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Imperialism)是从拉丁文imperium(帝国)演化而来的。它最初仅与西方文明进程中所出现的那些古典帝国,如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的扩张行为相联系。从十五六世纪开始,随着地理大发现和西、葡等殖民帝国的建立,“帝国主义”一词也伴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而具有了新的内涵。像法文词colonialisme一样,帝国主义最初也是一个法文词[1](p. 7227)。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者”便频频出现在法文中。当时主要指的是早先拿破仑一世创建的法兰西帝国和拿破仑三世所创建的帝国。 使这个词含有殖民扩张的内涵,还是英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以后开始使用的。不过,它主要不再指的是欧洲大陆的法兰西帝国,而是拥有庞大殖民地的英帝国。 一 尽管从19世纪60年代之后,“帝国主义”一词已经被英国人不断使用。但作为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它还是在J. A. 霍布森的名著《帝国主义论》(Imperialism: a study)问世之后,才受到人们更为密切的关注。 霍布森是一位激进主义者,但并非是一位社会主义者。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经历了19世纪末的布尔战争,并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00年,他以布尔战争为背景写成的一本著作,名为《在南非的战争:它的原因和影响》(The war in south Africa, Its cause and effects)。在这本书中,霍布森就认为,南非实际上是被一些金融家们所掌控,这些人大都是犹太人。 在他著名的《帝国主义论》中,霍布森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帝国主义”的理论,并使用了“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来表述大英帝国及欧洲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2](p. 27)。他指出:这种扩张主要表现为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欧洲列强,特别是英国通过直接兼并或政治上的控制,瓜分了亚洲、非洲的许多地区,以及在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2](p. 15)。 对于霍布森来讲,他所使用的“帝国主义”一词的含义非常明显,那就是:帝国主义即意味着建立政治上的控制。至于推动帝国主义扩张的动力,霍布森也明确指出:除了那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在殖民地梦想建功立业的职业军人和热衷于传播上帝福音的传教士们,最有决定意义和影响的是那些势力雄厚的金融家[2](p. 59)。因此,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这个功能实际上包含有三层涵义。一是帝国主义即意味着欧洲列强对非欧洲世界所进行的扩张。二是帝国主义的扩张主要发生在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即1870年到1900年间。三是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推动的结果[1](p. 7227)。 为了对帝国主义这种现象做更为深入地分析,霍布森进一步认为帝国主义的出现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遭遇“消费不足”的直接结果。由于消费不足便导致了资本的过剩。这些资本在英国国内已很难找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因此只得去寻求“海外市场和扩大海外投资,以倾销或输出他们在英国不能够卖出的商品和资本”[2](p. 85)。 由于霍布森的观点有着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成分,所以它也吸引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的关注,其结果便是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论的产生。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最初看法,认为资本主义的扩张是具有“客观上”进步作用的[3](pp. 62~75)。而此时像希法亭(Karl Hilferding)以及卢森堡(Rosa Luxemburg)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认为:出现于19世纪末期的“帝国主义”是作为一种对非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压迫和剥削的模式存在的。在卢森堡看来。“帝国主义背后的真正驱动力并不是当时许多人所认为的资本输出,而是为了出口商品和进口原材料。她认为:一方面由于第三世界的市场和原材料对西方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类市场和原材料基地又十分有限,这便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帝国主义”[4](p. 48)。所以,卢森堡指出:“帝国主义是在为获得尚未被侵占的、非资本主义的环境所进行的竞争中,资本积累的一种政治表达方式。”[5](p. 446) 希法亭则认为:自从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集中的进程发展很快,许多工业企业为了消除竞争而逐步合并,以图获得垄断价格。为了使这种商业扩张行为得到足够多的财政支持,它们常常和银行联手进行投资,使众多的企业和资本最终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从而形成“金融资本”(finance capital)和“垄断资本主义”(monopoly capitalism)。但由于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这样一些垄断性企业不得不去寻找和开发海外市场。起初,它们常常是以降低产品价格的方式渗透到海外市场。然而,随着这种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于是,一些企业便改弦易辙,直接在海外投资设厂,并以这种方式来越过关税壁垒,使自身的产品像在国内一样获得高额的利润。为此,每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大国都力图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经济领地”(national economic territory)。“其结果是这种资本输出必将加剧它们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这即为对此时帝国主义的基本解释”[4](p. 52)。 与此同时,第二国际的著名理论家考茨基也对帝国主义的概念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帝国主义“这个词今天随时随地都在应用,可是人们谈得越多,讨论得越多,它就变得越不确定,这当然就使人很难得到任何了解。今天我们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把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现象,即卡特尔、保护关税、金融统治以及殖民政策,全都概括到帝国主义的名下。按照这样的意义来理解,帝国主义就自然是资本主义生存所必需了。但是这种认识只是意味着最乏味的同义反复,除了说资本主义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就不能生存以外,什么也没有说”[6](p. 1)。所以,在考茨基看来,“帝国主义是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征服和吞并愈来愈多的农业区域,而不管那里居住的是什么民族”[6](p. 2)。 此后,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和社会主义实践者的列宁,也对帝国主义理论予以了高度的关注。1916年,列宁出版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使马克思主义者对帝国主义理论的阐述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垄断和金融资本建立起了自身的统治地位;资本输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际垄断组织瓜分世界市场的局面已经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瓜分世界的形势也已经形成①。由于列宁的理论与霍布森等人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有某些相关之处,以致当时的国际学术界常把他们对帝国主义理论所进行的探讨简称为“霍布森--列宁理论”[1](p. 7227)。 事实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霍布森的帝国主义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其一,对于霍布森而言,尽管他认为资本从宗主国向海外市场的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但他并没有把它看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会必然导致资本的输出。因为在霍布森看来,这种资本的输出是由于英国国内的消费不足所引起的。所谓的消费不足,简单地讲,即生产能力远大于消费能力,从而导致商品的滞销和资本的积压。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解决了消费不足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资本输出的问题,进而解决了帝国扩张的问题。 霍布森还认为,在英国,为了解决帝国扩张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社会改良措施,并通过增加英国工人阶级消费能力等方式来实现。他在《帝国主义论》中就认为:“如果英国的消费群体能使他们的消费能力与英国的生产能力保持同步的增长,那就不会有过剩的商品和资本需要通过帝国的扩张来寻找他们的海外市场。” 其二,霍布森的《帝国主义论》写于布尔战争前后,它主要是针对欧洲列强在19世纪后30年里瓜分非洲的历史现象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写于一战期间的1916年,其理论目的之一显然是为了揭示欧洲列强对世界进行再瓜分的社会经济根源,并指出这种再瓜分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在列宁的这本著作中,提到非洲之处甚少。正因为如此,霍布森和列宁在各自的著作中所论述的历史时期是有所不同的。霍布森主要研究的是欧洲列强在1870-1900年间对外所进行的扩张,而列宁着重阐述的是1900年以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所进行的争夺。这样,列宁的结论与霍布森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不是殖民主义的高级阶段,而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当代最为著名的殖民主义问题研究的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教授费尔德豪斯(D. K. Fieldhouse)也就此谈到了他的看法。费尔德豪斯指出:霍布森的理论和列宁的理论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他们对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扩张的国内压力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霍布森是用消费不足的观点来进行解释。列宁则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最后阶段……这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的产生,帝国主义随之宣告灭亡”[7](p. 75)。在费尔德豪斯看来:“霍布森是在用他的理论证明,国内社会民主改良是必要的,并可能消除‘消费不足’所引发的恶果,从而使帝国主义成为不必要的政策或手段。列宁则把帝国主义定义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内在的与不可避免的阶段,因而是不可能通过社会改良来消除的。”[7](p. 75) 虽然霍布森等人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来解释帝国主义的观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学术界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随着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这些看法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里,人们普遍接受了这种观点--帝国主义是由于19世纪末欧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而引起的。因为,当时的欧洲列强、特别是大英帝国非常需要确保大量的原材料输入工业化国家。同时使它们的海外市场得到可靠的保护,以便更好地销售它们的工业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