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晚清西学东渐史概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 熊月之 参加讨论

传教士:宗教与科学
    传教士在晚清西学东渐中,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大部分时间里是主角。但是,对于传教士在西学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传播西学的目的,及其对待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不缺乏深入的讨论。传统的做法、说法有三:一是回避,在述及某些西学输入时,只提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中国译员的贡献与成就,闭口不提伟烈亚力、傅兰雅等传教士的努力。二是将宗教与科学分离,所谓传播科学是假,宣传宗教是真。三是认为传教士故意传播一些粗劣、过时的西学,隐匿西学中的精华部分。这些说法,在以前涉及传教士与西学问题的论著中,比比皆是。
    有些问题,是无需论辩、不言自明的,如传教士在翻译西方科学书籍中的作用、地位问题。既然当时译书形式是西译中述,肯定了中述者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的作用与地位,毋庸置疑,同样应该肯定伟烈亚力、傅兰雅等人的作用与地位。有些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如传教士宣传西学的目的,有些则涉及到重要的文化理论问题,有必要加以研究和讨论。最核心的是,传教士对待科学的态度,亦即基督教与科学的问题。
    说到基督教与科学,人们自然会想起宗教对科学的排斥,教廷对科学家的迫害,日心说遭排斥,伽利略受审判,布鲁诺被烧死,进化论遭攻击。在人们的印象中,宗教与科学,水火不容,互相对立。
    其实,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远比人们传统的印象要复杂得多。一个显而易见的诘难是,如果两者关系确为水火,在近代科学出现以前,在宗教统治长达千年之久的中世纪里,西方应该毫无科学可言,那么,近代科学何由而来?西方许多大科学家,开普勒、波义耳、牛顿为何同时也是虔诚的宗教徒?
    对这个问题,宗教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者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有一种意见认为,基督教对科学不但不是完全、绝对排斥的,相反,还有一些适应或促进科学发展的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古希腊科学留下了两种传统,即数学唯理主义自然观和机械主义自然观,前者以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为代表,认为自然界是按照数学原则构造起了的,因而可被人的理性从数学的角度加以认识;后者以阿基米德、托勒密等人为代表。中世纪基督教利用了作为统一意识形态的力量,将这两种观点灌输给整个社会。在中世纪的神学教育中,数学始终被置于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基督教为了使人们信服上帝,需要用自然秩序去论证上帝的伟大,认识自然秩序是认识上帝的必要途径。中世纪的神学家,都是通过自然界的和谐去论证上帝的存在。数学,则是研究自然的必备工具。宗教改革以后,新教伦理以如下三个原则促进了科学的发展:1、鼓励人们去赞颂上帝,颂扬上帝的伟大,是每个上帝臣民的职责。2、赞颂上帝的最好途径有二:一是研究和认识自然,因为上帝的智慧完全体现在它所创造的自然秩序中;二是为社会谋福利,最好的途径是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3、提倡以辛勤的劳作颂扬上帝,以过简朴的生活感谢上帝。②我以为这种解释是可以成立的。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段时间里,当科学的结论与宗教的教义相抵触时,宗教会排斥、压制科学。哥白尼的日心说与基督教信奉的地心说相抵触,达尔文的人猿同祖论与上帝造人说相违背,教会便对这些学说横加压制、排斥,伽利略受审判,进化论被冷落。但是,当科学结论以其严密的逻辑、历试不爽的实验,为广大社会普遍接受以后,宗教也会调整教义,适应科学。日心说终于被接受,伽利略毕竟被平反,就是明证。基督教并不是绝对封闭的信仰系统,否则,在科学日益昌明的西方,基督教仍然是影响最广的第一大教,许多科学家同时也是信徒,甚至有些诺贝尔获得者最后又皈依上帝,就是不可思议的了。
    考察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可以看出,第一,对于一般科学知识,诸如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地质、生物、医学等传教士是乐于介绍、宣传的,没有必要隐瞒。第二,对于某些与基督教义相抵触的科学知识,传教士的处理方式与西方教会同步。晚明来华的耶稣会士对日心说避而不谈,到了清代,蒋友仁等已不回避,且有准确的介绍。晚清来华传教士,宣传的都是日心说。对于达尔文的人猿同祖说,传教士一般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这也与西方教会的态度一致。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述及,傅兰雅在《格致汇编》中就曾提到。第三,所谓传教士对西方科学精华部分秘而不宣、只介绍低浅粗劣部分的说法,是一种戴着有色眼镜的臆测之言。传教士中,科学素养不高者有之;所传西学中,低浅粗劣者亦不少见,但谓其故秘其宝、生怕以利器授人的说法并无根据。
    对于宗教与科学,晚清来华传教士曾有自己的说法。他们认为,科学与宗教是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
    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互不排斥的,他们象一对孪生子--从天堂来的两个天使,充满光明、生命和欢乐来祝福人类。我会就是宗教和科学这两者的代表,用我们的出版物来向中国人宣扬,两者互不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③对照他们在华传播西学的活动,我以为这个说法并无自诩过当之处。
    当然,不同的教派,不同的差会,不同的时期,传教士对传播科学的态度、热情并不完全相同。从总体上说,在传播西方科学方面,新教传教士所做工作较天主教传教士为多;新教传教士中,林乐知、李提摩太等世俗派所做工作较戴德生等基要派为多;19世纪后期所做工作较20世纪初期为多,但无论哪一派,哪一时期,都不存在完全排斥科学的情况。
    注释:
    ①据徐维则《东西学书录》,截止1899年,共收西书567种(不包括纯粹宗教书籍),减去1860年以前出版的12种,故总数为555种。
    ②参见罗伯特·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章。
    ③广学会年报,第十次,1897年。见《出版史料》,1991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