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解读美国历史的城市视角(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王旭 参加讨论


    从横向看,自美国成为一个大都市区国家后,城市与大都市区在美国历史上的影响深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和全国各个角落。
    在经济方面,大都市区凭借其特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优势,构成美国经济增长的中枢。大都市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次中心,与原有的中心城市构成新的复中心结构,这就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市在人口、交通、环境、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同时充分发挥了各个次中心的相对优势,与中心城市构成互补关系,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大都市区经济运行效率。大都市区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和基本的经济、社会、体制条件,其综合性和整体性优势明显。它们刺激了竞争,放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大都市区跨越州和地方界限,州和地方行政区划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越来越淡漠了(美国大都市区划分以县为基本地域单元,可以跨越州界)。全国317个大都市区,有31个是在2个州,4个跨越3个州。这样,大都市区成为美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
    大都市区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当突出的。美国市长暨县长协会于2000年5月发表了一份非常详尽的报告,题为:“大都市区经济: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根据该报告所得出的权威性统计,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80.3%,但它们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占全国就业的84%,占全国收入的88%,占全国商品出口的83%。[7]如果把大都市区作为国家计算,全世界前100个经济体中有47个是美国大都市区。其中纽约一个大都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澳大利亚全国。10个最大的美国大都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可在世界构成第三大经济强国![8]大都市区的社会效益也很高,如美国东北部大都市连绵带在2%的国土面积上,容纳了全国20%的人口。
    在政治方面,大都市区政治的“巴尔干化”是最值得注意的现象。美国地方政府主要有县、市、镇区、专区和校区等五种形式。在这些地方政府中,城市政府高度自治,从体制到管理都颇有章法,带有企业化和科学化特征。但是,在城市以外的大都市区地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绝大部分大都市区,都呈现出分化割据局面,与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去甚远。到2002年,全国共有近8.8万个县、市、镇区、校区和专区等地方政府,除此之外,还有18万个社区协会之类准政府组织。这些地方政府数量之多、名目之繁杂,象一个迷宫,令人困惑,因此才有“零碎化”、“分散化”、“多中心”、“马赛克”和“银河”之类的形容和“玩具”或“花生”政府的称谓。平均每个大都市区有100个地方政府,在芝加哥大都市区则有1200个以上正式建制并有征税权的地方政府。而且,其发展趋势是逐年增长,几近失控。这些地方政府单位为数众多、互不统属,类似巴尔干半岛上林立的小国一般,因而又被称形象地称为“巴尔干化”(balkanization)。事实上,大都市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治上的一体化,“一个区域,一个政府”。但在美国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这几乎不可实现。美国选民力主地方自治,保护个性权利,保护草根民主。所以,尽管从大都市区展现雏形伊始,美国各界就不断提出创建大都市区政府、完善管理体制的主张,至今这种讨论已历经整整一个世纪,在重大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实践方面也屡屡碰壁。这是反映美国政治中民主和效率悖论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由此切入,还可旁及美国历史与政治的很多问题。
    另外,由于大都市区内的失衡发展,中心城市与郊区走向两个极端,影响了美国历史的走向。大量白人中产阶级住户迁往郊区后,加速了全国政治权力重心的转移。大量人口的迁离不仅使中心城市选民总数锐减,而且流失了大批精英人才;企业的迁移则使中心城市丧失了大量财政收入,削弱了它的经济基础,两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中心城市在全国的选举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国会众议员席位和总统的选举人名额分配是以各统计区人口数量为基准的,因此,随着郊区人口的增长,郊区在众议院席位已占据绝对优势。至于在州和地方的选举中,“郊区更是成为多数美国政治家的大本营”。[9](108)无怪乎有的美国学者说:“控制国家政治和经济体系的是郊区,而不是中心城市。”[10](P91-92)有的美国政治学学者对美国一些大城市选民参与总统大选投票的情况进行总结,发现从1943年到1993年,这些大城市选民实际投票人数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到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则达到了泾渭分明的程度:中心城市的少数民族和中下层居民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绝大部分郊区和农村地区居民支持共和党人布什。这种最具两极化的大选表明,曾在美国政治中持续多年的并且在大选中举足轻重的南部和北部的差异已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差异。这是美国历史发展造成的一个重要现象,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说在经济方面,大都市区地位日益显要,那么,在社会方面,大都市区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则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在这些负面影响中,居主导地位的是中心城市与郊区发展失衡问题。到五六十年代,几乎每一个大都市区都分化成穷困的中心城市和相对富庶的郊区。中心城市集中了大量黑人和较贫困的其他少数民族居民,伴随他们的是交织在一起的居住区隔离问题、种族问题、贫困问题、住房问题等等,中心城市成为问题的同义词,人们一般所指的城市问题,在美国实际上也是中心城市问题。郊区则成为中产阶级的一统天下,经济重心也随之转移到那里。迁往郊区的绝大部分是白人中产阶级,郊区几乎成为白人中产阶级的一统天下,黑人和少数民族、包括少量白人中下层蜗居在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与郊区由此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以种族和阶级为分野的等级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不平等时期,富人和穷人的差距通过地理分布而扩大和强化了”。[11]根据2000年人口统计,在中心城市内白人和黑人的比例分别为60.0%和21.6%,在郊区白人和黑人的比例分别为80.6%和8.2%。[12]中心城市逐渐成为黑人的专有名词,与郊区形成迥然有别的两个世界。贫困的城市、富庶的郊区;公共的城市、私人的郊区;衰败的城市、兴盛的郊区。
    在文化方面,城市是外来移民聚居之地,是各民族群体文化交汇碰撞进而融合升华为美利坚文化的大熔炉。但由于中心城市与郊区的失衡发展,两者的关系从共存到带有一定对立性质的竞争关系,各民族人口在空间上分割程度也相应加深,负面影响渐渐凸显。高速公路、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设施极大地削弱了中心城市对经济活动的主导能力,更多的郊区人开始在另外一些郊区工作,而不是在城市。中心城市和郊区在就业和商品流通方面都产生了竞争,而不仅仅限于消费领域,美国人开始用消极的方式审视郊区和城市的关系。郊区人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反城市”的倾向:他们开始回避城市,不得不去时,尽量走新的高速公路,直抵停车场--那些停车场有人行天桥,通往市区的交响音乐厅、博物馆、医院、或办公大楼。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的郊区新生代,生在郊区,长在郊区,城市不过是偶然路过或旅游观光的一个去处而已,他们对城市的印象大多来自晚间新闻里犯罪场面的报道。他们和城市居民所思所想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在很多美国人心目中,中心城市和郊区代表了完全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文化价值,用某些美国学者的话来说,中心城市和郊区的矛盾冲突孕育着新的“文化战争”。[13](P10)其概念妥当与否暂且不论,但它毕竟揭示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Daniel J.Boorstin.The Americans:The Democratic Experience[M].New York:Vintage and Anchor Books,1973.
    [2] Zane Miller.The Urbanization of Modern America:A Brief History[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1973.
    [3] Richard C.Wade.The Urban Frontier:Pioneer Life in Early Pittsburgh,Cincinnati,Lexington,Louisville,and St.Loui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4] U.S.Bureau of the Census.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57[Z].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0.
    [5] Kenneth Fox.Metropolitan America:Urban Life and Urban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1940-1980[M].Jackson,Mississippi: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8.
    [6] Emrys Jones.Metropolis:The World's Great Citi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7] The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Mayors and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unties.U.S.Metro Economies:The Engines of America's Growth[R].
    [8] US Conference of Mayors.If the U.S.City/County Metro Economies Were Nations[DB/OL].http://www.usmayors.org/70thAnnualMeeting/metroecon2002/MetroNations.pdf.
    [9] U.S.Congress,Hearings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Banking.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 in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The State of Urban America[Z].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93.
    [10] Scott Thomas.The United States of Suburbia:How the Suburbs Took Control of America and What They Plan To Do with It[M].New York:Prometheus Books,1998.
    [11] Census Bureau Reports on Income Inequality in America[R].U.S.Census Bureau Press Release CB96-96(June 20,1996)。
    [12] U.S.Census Bureau.Census 2000[DB/OL].http://eadiv.state.wy.us/demog-data/pop2000/ProfilePDFsUS/01064.pdf.
    [13] Joseph A.Rodriguez.City against Suburb:The Culture Wars in an American Metropolis[M].Connecticut:Praeger,199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