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再析武士道(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 娄贵书 参加讨论

三、武士道与二战史观
    在这次会上有日本学者说:“南京大屠杀有一定偶然性”。这一观点,笔者不能同意。
    日本人有着久远而深沉的开拓精神与扩张意识。地缘政治学认为,地理环境条件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普列汉诺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作过精辟论述。纵观古今,横看东西,地理环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性格,前者大多自足而平和,后者则要暴烈、狂野许多,根源就在于不同的环境条件。日本民族的先民历经艰辛从亚洲大陆迁徙来到日本列岛,既有开拓精神的作用,也有获取新领地的扩张意识的刺激。然而,这些日本先民来到的日本列岛,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灾害频频,并非理想的生存之地。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日本人的原初开拓精神、扩张意识,在强烈的“生存危机”刺激下与日俱长,进而形成掠夺邻近国家以补偿生存环境之不足的思想意识和强烈冲动。369年,大和国还在统一日本的过程中,就乘朝鲜半岛三国鼎立之机,将“扩张补偿”思想转化为侵略扩张行动,武力霸占朝鲜半岛南部的任那地区近二百年之久。1592年,丰臣秀吉刚刚统一日本,就迫不急待地继承其祖先“扩张补偿”的遗志,再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掠夺战争。
    日本征服中国的狂妄野心由来已久,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时就表示:以“图朝鲜,窥视中华”为平生素志,发誓在“有生之年”“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以实现“奉天皇定都北京的梦”。佐藤信渊在1823年的《宇内混同秘策》中,明确提出“从侵略中国东北入手,进而入关全面侵华,征服中国,然后征服亚洲的西侵和南进并行的路线”。[23](P57)1927,田中义一向天皇呈交的《田中奏折》认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若中国完全被我征服,其他如小亚细亚、印度、南洋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虽然田中奏折的真伪向有争议,但主要内容与其后日本的侵华步骤完全一致,却是事实。
    明治维新后,由武士领导下的明治政府迅速建立起军国主义体制,踏上武力征服中国、灭我中华民族的军国主义道路。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企图变朝鲜为殖民地,进而侵略中国。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企图加入欧美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列。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目的是同沙俄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向中国大陆扩张。1914年对德宣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目的是抢夺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全部殖民特权。1915年向中国提出所谓“对华二十一条要求”,妄图独霸中国。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狂妄野心,世人皆知。
    武士的习性是杀人、劫财和强盗行径。[24](P227)武士缺乏尊重人的生命的心情,满不在乎地残害生灵,具有强烈的非人性的一面。[25](PP88-89)武士以刀枪为谋生工具、以战争为职业、以暴力和战争为财富源泉和进身阶梯。武士道作为武士穷兵黩武、争雄天下、崇尚杀戮的非人道的伦理观,本身就是军国主义的思想渊源、精神支柱和战争工具,它将日本武装成一座军营、一架战争机器。日本国民“在人性丧失的那一刹那,也就变成了‘天皇陛下的士兵’。”[26](P233)
    泯灭人性的武士道军队,在中国土地上制造了种种野蛮透顶、令人发指的战争暴行,最残暴的战争罪行就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在其《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杜廷谴责日军‘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27](P57)日本军国主义征服中国的思想渊源、侵略计划和侵略战争,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军国主义愈演愈烈的侵略性、冒险性、野蛮性、欺骗性和掠夺性,武士道军队极尽野蛮、暴虐之能事的一贯性、连续性,表明南京大屠杀是:(1)由日本当局策划,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等战犯指挥下,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2)与甲午战争中旅顺大屠杀一脉相承的南京大屠杀,是非人性的武士道军队之一贯令人发指暴行的延续。
    有的日本学者在讨论会上说:美国对日本战后出现的军国主义思潮负有责任。这一观点,笔者不能完全赞同。原因在于,无形而不可触摸、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士道军国主义文化的传统,早已融入日本人的血液之中,成为日本人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观念形态,恐怕除了日本人自己,谁也无力将其彻底清除。
    如前所述,日本人强烈的开拓精神之中潜藏着军国主义基因,先天不足的生存环境又为之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和传承的温床。有史以来,日本人向外扩张的冲动格外持久而深沉,时时渴望着通过向外扩张来补偿自身资源之不足,改善生存条件。古代和中世纪两次大规模侵略朝鲜,近代和现代一系列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侵略战争,就是这种根深蒂固侵略补偿思想的必然结果。“像这样没有间断地从战争走向战争的国家,近代世界史上,除日本外找不到第二国。”[28](P719)
    大和民族的文化是大和民族的祖先在久远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创造的,带有大和民族前天、昨天的烙印,专属于大和民族。武士道应日本社会的需要而生,应日本社会的需要而由“中世纪武士道”发展为“近代武士道”和“现代武士道”,应日本社会之需要而在中世纪、近代和现代(1945年前)一直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支柱,表明武士道为日本人的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日本社会存在接受武士道的广泛社会基础。武士道文化传统一千多年的浸润,使武士道军国主义价值观念、善恶标准和思维方式渗入日本人的细胞,内化在日本人的国民性中,形成日本人强烈的好战性和攻击性的民族性格。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积淀下来,专属于该民族;都有其产生的土壤,并在这种土壤中生存下来;都被其社会视为合理的,并因其合理性而得到社会的推崇与人们的向往。文化的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欲以武力的、政治的、经济的和宗教的强制措施将其消灭,最终都是无效的。葡属殖民地、西属殖民地、法属殖民地的原有文化传统,被葡萄牙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和法国殖民者毁灭了吗?没有。大英帝国33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有哪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被英国殖民者清除了呢?没有。日本对台湾51年的殖民统治、对朝鲜35年的殖民统治、对中国东北14年的殖民统治,除军事占领、民族压迫和经济掠夺外,还实施刺刀下的奴化教育,甚至逼迫殖民地人民放弃自己的语言和姓氏,改用日语和日本姓氏,但最终将殖民地人民的文化传统摧毁了吗?没有。那么,将彻底清除渗入日本人骨髓的武士道军国主义文化传统的责任推给美国人,能令人信服吗?
    武士道作为日本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可能因日本在二战中失败就消失。原因是:(1)传统存在于我们生存的方式之中,存在我们的灵魂之中。没有文化的传统是不存在的,没有传统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代人都得从零开始学习生存本领,其情景肯定是不堪设想和滑稽可笑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未来,都是在其祖先创造的文化传统(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精神财富)这块过去的地基上构筑起来的。二战以来日本人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不可能与过去一刀两断、彻底决裂,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在白纸上重新写成。(2)正如武寅教授的研究,“日本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于明治维新的历史性变革之中。从那时起形成的建国理念、政权性质、政体组织的基本原理和运作特点、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等一切最根本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最能够说明这个国家本质特征的东西,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生质的改变”。[29]至今,日本极右势力否认战争罪行,企图将侵略战争合法化;少数人对外扩张野心不死;中学历史教科书刻意回避侵华战争的性质与责任,蓄意淡化、掩盖侵华日军的战争罪行,许多日本国民对此不以为怪;日本政府继续对二战中罪恶累累的高级军官授勋,政府首脑公然宣称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凡此种种有目共赌的事实,不正是武士道观念形态继续影响当今日本社会的证据吗?日本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大约0.27%,然而当今日本的国家防务开支高达500亿美元以上,超过英、法、德三国的军费总和,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不正是以“武”为立国之本和治国之本,以“武”的视角审时度势、制定政策和确定国家发展方向的证据吗?
    收稿日期:2003-10-1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