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学术发展的大致情况,总是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记录这一时期著述的目录著作中。我国唐代以前的目录著作除佛教目录外,仅存《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这两部书的各部类都有大、小序讲述学术流别,其设类的同异也明显地反映了学术流变的情况,是考察先唐学术本末的两把钥匙。《汉志》总括群书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类,《隋志》演变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变化不可谓不大。下面试以《隋志》的分类为支点,探讨唐以前学术发展的大致情况。 一经部 《汉志·六艺略》和《隋志·经部》著录的都是儒家经典及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成为官方承认的正统学术。成、哀间,刘向、刘歆父子校定中秘书并编成《别录》、《七略》,即将儒家经典著作汇为“六艺略”,放在六略之首。班固因《七略》而成《汉志》,分类自然相沿不改。 《汉志·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类。六艺即孔子删定的《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经。六经中,《乐》遭秦火后不存,乐类中的《乐记》是西汉时的作品。 《汉志》所录经书,有今、古文之分。这是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在目录书中的反映。汉代官方只承认今文经,将其定为官学,古文经只在民间流行。西汉末年,王莽要托古改制,才把《左传》、《古文尚书》等立于“学官”,东汉时又被取消。今文经学家解经,时有臆说,古文经学家讲究训诂,二者长期争执不下。东汉马融、郑玄注解经书,以古文经为基础,杂糅今文经学,得到双方认可,才结束了争执。 郑玄解经,影响甚大,《隋志》著录了许多他注解的经书,其说被叫作“郑学”。魏王肃亦遍注群经,称“王学”。王肃善贾逵、马融之学,独不喜郑学,便伪造《圣证论》、《孔子家语》等书,专与郑学作对。此二书《隋志》均著录。 魏晋时,玄学盛行。一些玄学大师也注解儒家经典,很有影响。如魏王弼注《易》,在梁陈时与郑玄所注的《易》并“列于国学”,“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渐微,今(按:指唐)殆绝矣”①魏何晏《论语集解》亦颇有影响,梁、陈时,与郑说同立于国学,“而郑氏甚微”②魏晋以后,玄学家采老庄学说注经,使经学玄学化。南朝盛行这种“玄学化”③的经学,称“南学”;北朝仍流行汉儒烦琐经学,称“北学”。一般以南学为经学正统。 汉以来又有“七经”之说。《后汉书·赵典传》注引《谢承书》:“典学孔子七经。”《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清全祖望《经义问答》说:“七经者,盖六经之外加《论语》,东汉则加《孝经》而去《乐》。”可见,汉代以后,《论语》、《孝经》的地位渐次升格。 小学类是字书。儿童入学,第一步是识字,所以借小学之名括字书。《汉志》收的字书都是四字韵文,只供诵读识字之用。东汉以后,小学有很大发展。《隋志·经部·小学类》著录字书近百种,其中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汉字的造字法和形、音、义各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字典,把文字学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还有专讲音韵和训诂的书。如《声韵》、《声类》、《四声》、《古今字诂》、《杂字解诂》等。《隋·小学类》还有鲜卑文书籍和外文书,反映了东汉以后各民族间及同外国文化交流的情况。 《隋志·经部》较《汉志·六艺略》多一类谶纬书。这类书始见于西汉,“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又有《七经纬》36篇”④,都假托孔子所作,借儒家经典的地位去推行封建迷信的东西。《汉志》未录谶纬之书,可能因为刘歆、班固都是古文字,不肯把这类妄说收入目录书中。梁阮孝绪《七录》没有把谶纬书归入经典录,而是同五行、卜巫、杂占等一起收入术技录。南朝各代,对谶纬时禁时用。隋炀帝时,大力铲绝,“自是无复其学”⑤。但此学既兴盛一时,终有影响,故《隋志》录而另为一类,也不过“以备异说”⑥而已。 《隋志·经部》同《汉志·六艺略》的分类基本一致。各小类的书籍在数量和内容上虽然都有所发展,但终究跳不出解经的格局。 二史部 《隋志》同《汉志》比较,较大的变化要算是史部的确立了。一般认为,《汉志》没有为史书单独立类,而是将其附在六艺略的春秋类下。“春秋”本来是鲁国史记的名称,也可作为列国史书的通称,在广义上可作“史书”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汉志》已为史书立了类。从实质上看,春秋类著录的都是史书,实为后世目录书史部之滥觞。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史书、地理书、谱谍、起居注等类著作数量大增,表明了史籍著述的繁荣。《隋志·史部》共著录图书817部,而《经部》只有627部。这样众多的史籍,如果仍归经部春秋类,显然是不适当的。所以就独立出来,另成一大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