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英国逐步放弃了对库尔德人的支持。一战结束之初,出于削弱、瓜分奥斯曼帝 国及与安卡拉政府对抗的目的,英国积极拉笼库尔德人,主张建立库尔德人自治或独立 的政治实体。殖民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明确指出:“在库尔德斯坦和伊拉克日益接近并 成为一个国家之前,独立的库尔德斯坦能构建英国委任统治地伊拉克和安纳托利亚抵抗 运动之间的缓冲地带。”(注:D.Korn.The Men Who Put the Kurds into Iraq:PercyCox and Arnold Wislon,Silver Spring MD:KNC Publications,1993,p.24.)但当希腊 军队被击败,特别是苏俄在高加索积极扩大影响后,英国认为苏俄是英在伊朗、伊拉克 利益的最大威胁,不再以削弱土耳其为目的,转而认为土耳其可成为进攻苏俄的基地。 在洛桑谈判期间,英国已不再坚持库尔德斯坦独立,只是将库尔德问题作为要求土耳其 承认其占领摩苏尔的一张牌。英国不支持库尔德人,还有一原因是担心在伊拉克北部建 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人国家,将鼓舞英国委任统治下的库尔德人与其联合,从而损坏其 在伊拉克北部的战略利益和影响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洛桑条约》的签订,将《色 佛尔条约》及其拟议中的库尔德斯坦条款一并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其次,法国开始支持安卡拉政府,反对库尔德人独立。一战结束后,英军占领了依《 塞克斯-皮科协议》本应由法国控制的摩苏尔和叙利亚,英国又和奥斯曼苏丹政府签订 秘密协议,这使法国非常担心英国会以牺牲法国的利益为代价控制原奥斯曼帝国的中东 辖区。同时,法军在土耳其的西里西亚也处于困境,加之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这些情况 使法国决定和安卡拉政府接近。早在1919年夏,法国就与土耳其抵抗运动组织接触,双 方均表示反对建立库尔德人国家,法国希望一个强有力的安卡拉政府来削弱或至少是平 衡英国在该地区的力量。1921年10月,法、土签署了协议。法国声明在《色佛尔条约》 上的签字无效,承认安卡拉政府。法、土所签协议使《色佛尔条约》打开了缺口,也是 对库尔德人的背弃。 另外,苏俄也支持安卡拉政府,反对库尔德人独立建国。一战后初期,苏俄与土耳其 都进行反对协约国的斗争,共同的处境使双方迅速接近。1920年5月,双方开始接触。 安卡拉希望得到苏俄的帮助,而莫斯科则希望建立“布尔什维克的土耳其”。(注:参 见Kemal Kirisei and Gareth M.Winrow,The Kurdish Question and Turkey:An Example of a Trans-state Ethnic Conflict,London,1997,p.14。)次年3月,两国签 订友好和约,苏俄明确表示不承认《色佛尔条约》,并承诺对土耳其提供军事、财政援 助。库尔德斯坦的一部分也被划归苏俄。 一战后初期英、法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与土耳其接近,使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失去 了国际支持,也使库尔德人的希望--《色佛尔条约》中的库尔德条款--化为泡影。 没有国际力量的支持,库尔德人的民族梦将无法实现。库尔德斯坦的被分割,是土耳其 和英、苏俄、法及伊朗等国自身利益和相互斗争的结果。 3.库尔德人的失败与民族内部的分裂有关 一战后初期,虽然库尔德民族主义者为实现民族自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对大多数 库尔德人来说,他们并未认同与土耳其人相分离的主张,却仍有以伊斯兰教作为共同的 宗教而与土耳其人联合的强烈意识。在一战中,绝大部分库尔德人仍忠于奥斯曼帝国。 许多库尔德人参加了一战后的土耳其民族抵抗运动。在1919年埃尔祖鲁姆护权协会代表 会议上,56名代表中就有22名库尔德人。(注:参见Kemal Kirisei and Gareth M.Winrow,The Kurdish Question and Turkey:An Example of a Trans-state EthnicConflict,London,1997,p.79。)在1920年1月召开的大国民议会上,库尔德人代表有74 名。(注:参见Kemal Kirisei and Gareth M.Winrow,The Kurdish Question and Turkey:An Example of a Trans-state Ethnic Conflict,London,1997,p.80。)一些库 尔德人强烈抨击与土耳其相分离的主张。当帕萨和英国、亚美尼亚代表在凡尔赛会议上 达成协议时,抗议电报似雪片般飞至巴黎。10个部落首领从埃尔津詹(Erzincan)联名致 电法国驻伊斯坦布尔高级代表,称库尔德人和土耳其人是“种族和宗教上的兄弟”。( 注:参见Kemal Kirisei and Gareth M.Winrow,The Kurdish Question and Turkey:AnExample of a Trans-state Ethnic Conflict,London,1997,p.79。)此外,安卡拉政 府不仅为库尔德人提供保护,还吸收其参加抵抗运动的高级代表委员会,进一步密切了 库尔德人同安卡拉政府的感情。 在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内部,分裂状态十分明显。如前所述,库尔德民族主义者对独 立的理解各异,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自为政,互不支持。如伊斯梅尔·阿格哈 的独立是“自己统治伊朗的阿塞拜疆人和其他库尔德部落”,(注:H.Arfa.The Kurds: A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Study,London:Q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p.57.) 吉亚·高卡尔波(Ziya Gokalp)和苏雷曼·纳兹夫(Suleyman Nazif)最后还成为土耳其 民族主义的热情拥护者。 大多数库尔德人的不支持,库尔德民族主义者之间复杂的利益冲突与争斗,使库尔德 民族主义运动未能形成一个整体,也缺乏一个权威的领导核心。加上土耳其政府的严厉 镇压,西方大国的不支持,使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这一时期的库尔德民族主义抗争,没有形 成广泛的民众运动,而是把民族独立的希望更多地寄托于西方国家的支持上。在这种情 况下,失去西方国家的支持就意味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必然失败。第二,这一时期的库尔 德民族主义运动尚处于部落反抗阶段。虽然民族身份得到协约国的承认,但处于分裂状 态的库尔德人缺乏共同的民族意识,对部落的无限忠诚仍是生存的基础。也就是说,库 尔德人此时还缺乏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感情基础,更不要说民族意识的自我觉醒了。 正是基于这一点,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是以单个的、互不联系的部落为单位进行的。此 外,奥斯曼历史上长期实行米勒制。这一制度虽允许不同种族、宗教、文化团体之间差 异的存在,但这是将其置于居统治地位的“逊尼-穆斯林-土耳其”的控制之下,它严 重破坏了现代种族意义上的民族的基础。正如伯纳德·刘易斯(Bernard Lewis)所言: “奥斯曼只有穆斯林民族,而没有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之分。有希腊人、亚 美尼亚人和犹太人,但那是作为宗教团体,而非种族意义上的民族。”(注:Bernard Lewis,The Emergence of Modern Turkey,London,1965,p.329.)因此,一战后初期的库 尔德人也不例外,尚未形成现代意义的民族,其民族主义运动只能以部落反抗的形式进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