盟中的霸主地位,这个职责更 显得神圣而崇高。 特米斯托克利为雅典军事强大政治民主殚精竭虑,谋划深远。他既反波斯,也反斯巴达, 围绕这两项战略目标展开的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获得了相当的成功,给雅典未来的发展方向 指明了道路--“雅典的未来在海上”。从雅典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定位无疑是正确的, 雅典的后继者都将它视为雅典的一个基本国策,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战功赫赫的奴隶 主贵族军事家客蒙擅长指挥海军,而不擅长统帅陆军,始终贯彻执行发展雅典海上事业的基 本国策,但他在对待斯巴达的问题上,优柔寡断,甚至有友好的表示,终被人民所不容而遭 到流放;伯里克利上台后,把这个基本国策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不仅再次兴建和加固了长 城,而且极力扩张海军的活动范围,处处打击斯巴达及其同盟,对待提洛同盟也较特米斯托 克利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残酷镇压同盟国的退盟,向盟国派驻屯田兵,任意提高同盟贡款的 数额等,所以有一些史学家将这时的提洛同盟称为“雅典帝国”。 自提洛同盟成立不久,特米斯托克利逐渐在雅典政坛上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一方面有来 自斯巴达的通告,说他暗通波斯;另一方面来自他个人骄傲自满、私欲膨胀,前者是否属实 ,无据可查,后者则散见于史书之中。说他不能摆脱金钱和荣誉的诱惑,不失时机地炫耀自 己的战功,还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内人民和同盟国勒索钱财,以至于引起公民的愤慨,将他流 放 到海外。“他拯救了雅典,但未能拯救自己;他能击败一个大帝国,但不能战胜自己的权利 欲。”[9](P309)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最好裁判员,对历史有贡献者,人 民毫不吝惜地给他荣誉,对历史有忤逆者,人民会毫不留情地将他淘汰出局,功过鲜明,奖 惩有度,任何人想将曾经的功绩当作谋取私利的资本,都将受到严厉的惩治。功劳只能代表 过去,并不代表现在和将来,尤其是对于知名度很高的功臣宿将来说,更应该廉洁自律,因 为人民都在瞩目着你。可是,作为奴隶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的特米斯托克利,由于阶级的 和时代的局限,认识不到这一点,居功自傲,过于看重自己的能力和荣誉。事实上,他所 建立的功勋,如果没有阿里斯提德这样德高望重者的支持,如果没有全体将士的浴血奋战, 他的功绩也就无从谈起。而在追求团结协作、追求平等自由的雅典,更不允许他搞突出个人 的东西,遭到放逐也在所难免。特米斯托克利是那个特定历史年代的特定历史人物,他的成 功的军事战略具有历史性的贡献;他成功后的名节不保,也同样给人以深刻的反思。 【参考文献】 [1]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基托。希腊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希罗多德。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朱庭光。外国历史名人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F·R·B哥德尔芬。希腊历史学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6]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7]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8]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9]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