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俗文化中,美国历来被看成是多民族移民的“熔炉”。(注:“熔炉”一语出自赞 格威尔1909年的剧本(Israel Zangwill,The Melting Pot,Drama in Three Acts.New York:Macmillan,1909)。该剧在百老汇上演后轰动一时。剧情是,一个年轻的犹太移民 来到新大陆以后努力忘却“旧世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主义情绪,希望自己能够融入更 优越的美国文化和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新美国民族之中。)移民通过美国化融入主流社 会这一现象被看成是美国生活最成功的一个方面。到20世纪60年代,文化多元主义的倾 向又使得一些美国学者和政治家提出,“熔炉”现象其实并不存在,美国社会各族群之 间从来都有鲜明的界限。(注:N.Glazer and D.P.Moynihan,Beyond the Melting Pot. Cambridge,Mass.:M.I.T.Press,1963,pp.v-vi.这部影响深远的著作以纽约市的情况 为例比较和探讨了不同族裔背景的美国人的文化和宗教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在经济、教育 和政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980年4月14日,美国主教团发表了关于文化多元主义的牧 函,反对种族歧视,鼓励人们重视组成美国社会的诸多族群的文化遗产,因为“美国化 不是提倡丢弃文化的多样性,而是更广泛地欣赏之。”这篇牧函回顾了移民的历史,指 出,在将美国描述为多族群的“熔炉”时,人们曾经认为“熔炉”的用处是将所有人都 造就成完全相似的“美国人”,分享同一的文化和传统,同一的“美国生活方式”将通 行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广袤地区。主教们指出,美国社会不应该只有单一的文化,追 求美国国内不同族群之间文化上的完全同一所带来的灾难不会小于在国际关系上追求价 值观念的绝对同一所带来的灾难。“所有的族群都是美国社会主流的组成部分。”国徽 上的“合众为一”(E Pluribus Unum)表明,美国社会的统一和整体性是以多种文化为 基础的。主教们在这里关心的重点显然是多元文化以及不同族群之间的宽容,特别是拉 美移民和亚洲移民文化传统的价值。他们还呼吁学者加强研究多元文化。这样前卫的观 点显然受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民权运动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影响,不再旗帜鲜明地鼓吹 认同主流文化。肯定移民原有民族文化价值的文化多元主义立场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美 国主流社会历来大力提倡移民全盘美国化这一至今并未改变的事实。(注:H.J.Nolan(ed.),Cultural Plur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Pastoral Letters of the UnitedStates Catholic Bishops,vol.4,Washington D.C.:National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United States Catholic Conference,1984,pp.364-376.)移民的 “美国化”意味着他们认同美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参与民主政治,他们通常还接受主流 的文化价值观念,包括罗马天主教、新教和犹太教等宗教信仰。美国人自己对移民美国 化问题的认识构成思想史上一个有趣的片段,其中奥雷斯蒂斯·布朗森(1803-1876)对 19世纪天主教移民美国化所发表的见解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遗产,也影响到历史学家对 美国天主教历史的观察视野。(注:关于布朗森的文献,主要是H.F.Brownson(ed.),TheWorks of Orestes A.Brownson,20 vols.Detroit:T.Nourse,1882-1907。布朗森作品 的选本有A.S.Ryan(ed.),The Brownson Reader.New York:P.J.Kenedy & Sons,1955;R. Kirk(ed.),Orestes Brownson:Selected Essays.Chicago:Henry Regnery Company,195 5;P.W.Carey,Orestes A.Brownson:Selected Writings.New York:Paulist Press,1991 。这些选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布朗森的思想,篇幅也精悍,但是没有收全他阐述移民美 国化问题的文章,在此主要参考他20卷本的全集,其中许多篇章原来发表在他自己主编 的《布朗森季刊》(Brownson's Quarterly/1844-1875)上。)本文的用意正是通过对布 朗森思想的分析来说明,移民之美国化关系到美国立国的根本,是不可能因为文化多元 主义等思潮而动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