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英国进入铁路时代,不列颠被联结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之中。此时铁路对海滨休闲城镇的扩展作用已发挥得淋漓尽致。问题是,当几乎所有城镇都得到铁路的便利,把附近大工业中心的游客吸引到就近的海滨胜地之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呢?在这个问题上,布兰克浦与布赖顿的不同做法值得研究总结。 虽然布兰克浦在前两个阶段的发展中未能把握机遇,没有进行城镇的整体开发,也没有在40年代很好地利用铁路廉价运输带来的益处、把握中产阶级游客市场,从而丧失了成为中上层阶级海滨休闲城镇的机会。然而,“祸福相倚”,从60年代开始,布兰克浦认准机遇迎头赶上,索性以日益状大的工人群体为服务对象,在土地开发上,利用英国大工业中心的资金,致力于大规模的大众娱乐设施建设,建起两个观光码头(pier)、新的集会厅、冬季花园,及宽阔的海滨大道。 值得称道的是,在创造一个大众旅游城镇方面,布兰克浦市政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它早期的开发和建设中,市政府并没有参与设计规划,但是后来它通过其他途径大大促进了布兰克浦的大众娱乐发展。首先,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工业城镇进行了城镇环境改造,现在布兰克浦市政府急起直追,在1892年接管电车,进行更新换代和扩建,使其更易到达海边;1880年开设了一家公共图书馆,旨在吸引游客;市政府甚至还定期检查水质,发布水质通报等。其次,在80~90年代,警方放松了对海滩的监督,听任小商小贩麇集沙滩,默许露天演出者登场,(注:还有像克里斯索普(Cleethorpes)与布兰克浦一样允许大众娱乐、露天买卖市场以及露天表演的存在,这无疑有助于吸引“一日游”和短途旅行者。像马克姆伯等许多海滨生地则禁止小商小贩活动,希望以此保证其“体面的”特色,留住中上层阶级。)以增益其大众色彩。最后,布兰克浦市政当局直接地介入假日经济的发展中去,主持从1881年开始的广告宣传战。说起来,布兰克浦的广告宣传起源于阴错阳差的偶然事件。1879年时,《议会法令》授权城镇征收每人2便士的税收,以作宣传,或为旅游季节组织一支鼓乐队。尽管其他市政府认为广告并非政府开支的合理项目,但布兰克浦却不失时机,抓住这个机会,征收此税用于广告宣传,组织“广告委员会”,其目标是扩展潜在游客的地理范围。它进行了吸引以布兰克浦为中心的、方圆50英里的450万居民、方圆60英里的550万居民和方圆70英里的650万居民乃至更远的区域内的宣传攻势。[6](p.56)广告的主要办法是在大型集市和庙会上广为散发招贴画,主角是没有阶级特征的人物;还有其他引人注目的花招,这些广告甚至比报纸还更广泛地深入民众之中,使布兰克浦家喻户晓。以后,虽广告费与日俱增,但城镇人口增长本身就提供了更多的税收来源;相比之下,其他海滨胜地没有能利用这笔资源,只依赖于偶然的捐赠,所以很难保证一种经常性的收入,只能利用铁路线、私人公司做一点宣传,其声势根本无法与布兰克浦相比。布兰克浦市政府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一心一意地进行广告宣传攻势,结果不难想像,从伯明翰、诺丁汉、莱斯特和设菲尔德及更远地区的旅行专车源源而来。[1](p.71)这样就把这个兰开夏的区域性度假地变成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海滨胜地。 与此同时,自80年代起,布赖顿开始失去其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自19世纪中叶以来,布赖顿良好的气候和舒适的环境吸引了其他行业的介入。先是教育发展起来,建立了许多私人住宿学校,在60年代就有约70所学校;[7](p.42)此外在50年代就建立起火车制造业,以及服装、家具等轻工业。结果在城镇建设和发展问题上,各个利益集团意见相左,无法取得一致看法。比如制造业集团不愿对旅游休闲业进行投资,在60年代就发生了要不要进行大规模城镇改造的争论。休闲业利益集团认为,下水道不畅和污水横流不利于休闲业的发展,但制造业集团认为事不关己,因而竭力反对。最主要的是,在这场争端中,布赖顿市政府站在制造业一边,使拟议中的许多工程项目胎死腹中。 从19世纪晚期布兰克浦与布赖顿的不同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能直接促进或迟滞城镇的发展,影响城镇的未来发展走向。 四 从英国海滨休闲城镇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城镇发展的走向和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可以为今天中国的城镇发展与城镇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 首先,城镇的发展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地开发模式的影响和制约。起初,英国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现实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进行土地开发的全面规划,只能听任个别业主和开发商的自由开发,城镇只是房屋的简单堆积,缺乏总体的规划和整体观念。这种土地自主开发模式决定了后期的城镇改造工作规模大、任务重。但历史的经验教育了他们,后来的休闲城镇吸取了历史的教训,进行相对高起点的开发,使城镇发展有一定的规划与目标,从而发展出一批相对新颖的海滨休闲城镇。在土地私有制的条件下,英国人还能以前事为师,总结历史经验,注意城镇土地开发的整体性;那么,在我们今日的城镇开发中,土地国有制度已为城镇土地的统一规划和开发奠定了基础,建成优美的现代生态城镇更不会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其次,城镇的发展受地方决策的影响,能否把握时代机遇,极大地影响着城镇的兴衰成败。如果说在早期开发阶段,一切发展尚处于“自发”状态的话,那么到第二个阶段,良好的组织与政府介入就成为许多海滨休闲城镇飞跃发展的关键。市府能否因地制宜,能否积极参与到城镇发展和改造工作中,能否认准城镇未来发展方向,就变成至关重要的问题。那些能确认当地的优势,不受既得利益集团的左右,全力以赴地利用自己的优势的城市,则形成城镇的地方特色。铁路给人们提供了一次“自为”的机遇,那些在决策中决定并努力尽早拥有一条与大工业中心相连的铁路线,并进行土地的有效开发,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和城镇改造的城市赢得了发展的机遇,城镇发展大有起色。 第三,城市能否及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根据市场变化而适时调整自己的城市经营策略,发展自己城镇的特色,成为能否体现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早期布兰克浦错失发展机会,但到19世纪晚期,市政府介入城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终于确立起以工人大众为服务对象的宗旨,并把战略眼光投射到兰开夏工业区以外,从而发展成一个全国性的以现代产业工人为服务主体的海滨休闲城镇,这既防止了过分依赖于单一区域即兰开夏游客的潜在危险,也使它保住了工人休闲胜地的地位,从而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到1911年,它已成为全国第五大海滨休闲城镇,其附近的雷森姆、马克姆伯、索斯波特和圣·安尼斯的人口都因之而有了很大的增长。[3](p.28)可见,在城镇发展的前几个阶段进展迟缓固然令人惋惜,但如能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认清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时代提供的新机遇,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建成特色城镇,照样能后来居上,成为城镇队伍中的翘楚,独领风骚。 第四,宏观决策不可或缺。英国海滨休闲城镇的发展历史说明,城市的土地开发利用,不能完全受开发商个人行为的主宰,需要对城镇的发展作出宏观的决策和全面的规划,让规划引导城镇的发展,而不是由个别开发商任意决定城市的走向。开发商只能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规划的原则来进行具体的开发。今天我们的城市发展要清醒地注意到土地开发的重要性,政府部门应该进行系统的规划,避免无序开发,不能听任开发商自行其事。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协调和统筹规划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重复建设也非鲜见,给城镇发展留下遗憾。英国的前车之鉴,可引起国人的警醒。在城镇改造问题上,也不能受既得利益者的影响和其他地方势力的制肘,一旦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对城镇的发展定了位,就要下功夫,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否则会如英国第一大海滨胜地布赖顿一样,屈从于其他利益集团,不能在海滨休闲城市这个特色上做文章,最终失去其独一无二的地位。中国城市市政改造如火如荼,如何把城镇的远景规划与近期的改造和发展结合起来,协调城镇发展的前瞻性与现实性,是一个城市改造成功与否、发展快慢及有无自己特色的关键所在。在今天经营城市的理念广为传播的时候,城市土地等要素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必须由政府进行总体远景规划,而不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英国海滨休闲城镇发展宏观决策的有无与城市兴衰之间的关系,无疑会给人以极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John K Walton.The English Seaside Resort:A Social History 1750-1914[M].New York: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3. [2]Edmund W Gilbert.Brighton:Old Ocean's Bauble[M].England:Flare Books,1975. [3]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 & Thousand Oaks &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0. [4]James Walvin.Leisure and Society 1830-1950[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78. [5]James Walvin.Beside the Seaside:A Social History of the Popular Seaside Holiday[M].London:Allen Lane,1978. [6]John K Walton.The Blackpool Landlady:A Social History[M].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8. [7]John Lowerson & John Myerscough.Time to Spare in Victorian England[M].England:The Harvester Press,197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