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纳德的作战方案是:“在中国建设一小型良好的空军,这样可切断日本在大陆上的供应线及其前进部队,并且对其南进攻势亦可予以打击。”“此方案分二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轰炸台湾、海南岛、广州及越南的日本机场港口及驻军,如果轰炸成功,可以阻止日本的进攻计划。第二阶段,轰炸日本本土,用燃烧弹炸毁日本帝国重工业心脏的本州和九州。”为实现此方案,陈纳德需要在华东近海建立3个空军基地,有美国战斗机、轰炸机及美国老练驾驶员以领导中国的飞行人员。具体是第一年战斗机350架,轰炸机150架,第二年战斗机为700架,轰炸机300架。对史迪威提出的空中运输的技术问题,陈纳德以内行的眼光分析说,这种夸张的说法是借口,他指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空运指挥部按月运送万吨物资至昆明,只需用150架飞机和不到12个机场(12)。因此,史迪威只懂陆军,根本不懂空军理论。 蒋介石对陈纳德的方案最为欣赏,只动用美国500架空军力量就可以改变中国抗战危局,而不必改造中国的军队和破坏各利益集团,又可以得到作战所需的一切物资和装备,简直是抗战的一条捷径。他对史迪威的提案不感兴趣,他不关心美国积压在印度的4.5万吨物资和纽约港口的14.9万吨租借物资如何运到中国来,一味要求美国政府加强空运的力度。 这一场争论的背后,则是史迪威的陆上方案与陈纳德的空中方案的一场较量。 史迪威坚持不懈地强调地面行动的重要性,他的理由是:“中国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我们再也等不起另一年了;云南省是必不可丢的,必须建立一支力量保卫它。如果日本人占领了云南,重新夺回缅甸也就失去了意义;增加激怒日本人的空中攻势只会带来强烈的反应,从而毁掉一切,甚至会使中国退出战争。……第一个基本的步骤是使地面力量足以占领和占据空军基地,以及打开外部世界通往中国交通线”(13)。没有强大的地面部队,空军基地是无法守住的。 史迪威的观点,反映出他偏固的个性,他将地面攻击与空中打击完全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加强空中攻势会激怒日本人,带来强烈的报复,从而破坏抗战大局,使中国停止抵抗。这不是一种谬论,也是一种对空中攻势的偏见。难道地面打击,如果是要害的,就不会惹怒日军进行报复吗?作为中印缅战区美军最高统帅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使空中与地面双重打击的有机结合,从而取得更大的战果。而不应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面。这不能从出身西点军校的标准军人的智识结构中寻取答案,只能从他固执的个性中去得到解释。但是他认为缺乏地面部队的保护,空军将损失基地的说法,日后证明是有道理的。 陈纳德的空中理论走向另一个极端,他认为空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切,有了空军便可以包打天下。他在致罗斯福总统一封信中淋漓尽致地阐述了他的观点: 1、在中国境内是可以击败日本的。 2、我们能以规模小的空军来把日本打败,在别的战区会被认为可笑,而在中国是可能的。 3、我若有全权指挥空军的话,对于击败日本我绝对有把握。我更相信假如我这样做的话,千万美国陆军与海军都会保存性命,而对美国所付出的代价将是很小的数目。 4、我所说的一切都是有根据的,而不是虚构。……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最先是指挥美国志愿队后来是美驻华空军队的。……我们这个不到战斗机50架的小小空军击毁日本飞机300架,一共加起来可能是600架,我们只损失了12个志愿队的飞行员和4个驻华空军队的飞行员。驻华空军队的轰炸机实力只有中型轰炸机8架,而我利用了这8架轰炸机曾经出征25次,分别轰炸日本的仓库、军队、船只等,而我们未曾损失1机,未曾损失1人。…… (5、6、7为笔者略去) 8、为了击败日本,我只需一个很少的美国空军-一105架新式战斗机,30架中型轰炸机,同时希望以后能有12架重型轰炸机。这个空军实力要经常保持…… 9、我说我能够把日本人赶出去的原因是因为我自信我的空军有把握把日本空军击败,时间可能在6个月内,至多也不过一年。…… 10、为了使上述的虽是很少的空军机构能够保持作用之故,一条空运供应线一定要在中印之间建筑起来,显而易见的这空中供应线对于我们的空军是有很大的协助,我们的成败也有赖于此。…… 11、……我将打击日本通到西太平洋的供应线,然后直捣东京。到那时日本就会被迫在中国东部及东京上空作战。日本空军绝对没有在同一时间内兼顾印度、缅甸、云南、和东京,我们知道日本一定要守住香港、上海和长江流域的。这些地区就是日本靠以活命的,我可以利用这一点使日本人被迫在上述地区作保卫战,我将利用空军去轰炸这些地区,激使日本与我们作战。这计划得行,我自信能以十或二十对一之数来把日本空军歼灭。假如日本空军不肯到我们的地区来作战的话,我将出动我的空军中型轰炸机来破坏日本在西南太平洋的海上供应线。不数月间日本必定损失大量飞机,日本的领空将失去保障,到那时我们将以重轰炸机从衢州和丽水去炸日本,我的空军可以把日本的工业区-一东京、神户、大阪、名古屋等炸毁。到了那时日本将无法供应他在中国、马来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等。达到了这项目的,中国的空军,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麦克阿瑟将来自澳洲都有路可走了。而我们也接近胜利了。……”(14) 陈纳德夸大了空军的作用,这一套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美空军及飞虎队的英勇作战和陈纳德的充分的自信心之上的,他完全忽视了陆军的作用,对地面部队保护空军基地的作用完全不顾。他太自信了,也太自负了。事实证明陈纳德用147架飞机预计可以完成战胜日本的计划,美国后来花费了3年时间才得以完成。不计算陆军的地面战斗和海军的海上战斗,仅空中力量,美国就向印度、中国、太平洋和阿拉斯加投入了9个陆军航空队。海军航空兵部队1945年达到14,840架作战飞机,最终还投下2颗原子弹才使日本投降。而1945年8月初的一天,美出动B-29型重型轰炸机达到801架。事实说明陈纳德的理想也过于狂妄自大,他太想出风头和作领袖了,以致无限夸大空军与他本人的作用。也证明了真理向前走一步便成谬论的道理。 史迪威与陈纳德互相吹嘘各自的理论,拒不采纳对方的意见,矛盾日深,成见也日深,更无法协调在中国的作战步骤了。这种局面也影响到美国总统与陆军部的关系。罗斯福赞同陈纳德的方案,而陆军部支持史迪威的计划。从而在中国战区不是出现大批物资都给地面部队使用,就是大部物资转归第14航空队占有的局面,都影响了双方的作战计划,地面部队出动时,飞机不作有力的支持,而日军攻击空军基地时,地面部队无法采取积极支援的有效途径。固执与偏见,导致二败俱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