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初探三十年代法国法西斯未能上台的原因(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北大学学报》 张镇强/李松奎 参加讨论

(二)
    三十年代的法国法西斯既然如此猖獗,它为什么又未能夺取政权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是复杂的。根据初步考察,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
    一、从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来看:
    前已指出,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到1930年秋才波及法国,由于法国避开了危机的第一个汹涌浪头,所以危机破坏的速度比美国和德国缓慢,破坏的深度也就略小于美、德等国。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从危机前的最高点到危机的最低点共下降了44%,德国下降了52%,美国下降了56%,而法国工业生产的下降则没有超过36%”(11),再拿几个具体数字来比较:如钢产量,1932年比1929年,美国减少了72%,德国减少62%,英国减少46%,法国只减少了43%(12)。在失业方面,1932年,美国完全失业者达1,320万,占工人总数的32%;德国完全失业者550万,占工人总数的43.8%;英国完全失业者280万,占工人总数的22%(13);而法国在危机最低点的1935年初,在1250万雇佣劳动者中,全失业者仅50万,加上半失业者也只200万人,失业率为16%(14)。 难怪法国资产阶级把法国的经济危机称为“萧条”,不无根据。
    法国之所以出现如此不同现象,主要原因大体有五:一、法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国民经济比较富于自立性,它“依赖于世界市场者,到底不及英国或德国那样密切”,即使“失去大部分市场,其经济制度还不致陷于怎样的紊乱”(15)。二、“一战”后,法国获得原德国多处海外殖民地,壮大了它的经济力量。据计法国的殖民地曾达1190万平方公里,为法国本土的二十倍,人口为法国本土的一倍半(16)。广大的殖民地使法国能在危机时输出大量剩余产品和获取廉价原料。三、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给法国重工业提供了一定保障。四、“一战”后法国政府对受战火破坏的北部十省的大规模恢复工作,对后来的经济危机起了较大的稳定作用。五、1926年对灾区的复兴基本完成后,政府筹得巨额款项以备建设之用。例如1931-1932年,法兰西银行积累了黄金1700吨,财政部还另有储备170亿法郎。财政部长切龙同意为两项巨大工程拨款,一是建设马奇诺防线,二是五年内拨款50亿法郎用于发展农业、工业和社会行动与教育事业(17),这一计划成为危机时阻止失业人口急增的堡垒。另外政府还大规模遣返外籍劳动者。所有这些都使法国获得了较强的应变危机的能力。
    危机初期,法国的财政状况也比较好。1927年和1931年间,对外债权与债务结算仍有30亿左右法郎的余额。尽管因社会动荡和对战争的恐惧而在1931年开始出现资本流失现象,但法兰西银行的储备在1929和1932年间仍由460亿法郎上升到830亿法郎(18)。危机期间也不完全缺乏有效的政府经济政策,人们看到,商业资本和公司更加集中,它能以垄断价格、统一价格、冻结价格等手段来调整分配。尽管危机给雇佣劳动者带来了失业率的增长和收入的下降,但商品的零售价格比工资下降得更多,1932年生活费用下降了10%,1930年到1935年购买力下降了将近15%,但从物价和工资之间的关系来看,它是有利于消费者的,平均购买力并未下降很多(19)。尽管到1936年要求救济的失业者仍在增加。但国家和市政当局开销的救济款项有助于缩小购买力的降低。
    在农业上,尽管危机造成了重大损失,农民的收入也减少了,但由于小农本身所富有的自立性以及政府切实施行保护农业政策,使得这个国家的农民还不致陷于无路可走的地步。至于大农场主和富农,即使在农业危机期间,也还能获得相当大的利润。
    大工业资本家对自己的政治经济优势并未因危机降临而感到严重的威胁。相反,危机加速了经济的集中化,如钢铁大王施内德和德·汪德尔的地位都得到了加强。
    总之,危机在法国,无论对资产阶级、工人还是农民,都未构成极为严重的威胁。例如失业人数虽较过去增长不少,但在法国的全部人口中仍然只占一个小小的比例,“其力量绝对够不上破坏原有政治制度的安定性”(20)。特别是在二十年代下半期经济繁荣时期以来,工会的行动被思想意识上的分歧所抑制,后来工人的战斗性又因失业和解雇的威胁而遭到削弱,以致危机反而使罢工衰退了。1931-1935年,罢工人数只有317,000人,而1929和930年每一年的罢工人数就分别为240,000人和582,000人(21),1922-1929年,工人罢工获胜的比例为54%,而1930-1935年则只有37%(22)。那时,法共的力量也并不强大,1934年才三万名党员,而且主要精力放在同社会党的论战上。因此,无论是人民群众的斗争还是法共的斗争,都未给资产阶级的统治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就整个法国大资产阶级来说,还不需要利用法西斯来作它的统治工具。尽管某些右翼资产阶级明里暗里支持法西斯,那也是为了利用法西斯来打击左翼进步势力,以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而不是打算让法西斯立即上台。塔迪厄,这个最反对议会制、最欣赏“铁腕政府”的人物,前后执政三次,也没有让法西斯上台,决非偶然。我们还可看到,尽管法国多次出现偏左偏右政府,但其“政治方针却具有绝大的连续性”(23)。1934年2月的法西斯政变企图遭到资产阶级政府的镇压,也充分说明资产阶级暂时还不需要法西斯专政。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