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这段品藻人物的文字,充满了辩证的分析方法。所谓“须先看他大规模”,是说 先看这个人的带有全局性的情况,这是第一步。其次,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看他好 处与不好处”,“长处与短处”,以及“那些是有的”和“那些是没有的”,这是第二 步。在进行上述分析之后,然后进行第三步,即将好处与坏处、长处与短处、所有的和 没有的,在这种区分中,加以衡量,究竟是好处、长处以及所有占主导地位,还是不好 处、短处以及所无者占主导地位。最后根据分析、衡量,决定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朱熹 的这个品藻人物的方法,如此完整,如此周到,如此细密,以及如此深刻,怕是在古人 此类论述中唯一无二的。寓存于真知灼见中的这个分析方法,当是朱熹长期进行理论思 维的一个结晶,值得认真研究。 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 漆侠先生,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事业,功业卓著,令人敬仰。先生素来对本 刊厚爱备至。本文发表前夕,惊悉先生不幸仙逝,不胜悲痛之至。在此,本刊同仁代表 广大读者对先生的逝世深表哀悼,并向家属致深切的慰问。 ---------------------------------------- 注释: ①先师邓广铭教授校点《陈亮集》卷三六《钱叔因墓碣铭》,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吕伯恭》,以下不注明者亦引于此卷。中华书局点校本198 6年3月版。 ③《朱子语类》卷一二三《陈君举》,以下不注明者同此。 ④《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吕伯恭》。 ⑤《朱子语类》卷一二三《陈君举》。 ⑥《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吕伯恭》。以下不注明者同此。 ⑦漆侠:《苏轼“蜀学”与程颐“洛学”在思想领域中的对立》,《河北学刊》特刊 。 ⑧《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陆氏》。 ⑨《朱子语类》卷一二三《陈君举》。以下不注明者同此。 ⑩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五《资治通鉴纲目序》,四部丛刊本。 (11)载《御批通鉴纲目》卷首上,四库影印本689--24/25。 (12)揭傒斯:《文安集》卷八《通鉴纲目书法序》,四库影印本1208--214。 (13)《朱子语类》卷一四○《论文下》。 (14)《朱子语类》卷一四○《论文下》。 (15)《朱子语类》卷一二九《本朝三·自国初至熙宁人物》。 (16)《朱子语类》卷一三《学七·力行》。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