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国际关系理论视角下的一战起源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梁占军 参加讨论

五、决策动机理论(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
    决策动机理论是近年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战争起因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代表人物是现任英国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国际政治理论教授、美国学者理查德·内德·勒博。他在2008年和2010年连续出版了《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和《国家为何而战?过去与未来的战争动机》两部著作,对战争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观点一反传统,学界反应热烈。他在第一部书中提出了决策动机理论的框架,在第二本书中进一步完善了其理论建构。他在《国家为何而战?过去与未来的战争动机》一书中他指出战争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安全、利益、地位和复仇。但历史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战争是由安全或者物质利益所驱使的,相反绝大多数是对于地位、复仇——试图击败以前侵占自己领土的帝国以洗去耻辱——的追求。在《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中,(14)他引证了大量的具体史料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做出了扎实、详细的案例分析,进而对于一战爆发的起因给出了另类的结论。他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常性被描述为预防性战争。这一论断的基础是所谓德国对于俄国的恐惧,这一观点是长期受到争议的。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主要的战争都是具有多重和互补的原因。其中既有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直接原因,甚至被视为导火索的偶然事件也是不可或缺重要的一环。如一战前发生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其结果不仅导致了奥匈主要的反战派弗朗茨·费迪南的消失,而且激怒了奥匈和德国皇帝,使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强硬政策;换句话说,主张与俄国和好的费迪南在政治舞台的消失,直接增加了欧洲大战爆发的可能性。(15)此外,他还考察了当时人们对战争报有盲目乐观的现象。他把盲目乐观的现象与战争决策者结合考察,用具体的例证说明谁乐观、为什么乐观,以此将理论分析与具体史实紧密结合,使得其结论更加有说服力。最终,他从战争决策者的动机角度分析认为,“战争与和平完全取决于领导人的政策和决定”。他用一战的例证说明,当时奥匈、俄国和德国三国的决定的确直接事关战争与和平。如导致奥匈选择战争的主要人物是总参谋长康拉德。他个人是抑郁性人格,且一直热衷战争。奥匈皇储遇刺事件,他认为事关奥匈的荣誉,必须惩罚塞尔维亚人才能帮助奥匈找回大国的威信。(16)而导致德国参战的主要原因是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憎恨法国、希望惩罚法国,因此渴望发动战争。德国的军事实践表明毛奇的进攻性战略是不可能打败法国的,相反,一种好的防御政策却可以打败法俄的联合进攻。但是毛奇隐瞒了这一点,他夸大了德国对于在1917年前选择进攻性政策的必要性。而首相和德国皇帝之所以被说服采取亮剑政策,主要是出于荣耀和自我确认的原因。(17)
    此外,澳大利亚的学者、墨尔本大学教授杰弗里·布莱内在他的著作《战争的原因》中也强调心理因素对于战争决策者的影响。(18)作者通过对1700年以来的大量战争实例来论证现有的关于战争理论解释的不足和自我矛盾之处。同时列出了十多条有关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战争模式等的新认识。他注重强调对决策者的心理层面分析,指出:事实上,导致战争的重要的常被忽视的因素是乐观的看法,即国家领导人怀抱对战争前景的乐观看法发动了大多数战争。作者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证实自己提出的观点,指出一战是由两个国家间的战争引发的,同盟的存在是两国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客观条件之一。但是建立同盟的原因来自于双方对于自己打胜对手的不自信,而导致同盟各国纷纷快速加入战团的原因则是双方对于战争的短暂性的乐观预期。双方都相信战争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将很快结束,因此都希望能够一举获胜。双方的判断都是乐观的,但都是错误的。总之,决策战争的人对于战争的未来前景抱有错误的乐观态度是导致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华尔兹的理论相比,上述侧重于心理动机分析的决策论对于战争原因的解释显得单一和单薄,缺少其他两个层次影响的分析。但是对于理解一战爆发的决策因素还是有指导意义的。
    总 结
    本文前面论及的五种国际关系理论分属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层次分析理论、权力转移理论、动态差异理论和进攻防御理论都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支配范式——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流派的分支,而动机决策理论属于后起的建构主义理论。它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分析和解读角度表面上差异很大:从微观考察决策者的动机到宏观分析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布和动态、从心理学的个案分析到军事攻防的抽象推断,但实际上内在联系紧密,都是建立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的补充和深化。其观点无不剖分细缕、见仁见智,对于深化和拓宽有关一战起源的认识和研究极具启示意义。
    不过,在借鉴上述理论成果的同时,必须要看到这些成果的理论构建的局限。即它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地的考察,都是为建构各自抽象的关于战争起源理论。因此,它们在论及一战爆发的原因时,都是先提出理论假设,然后进行验证,一战只是作为论证或检验其理论假设的实证案例来加以解读。这种科学主义的假设+验证的方法与史学的实证主义方法不同,人为选择史料对象的痕迹比较明显,甚至有些理论假设本身就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某些得出的结论与历史事实的复杂性相比显得过于简单化,并不足以说明所有战争的起源。比如层次分析理论是立足于把国际关系当做一个相对静态的对象来研究,认为战争的爆发受某种国际体系结构的制约,但忽略了国际体系的动态变化因素;权力转移理论和动态差异理论补充了层次分析理论的不足,但是过于侧重抽象的理论分析,缺乏对战争的微观解释,因此无法解释战争爆发的内在机制。换句话是只考虑外部国际体系的结构,忽视了国家行为的能动性。(19)决策动机理论的分析属于层次体系的个人性格与心理学认知理论的结合,把国家决定的战争的原因归结为决策者的意愿,虽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是显得过于单一和简单化,且忽视了推动或制约国家进行战争的其他因素。(20)
    历史是复杂的,战争的起因尤其如此。尽管世界历史上战争不断,但涉及战争爆发的原因,则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具体案例。其原因在于战争与否在本质上是取决于人的选择,而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的现实时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对策。战争从来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在历史上无数的战争决策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是与其可利用的条件等客观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它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外交学、社会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等,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战争的起因就成了一个漫长的进展过程。我们持续不断地研究战争的原因,目的在于要深刻地了解战争,进而为避免战争、控制战争、限制战争、乃至消除战争寻找正确的途径。传统史学关于战争的起源多是侧重具体的战争分析,很难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而国际关系理论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希望从抽象的理论层面给出答案,其路径虽然不同,但便于从具体史实中提炼抽象的结论。从这个角度来说,为更好地发挥史学鉴今功能,拓宽史学研究的思路和视角,关注和借鉴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关成果显然大有必要。事实上,从理论上探讨战争的普遍原因能够加深我们对于具体战争的理解。值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之际,简单梳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界有关一战起源的不同学说,希望借助多学科的探讨来深化和促进史学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研究,这是本文抛砖引玉的初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