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中国传统史学强调“畜德”功能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宇 参加讨论

中国古代传统史学不仅有历史鉴戒的功能,还有提高人们道德修养的功用。这一功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表现:一是阅读历史典籍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二是在历史撰述中通过实录直书的方式培养人们的自律意识,三是以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历史评价的标准。
    “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易·大畜·象传》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所谓“前言往行”,本意是指前人的嘉言懿行,此处代指历史典籍。这就是说,人们通过阅读历史典籍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与“读史使人明智”的说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南朝刘宋史家裴松之在给宋文帝的《上三国志注表》中也说:“智周则万理自宾,鉴远则物无遗照。虽尽性穷微,深不可识,至于绪余所寄,则必接乎粗迹。是以体备之量,犹曰好察迩言;畜德之厚,在于多识往行”。裴松之通过逻辑论证的方式,向宋文帝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史学既有历史鉴戒之功,又可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其子裴骃亦是史学大家,著有《史记集解》一书。裴骃在谈到此书的旨趣时,谦虚地说:“妄言末学,芜秽旧史,岂足以关诸‘畜德’”,意思是说自己知识浅薄,所作之书芜秽杂乱,实在难以起到提高道德修养的作用。虽然是谦虚之辞,却也反映了传统史学具有提高人们道德修养的功用。事实上,他的这种谦虚,本身就是“史学畜德”的一种表现。
    唐代史家刘知幾则从史学功用的角度说道:“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在他看来,对于个人而言,史学是连接现实和历史的媒介,只有阅读历史典籍,才能“神交万古”、“穷览千载”,在阅读的过程中“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实现自身修养的提高。
    培养人们的自律意识
    从先秦时期“书法不隐”的直书传统、南北朝时期刘勰的“素心说”,到唐代刘知幾的“史家三长论”,再到元代史学家揭傒斯的“心术说”,最后到清代史学理论家章学诚的“史德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史家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古代史家之所以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因为史学作品能否起到或者起到多少“畜德”的作用,与史学家有着重要的关联。只有当史学著述者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时,才有可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历史撰述中去,史学作品才有可能具备“畜德”的作用。因此,这一功用的实现,是史家道德修养与历史撰述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录直书这一优良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汉史家荀悦在说明其作《申鉴》的意义时说:“君举必记,臧否成败,无不存焉;下及士庶,等各有异,咸在载籍。或欲显而不得,或欲隐而名彰,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君举必记”正是史学实录直书精神的表现。史家通过据实直书,能够让历史人物的形象如实地反映在历史舞台上,无论妍媸黑白,皆无所遁形,所谓“欲显而不得”、“欲隐而名彰”,即是如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历史人物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毕竟“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关系着身后的形象与名声。因此,北魏孝文帝要求史官“直书时事,无讳国恶”,表明他具有强烈的自律意识。宋代史家薛居正进一步说道:“善者既书之,其不善者亦书之,庶使后之君子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也”,所言也是史家的实录直书精神,体现的正是自律精神与震慑作用相结合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具有提高人们道德修养的作用。要言之,史学在历史撰述过程中,以实录直书的方式来实现其“畜德”功用。
    史学“有益风化”
    伦理道德规范是中国古代历史评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往往被认为具有“谨名分之辨,黜邪而与正,尊王而贱伯,明义利之分,辨枉直之实”的作用。程颐在评论唐太宗和肃宗时即说:“唐太宗,后人只知是英主,元不曾有人识其恶。至如杀兄取位,若以功业言,不过只做得个功臣,岂可夺元良之位?至如肃宗,即位灵武,分明是篡也。”史学家范祖禹深受程颐影响,他说:“哥舒翰守潼关,王思礼请回兵诛杨国忠,翰曰:‘此乃翰反,非禄山也。’翰偾军降虏,固无足道。然其言可为后法。(唐)肃宗以皇太子讨贼,至灵武遂自称帝,此乃太子叛父,何以讨禄山也?唐有天下几三百年,由汉以来享国最为长久。然三纲不立,无父子、君臣之义。见利而动,不顾其亲,是以上无教化,下无廉耻……唐之父子不正,而欲以正万事,难矣!”程颐和范祖禹的这些认识是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角度出发的,以封建伦理道德作为评判人物的唯一标准,现在看来固不可取;但就其合理内核而言,他们是在阐述史学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对于伦理道德的尊重,洋溢着尊重品德、人格的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辨”是一致的。因此,单从提高道德修养的角度而言,传统史学在历史评论中对伦理道德规范的重视,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不论是“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还是“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的自律精神,抑或历史评论中对伦理道德的重视,体现的都是传统史学对于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视,传统史学也因此被认为“有益风化”。西晋史家陈寿撰《三国志》,时人就评论其“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这种“有益风化”的作用,不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吗?因此,传统史学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及其“有益风化”的作用,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历史评论研究”(15CZS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刘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