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封锁香港”(1868—1887)问题再解*(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毛立坤 参加讨论

三、真相揭秘——谁是真正的害群之马
    由封锁香港而引发粤港双方交涉的案件层出不穷,以下先概要性地列举曾引发有关各方激烈争执的五桩代表性走私案件,旨在使读者了解此类案件的一般性质;继而择取三桩影响大的案件加以详解,意在阐明在这些争执当中谁是真正的害群之马;最后补充叙述粤方负责征税和缉私的基层官员、兵弁的丑恶行径,以期展示这伙人对正当贸易活动造成的危害。
    1.民船走私活动概览
    1873年6月~1874年11月间发生了五桩具有代表性的民船走私案。如表1所示。
    


    以上案例展示出的缉私场景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走私活动的危害性及猖獗性,也基本弄清了谁是真正的害群之马。当走私船被查扣之后,涉案人总是绞尽脑汁来周旋应对,或试图使部分案犯免受处罚,或要求降低罚款额,乃至想通过抵赖、捏造事实、假造单据、胡搅蛮缠来逃避处罚。还有一些案件当事人则竭力散布与事实不符的小道消息,利用部分公众反对粤方封锁行动的心理来造势,从而将水搅浑误导舆论,下文将详述三桩典型案件。
    2.典型案件详解
    KHS号民船走私案、WCL号民船逃税案、(1876年)粤方(假)谍报员敲诈香港华商案三桩案件,
    或曾引发有关各方的激烈争执,或曾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因而有必要加以详解。此外,案件在处理过程中也曝出很多与走私和缉私相关的秘闻,这些秘闻所反映出的内幕场景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封锁香港问题的认识。
    其一,KHS号民船走私案。
    这是一桩颇为典型的民船走私案。涉案船主一度将水搅得很浑,令旁观者真伪难辨,莫衷一是。不过在调查过程中案情得以逐步澄清,走私真相也大白于世。
    1874年3月,该船从台湾淡水港载货驶出,在当地已缴纳过厘金等税费,后在驶至香港附近的鲤鱼门水域时被粤方缉私船拦截,因船主无法出示统税单据,故该船被押往广州处置。案件当事人倪明亭指出,台湾属福建省管辖,从不设海关的淡水港载货驶往香港只须缴纳厘金,不须缴纳出口税,船只行驶途中可经停厦门,若货物不拆包,则无须在厦门缴纳任何税费,这种贸易方式已延续了七八年之久。倪明亭指控粤方横生枝节,以船主不能出具统税单据之类的理由在香港周边水域(尤其是英属水域)拦截查扣由台湾驶往香港的船只,最终导致该船连同所载船货被没收后变卖。他虽然提请港府出面交涉,但具体负责交涉事宜的广州领事罗伯逊则有意偏袒粤方,致使此案不了了之。他最终认定,粤方此举的真实目的乃是迫使原先驶往香港开展贸易的民船改赴广州进行贸易①。港府大律师海勒也颇为关注此案,他认为,代理此案涉案人出面向港府提出交涉请求的赖兴是香港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商人,此类商人是按照香港当初辟为殖民地之际所发布的自由贸易宣言来港经商的,这份宣言承诺港府有责任保护这些商人的权益不受侵犯。而对于驶入香港水域的船只,港府当然有义务加以保护。此际粤方公然在香港水域查扣民船,已可等同于海盗劫掠,罗伯逊就此案进行的交涉完全是敷衍了事,粤方就此案所做的答复也令人很不满,案件的处理过程极不公正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