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关于中西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近代化转型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暨南学报:哲社版》 刘孟骧 参加讨论

西欧封建社会的王权微弱,没有全国的行政系统,没有统一的法律,没有全国的司法机关和常备军,也没有税收制度。也就是说,在西欧大大小小的封建主的上面,不存在较强有力的政治经济的控制。而封建领主在其经营的庄园内部,却握有多种经济、政治大权。
    西欧教会所拥有的土地一方面来自虔诚教士的捐献,同时教会还霸占皇家领地。教会的土地及其经济也是独立于封建国家经济的。教会的土地也往往很快即转而隶属于封建领主,因为领主在那里行使着政治、经济的权力。许多教会领地即是真正的封地。
    因而,即使在王权较强的中世纪后期的英国,其1215年大宪章的签订,主要内容仍强调保护贵族权利,使其免受国王侵犯。如规定国王不得随意向封建主勒索各种贡纳,不得随意逮捕贵族及没收其财产等等。这些,都仍然反映出封建领主政治经济力量的强大。而这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是非身份性地主还是身份性地主,都是无法企及的。
    
    在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或者可以说是个活跃的、带革命性的层次。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城乡商品生产的发展,推动自然经济的分解,从而到封建社会后期,逐渐在城市中首先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内部的城市成为“资本主义的预备学校”。
    不过,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却更复杂一些。有的学者直接笼统地将中西封建社会的城市相比,或者盛赞中国北宋汴梁和南京临安的繁荣,或者进而哀叹繁荣的中国城市竟长久地在封建统治下忍辱负重。这似乎不太妥当。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显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城市。其一是郡县首府型城市。这类城市占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的绝大多数。它们是封建国家的各级政治统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在城市中,以达官、贵族、差役、仆从为主体,城市工商业经济主要是官府经营的,是封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达官贵族仆从等服务的,城市中私人工商业微不足道。从农村流入这些城市的产品,尽管也经商人之手,但大量的是单向流通,没有与之交换的回头货,不是真正的商品。另外,从城市布局来看,这类城市以官署为全城中心,一般商人、手工业者则居于城关。因而,我国郡县首府型城市的繁荣与西欧封建社会新兴城市的繁荣,不属同一个层次。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中国郡县首府型城市也逐渐由政治军事重镇向经济中心转化,但这一转化过程在封建社会中,较之新经济中心城市的勃兴,要缓慢得多,其意义也稍逊于后者。
    在中国城市史上,堪与西欧城市化时期新兴城市比较的是明清时期新的经济中心城市,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与西欧城市的兴起一样,这类城市也是私人商业以及手工业兴盛的结果。中国的新兴市镇,市是由农村定期集市演变而来,随着集市规模的扩展,商人渗透的加深,常住居民增多,新居民区所需的商品和手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也发展起来,服务设施也增多,于是定期集市发展为固定的市。镇则又是在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的市镇不同于军事政治中心的城市,它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它的经济以商业贸易为主。如浙江湖州的“南浔镇”就作为名闻遐迩的湖丝集散中心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商客,镇上的商贾云集、店肆林立;其市场规模很大,经济地位十分重要。再次,与西欧封建社会新兴城市一样,明清市镇的布局也以商业贸易为重心。如湖州南浔镇的基本格局:“由湖州至吴江县的运河自西而东横贯镇中,与自南而北的市河相交,构成十字港,十字港四周有通津桥、清风桥、明月桥相连;运河及南北市河两岸是通衙大街,主要街道有:大街、寿星街、爆场街、丝行棣、米廊下、树行棣、西木行。其中丝行棣是全镇丝行集中地,也是丝业贸易中心;米廊下俗称米棚下,是全镇粮食贸易中心……”③。另外,尽管有规模凌驾府城的南洵镇、乌青镇、濮院镇等巨镇兴起,但由于处于乡村城市化初期,与西欧新兴城市一样,明清新兴市镇的规模都不太大,一般大镇达到一万余户,中小市镇则几百户、数千户。
    据统计,明代江南五府市镇最多时,苏州府有74镇;松江府61镇;杭州府52镇;嘉兴府41镇;湖州府22镇。总计江南五府有250镇④,但是,象这类市镇,在华东、华北、华中、华南都要少得多,至于东北和西部就更少了。所以,从整个中国看,江南市镇型城市毕竟很少。而在西欧,从公元10~14世纪,整个西欧几乎都布满了这类城市。有人统计了1800年世界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包括俄罗斯帝国的欧洲是12%~14%,日本是16%~17%,英法是20%,中国是6%~7%,如果考虑到当时中国大量城市仍属经济功能不强的旧郡县型城市,则新兴城市的城市人口所占比例更要低得多⑤。因而,中国的新兴市镇型城市较少可说是中西新兴城市的重要差别之一。其次,封建国家和贵族地主经营的工商业不仅是郡县首府型城市的主宰,而且也有力地渗入了新兴市镇。如明代中叶的景德镇“多官府造作之所”,明清时期湖广一带的城市中,“民之贾十三,而官之贾十七”,苏松一带的商业也多为大官僚徐阶、董其昌所有。再次,在政治方面,尽管中国明清时代较发达的江南市镇和西欧的新兴城市都与封建势力展开了斗争,但前者总是以失败告终,而西欧新兴城市由于相对数量多,西欧封建势力的分裂、王权的相对弱小,所以,西欧的商业和手工业阶级过通过长期斗争;终于有成千上万的人,也许达到西欧全部人口的1/10,第一次赢得了平等与公民自由,一些城市还拥有自治权,成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