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和平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胡德坤/韩永利 参加讨论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半个多世纪,世界总体上保持了无世界大战的和平局面 。比较20世纪前半期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状况,人类文明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有了划时 代的长足进步。追溯其历史渊源,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世界历史从20世纪前 半期的战争与动荡时代向战后和平与发展时代转换的重大转折点。是二战变更了时代主 题,改变了世界战争与和平力量的对比,规定了战后局部战争的历史走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更了时代主题
    20世纪前半期,世界历史在对殖民地势力范围的瓜分与再瓜分的恶性循环中前进,同 时也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走到了尽头。后起的殖民帝国主义要求重新分配殖民地, 划分势力范围,从而与老牌殖民帝国主义进行激烈尖锐的霸权争夺。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又使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世界已进入了非通过世界性的激烈战争、 世界性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不能解决世界问题的时代。这种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战争与革 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历史表明,腐朽没落的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只有通过残 酷的战争、激烈的革命来进行彻底的改造。毛泽东指出:“凡属正义的革命战争,其力 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1](第457页)反法西斯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担负了这一历史使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世界经济构架的革命性改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来 看,导致世界战争的根本因素就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势力范围的分割及其所形成的国际 构架。表面的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性和实际的殖民势力范围分割状况,极大地阻隔 了世界范围内商贸、金融自由流动的空间,极大地限制了世界市场的扩大,限制了世界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仍然得以维持,世界 整体发展进程受到严重的阻碍,其结果终于酿成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 在大危机中,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恶性膨胀,蓄意挑动世界战争,以建立更加野蛮落后 的殖民大帝国,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则促使了社会主义新型生 产力、生产关系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促使了资本主义完成从国家垄断到跨国垄 断的历程,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改变了原有帝国主义列强殖民 势力范围的分割局面,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这是一个推动世界生产 力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据对产生世界大战社会经济根源的反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国家进行了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改造,强化了抑制世界性战争的因素。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在社会经济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较大程度地减弱了导致世界性战争的政治经济 根源。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较战前相对良性运转的开放型经 济体系,如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贸易体系,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为代表 的世界金融体系。这种体系虽然在战后一段时期内受到美国的霸权目标取向的制约,但 是,比较二战前,战后经过改良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实极大地协调了资本主义国 家之间的矛盾、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从而在半个多世纪里有效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因 极端排他性的经济竞争演变为世界战争的恶性循环状况的再现。可以说,反法西斯战争 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完全瓦解,为世界性和平发展开辟了道路,拨正了整体世界历史发 展的航向。尽管老的殖民主义的残余势力在战后延续了一段时间,并不时以新的面貌出 现在国际舞台上,但是,殖民体系的经济政治基础已经崩溃,用世界战争去瓜分领土、 势力范围、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市场的方式,从总体上讲走到了历史尽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为战后提供了国际关系中可资借鉴的超越意识形态、制度差异而共 存发展的模式。反法西斯战争将人类空前地动员起来,摒弃战前社会制度水火不容的观 念和政策,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国家和人民,实现了空前 的国际大联合,共同完成了彻底打败法西斯的任务。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社会的 相互依存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尽力追求和 维护国际关系中的和平与稳定环境,成为战后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资本主义强 国的美国和社会主义强国的苏联共同组成两极格局,呈现出国际关系史中全新的两种制 度国家及国家集团相互制约、和平共存的总体政治格局。20世纪60年代末,众多发展中 国家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这种政治格局继续向有利于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和演进。可以说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上所形成的战后政治格局,极大地改变了战前少数帝国主义 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与掠夺的不平等状态,改变了战前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大国 、强国武力征服基础之上的国际旧秩序,也改变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敌视社会主义国家 所形成的总体对抗局面,极大地促进了战后世界的整体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全球性国际组织。鉴于两次世界大战 和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的弊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 期就开始规划建立战后国际组织--联合国。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强调了组成维持国际和 平与安全国际组织的一系列基本规则,充分反映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的共同 愿望。尤其重要的是,联合国宪章对世界战争发生的教训进行了历史总结,明确规定联 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或威胁 使用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的领土完整 或政治独立;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等。正是由于联合国这些 基于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基础之上的宗旨和原则,使其一直作为国际社会,特别是致力于 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寻求解决国际争端的公认的场所和讲坛。联合国重视会员国的平等 地位,为小国、弱国对国际事务阐发自己观点,行使权利提供了国际政治空间。从20世 纪中叶到21世纪开端,尽管联合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上受到大国政治的相当多的制约,但 是,在广大爱好和平的国家的支持下,相对于二战前的国际联盟,其在维护世界的和平 和安定方面的作用是重大的。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仍然将联合国看作一个强 有力的全球体系的支柱,没有因为国际关系中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存在而丧失对它的 信任。冷战结束后,联合国还迎来了新一轮的入会高潮,足见国际社会对这一在反法西 斯战争烽火中产生的国际组织历史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作为国际社会最高合法权威的 认可。战后的历史表明,联合国在抑制战后国际冲突恶性发展方面从总体上讲起到了积 极作用,在联合国的政治框架内处理国际问题,一直是战后各国坚持和维护的原则。无 论冷战时期的两个超级大国,还是现在世界超强国家美国,在涉及到国际安全问题上绕 过联合国的做法都会引起国际社会包括其盟国的不满和谴责,很难长期地一意孤行下去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使当代人在战争观念上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并促进了人类在战争 与和平理念上的创新和政策实践。西方传统的战争理念都认可用对外扩张战争追求本国 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以获取凌驾于他国之上的国际主宰地位的合理性,并将此付诸于 国际关系的历史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猛烈地冲击了这种观念。人类在战争中付出的空 前代价,使对外扩张战争与国家利益追求的传统联系受到挑战。在战争条件下迅猛发展 起来的军事科技和原子弹的出世,更使人们认识到未来的世界大战中将没有真正获得利 益的胜者,尽量避免武力冲突发展成为世界大战是人类战争观念史上的革命性转变。二 战中反法西斯盟国首脑的战争理念、战后总体思考和规划,战后半个世纪在国际关系中 负有重大安全责任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的战略选择、实际政策运行及其调整都说明了这一 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为东方文明在当代的复兴,并在国际关系中起到极其重大的影响奠 定了基础。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世界 的和平做出了伟大贡献,为中华民族获得彻底独立解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获得了实践 其和平理念,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中所实践的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接受和认同,成为当代和未来国际关 系中共同遵守的准则,极大地推进了战后世界和平的历史进程。
    总之,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创了战后世界历史一个新的时代。战后的世界尽 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在两极对抗的冷战状态之下,局部的动荡不时造成世界的不安宁 ,但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的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 化,并逐渐形成了半个多世纪无世界大战的状态,或者说形成了制约世界大战的国际政 治经济机制,这是时代主题由战前的战争与动荡转变为战后的和平与发展之使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