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推进中国历史学话语权体系建设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海鹏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
    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规划办中国历史学科评审小组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顾问、新华通讯社特约观察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撰著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中国近代史研究》《东厂论史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张海鹏集》《张海鹏自选集》《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书生议政——中国近代史学者看台湾的历史与现实》;主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葡关系史资料集》《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1979-2000》《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中国历史学30年》《台湾史稿》(两卷本)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代史》等;发表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方法、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和涉及香港、澳门、台湾和中日关系问题等各类文章300篇。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提高话语权,离不开话语体系建设。为此,习近平同志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要“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在我国发展的重要阶段,提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直面不足,努力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推进我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努力提高学术话语权。
    历史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
    在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科学体系中,把中国的历史学科学体系建设好,是其中极为重要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8月23日在济南举行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贺信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习近平关于历史研究的评价,给与会的中外历史学家很大的鼓舞。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基础的学问——历史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恩格斯还说,“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所有学科领域中,史是最基础的。凡学必有史,包括自然科学在内。
    历史科学是基础科学,无论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历史,离不开对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至少离不开本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只有立足于本学科既有历史,学科发展才有根基。只有透彻了解本学科形成发展的历史,才能对学科发展的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或者自然科学,都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都有他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无论社会科学家还是自然科学家,只有透彻了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了解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才能明了本门学科发展的方向,以及本门学科如何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使得本门学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凡是不能正确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的,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讨论以及对国内国际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评论,必然缺乏深度,所做出的结论必不能透彻,必不能揭示事物的真相。换句话说,只有历史学研究做到位了,历史认识全面了,天人之际、古今之变清楚了,各学科的研究,国内国外现实问题的研究,才有所凭借,才可以深度展开,才能得出多数人所能接受的结论,才能为社会发展贡献本学科的真知灼见。
    历史学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研究是“坐冷板凳”的学问,是打破砂锅璺到底的学问,是要求严谨学风的学问。历史研究本质是一项实证研究,历史研究必须建立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以及档案的基础上。历史研究讲究全面占有史料,有多少史料说多少话,用史料说话。
    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研究抗战历史,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史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是非常专业的意见。不仅抗战史如此,历史学各领域莫不如此。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研究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中华民国以及中国国民党历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研究台湾史以及海峡两岸关系历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等,都要注重史料的搜集,也要强调运用档案史料。国家开放档案史料,对历史学者的研究是最有力的支持。国家应该为历史研究者利用史料提供方便。
    拿到史料并不表示搜集史料工作的完成,必须对史料加以鉴别,考证其真伪,才对历史研究有用处。中国古代史学家特别是乾嘉学派在这方面做足了功夫。我国年轻一代历史学者要掌握这些本领,否则,你的研究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习近平同志引用了这句话。这句话确实把历史研究的真谛讲出来了。照我的理解,究天人之际,是讲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古今之变,是要长时段看历史的变化。只有从长时段观察历史的变化,才能看出历史发展的走向、趋势和规律。这一条,光靠老祖宗的乾嘉考证就不够了。这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解剖刀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可以告诉我们如何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历史唯物论可以教会我们如何从历史研究中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历史学者可以借用各种研究方法,但是绝对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绝对需要历史唯物论的指导,这是很难以质疑的。习近平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说教,而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总结。
    年轻一代历史学者极需要培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素养。据我所知,一些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可能没有读过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有的连《毛泽东选集》也没有读过。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中国历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做学问的一项基本功。忽视这项基本功,在做学问的道路上难以取得大的成功。
    讲真实的历史,从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讲历史,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是最有力的驳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