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析武士道(2)
二、武士道与日本民族精神 “日本人民长期以来崇拜所有形式的武士精神”,直到20世纪中叶,仍被统治阶级作为“最高道德”和“全人类道德”而大加宣扬的武士道,真会如有的日本学者所说没有多大影响吗? 4世纪末、5世纪初,日本形成统一国家。8世纪武士产生,1192年至1868年,武士执掌国家政权。明治维新后,武士又成为明治政权的核心领导人,直到20世纪中叶,仍对日本政治生活发生重要影响。9、10世纪到19世纪,特别是武人专政的幕府时代,正是日本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形成和积淀时期,武士道作为日本社会的核心价值,作为日本社会价值评判的标准和奖惩机制的基础,将最高荣誉和经济利益分配给武士。日本民谣云:“花是樱花,人是武士”。这种价值评判和奖惩机制,作为精英阶层和统治阶级的游戏规则,必然对其他阶级产生诱导效应,成为其它阶级自觉或不自觉遵守的观念,并内化在日本文化和国民性中,形成稳定的社会心态,从而使日本人的精神文化和民族性格无不打上武士道的烙印。 在一代代人的历史创造活动中沉积下来的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而道德则是最核心、最底层的文化之一。武士道自形成以来就不断吸取来自各方面的能量,并在漫长的历史流向中沉淀下来,发展成为日本民族最重要的文化传统,被日本人誉之为“大和魂”。明治维新以来的130多年间,武士道作为“杀人与战争之道”对人类和平的破坏性,作为“忠诚与献身之道”对日本超常规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武士道影响之大小,由此可见。 让我们看看日本有地位、有影响的学者对武士道的评价吧。1899年,新渡户稻造向全世界宣称:“知识的以及道德的日本,直接间接地都是武士道的产物。”“旧日本的建设者而且是产物的武士道,现在仍然是过渡的日本的指导原则,而且必将实际证明它还是形成新时代的力量。”[1](PP90-96)1901年,井上哲次郎在受陆军教育总监部委托所作的演讲中说:“即使武士道的形骸消失了,武士道的精神毕竟还在日本民族的某一部分中存续”,日本军队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就在这里。[13](P9)1917年,芳贺矢一博士在伦敦日本协会的演讲中声称:“武士道是日本道德的最高形式。”[14](P169)1981年,松本三之介将国家主义、进取精神和武士精神视为明治精神的脊骨,认为武士道构成了明治精神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内容,武士的道德渗透于一切道德观念之中。[15]1984年,相良亨教授指出:平安末期登场的武士在日本最先明确提出伦理思想,此后,武士又长期掌握社会主导权,占据社会精英的位置,成为人们效法的对象。离开武士的伦理观,日本的传统便无从说起;抛开武士,就葬送了我们传统伦理意识的大半。[16](P5)1999年,丸山敏秋的《道德力》一书依然认为,武士道是日本道德的精华,今天虽然不能原封不动复活武士道,但无论如何武士道也是值得学习的。[17](P168) 再看看美国学者的观点。霍尔说:12世纪末叶,武士已成为日本较高文化的主要代表,日本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武士阶级的兴趣和价值标准的影响。[18](P74)贝拉认为:“武士体现了或应该体现了日本的中心价值,事实上武士道的伦理在德川时代及近代已成了国家伦理,至少占了国家伦理的大部分。”[2](P111)沃尔夫说:武士代表日本文化遗产中最具持久性的价值,在身着西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本人精神里,封建的武士精神仍在起作用。[19](PP116-118)赖肖尔也强调:“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强烈的效忠、尽职、自我约束和自我牺牲精神,仍是形成现代日本人性格的因素。”[7](P57) “武士道至今仍对日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20]万峰先生的这一论断,无疑是我国学术界的共识。 让我们再通过实例来看看武士道对现代日本社会的影响吧。日本现代化走的是“和魂商才、东西结合”(“和魂”即武士精神,“商才”即经营管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才能)的道路,即森岛通夫说的“日本精神和西方技术”。涩泽荣一(1841-1931年)为“士魂商才”思想的确立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直至今日,日本企业界仍有不少人对涩泽荣一的“士魂商才”论推崇备至。 日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并未向西方国家那样伴随着核心价值的转移,用以人为中心的自由、平等、博爱取代传统社会以神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对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忠诚”等,不是讨伐和扬弃,而是改造与更新、继承与强化,使之转变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在现代企业中,机器设备、生产技术是西方的,经营管理方式却是日本的。被誉为日本式企业经营方式的“三大法宝”--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即劳资命运共同体,就是直接渊源于武家社会君臣一体家族观念的传统模式。 武士道是忠实反映统治者意志的实践道德,强调对主君的忠诚献身,对主君不忠,就是“盗父母之惠,贪主君之禄,一生之间唯终于盗贼之命”。[21](P155)结果就是被逐出武家社会,精神上永无翻身之日。现代日本企业在创造企业文化时,每个大企业俨然一个德川时代的“藩国”--命运共同体,同样没有不忠者--“叛徒”的立足之地。员工都有一种忠于公司的“从一而终”的感情,在企业内像武士一样为其主家效忠,将工作看作是“忠”的奉献和神圣的职责,将加班加点工作视为“忠”的最佳体现。 必须指出的是,封建武士和现代日本人的“忠诚”与“服从”一脉相承,都是超越是非的“愚忠”和“盲从”。明治以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10多次对外侵略战争,国民狂热地投身其中,认为侵略战争是“忠君爱国”的需要,是关系到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圣战”,赞同以战争满足大和民族的利益。面对侵略战争的胜利和带来的惊人暴利,日本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感动得落泪”,[22](P46)日本国民更是为之颠狂、陶醉。因为“打赢战争意味着获得大量赔款,新的领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市场。这一切也使日本人民误认为战争是一种有利可图的事。”[4](P129) 武士道的“忠诚与献身之道”培养了日本人的奉献精神、使命感、责任感、恪守职责等民族性格,“杀人与战争之道”则铸造了日本人嗜杀成性、野蛮、凶残、好战等民族特征。现代日本人的所作所为中都可以看到武士的影子,武士道的影响还不够大吗?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