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熊希龄与清末立宪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 周秋光 参加讨论

熊希龄是清末立宪派的重要人物,但以往学界限于资料,对他研究重视不够。迄今还没有一篇关于他与立宪的专文出现。为了有助于此一方面研究的深入,本文据所掌握的可靠资料,对熊在立宪运动中的思想与活动试作评述。
    (一)
    熊希龄参与清末立宪从1905年冬随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开始。五大臣出洋分为两路:载泽、徐世昌、绍英(后因吴樾炸弹事故,徐、绍二人受伤,改由尚其亨、李盛铎代)为一路,赴英、法、比、日等国;戴鸿慈、端方为一路,赴美、俄、德、意、奥诸国。熊希龄是戴、端一路的随员,任二等参赞官。该路于1905年12月19日从上海放洋。
    随戴、端出洋的随员共有33位,熊希龄特别受到器重。因为戴、端交给了他两项相当重要的任务:其一,朝廷要求出洋考察归来须“择各国政治之与中国政体相宜者,斟酌损益,纂订成书”[①],以备朝廷立宪时参考,这部书要他负责编辑;其二,出洋大臣既然游历了各个国家,自然也要写出一些条陈和奏折,这些条陈、奏折的起草,也要他来负责主持。
    为完成上述两项任务,熊希龄采取了这样的措施:编书,主要找一些懂得外国语言文字的人去分头搜集各国的宪政资料,然后在上海组织编译局编译成书。聘南昌盐道沈学使主其事。条陈和奏折,则请他的老朋友梁启超与杨度帮忙捉刀[②]。
    从1905年12月下旬至次年7月中旬,戴、端一行先后游历了日、美、英、法、德、俄、意及欧洲其他诸国。但熊希龄只仅仅随同到了德国,戴、端便命他提前返国,“先旋上海经理编辑事宜”[③]。1906年4月13日,熊由意大利海岸登舟,5月17日到达上海。到上海时,译局因为资料来源不够,译件尚不能交出,故无法编辑。5月25日,戴、端从俄京发来急电,谓出洋一行将在7月20日左右到沪,嘱熊务必将一切办妥。然而此间“翻译难恃,几交白卷”[④],并且梁启超与杨度的文章也还没有送到,距戴、端回来的日期不足两月,熊希龄着急起来!他觉得有必要再往日本一行,一方面找杨度要稿子;另一方面在日本购买一些欧美国家书籍,找留学生帮忙翻译以作补救[⑤]。临行前,他作了如下三项布置:其一,电南昌盐道沈学使于端午节后立即到沪,以便编辑[⑥];其二,邀请有关人员组成编辑组,俟译局稿件到来,即着手整理编辑,并邀长沙乐心田实业学堂的曹子彀到沪,代替自己主持编辑事宜[⑦];其三,以戴、端两钦使的名义致电即将离湘按察使任赴奉天提学使任的张鹤龄,请负责为戴、端两钦使的考察政治各条陈“总其成”[⑧]。实际上是为戴、端的考察报告与“枪手”的宪政文章找一位“审稿人”或润色者。一切安排妥当,熊希龄于5月27日复电戴、端,表示“力求仰副钧命”[⑨]。随即东渡日本。
    1906年7月21日,戴鸿慈、端方一行先行抵沪。熊希龄迟了四天,于25日才自奉天赶至上海。“枪手”的文章及在日本的译件均已带来了,于是再经过七天的加工整理,“枪手”的文章便成为立宪的各类奏折;译书则定名为《欧美政治要义》。一切办理就绪,戴、端一行遂于8月2日离沪,11日抵京。9月1日,清廷下达了预备立宪诏书。熊希龄以此行出洋有功,由戴、端奏保,在广西赈捐案内报捐双月道员,记名四川。随即又由学部奏派,充二筹谘议官。
    (二)
    熊希龄随使出洋,既帮了清朝大臣的忙,也帮了梁启超等一批流寓海外的立宪派人士。通过“枪手”文章之事,两者之间的隔膜得以消除,并且彼此间产生了一种秘而不宣的关系。戴鸿慈任法部尚书时,曾就法部与大理院之间的关系向梁启超请教;而梁启超则通过熊希龄作为桥梁,依靠清朝大臣们的暗中支持和帮助,开展了立宪活动。
    1906年11月25日,熊希龄去日本调查浚河工程及商务。他借便到神户同梁启超、杨度三人熟商了三昼夜,讨论组建立宪党等问题。事后,梁启超有一长函向康有为报告,其要点为[⑩]:
    1.康有为已宣布保皇会改称国民立宪会,熊希龄认为宜改称帝国立宪会,而在国内则称“宪政会”,梁、杨表示赞同。
    2.宪政会由梁启超、杨度、蒋智由、吴仲遥、徐佛苏、徐君勉、麦孟华、狄楚卿、汤觉顿等人署名发起,暂不设会长,虚席以待康有为,先在东京成立,然后本部迁设上海,举干事长主持,拟推杨度担任。熊希龄不出名,以便进行活动。
    3.张謇、郑孝胥、汤寿潜三人本极重要之人物,熊希龄主张亟应与之联合,以便借重其声望与影响,在江浙与沿海一带发展宪政会势力。
    4.已由熊希龄疏通,袁世凯、端方、赵尔巽允作会的暗中赞助人。拟拥戴醇亲王载沣为总裁,载泽为副总裁,由熊即晋京运动。
    5.筹款,熊希龄允筹15万两,以5万办《北京报》,以10万为会中基本金。其款大抵袁、端、赵所出达半数。熊希龄、杨度责成梁启超筹5万,然梁感到无力筹措。
    这封信透露,在国内设立宪政会,其决策和筹款的核心人物是熊希龄!1907年10月,这个会正式成立,但名称改为政闻社。
    政闻社成立前后,熊希龄始终以秘密身份参与活动,并源源接济梁启超的款项。1907年4月,梁启超一派设立于上海的《时报》馆遭火焚,有无法印行之势。熊希龄得悉后,即由北京致电上海广智书局的负责人何天柱,嘱转告《时报》主笔狄保贤(楚卿),谓“《时报》不可停印,如款不足,彼可代筹”。为此何天柱写信给梁启超说:“秉三对于吾党,尚能以诚相待,求之他省人,可谓难得矣”[(11)]。7月28日何天柱又写信给梁启超,谓“现在各省查缉党人,非常严密”。“京师近又严禁佛(即康有为)及函丈所著书,以后有新印之书,幸勿出名”。同时他特别告诉梁,为了便于熊希龄开展活动,今后“政闻社事万乞勿牵合秉公,否则令彼一步不可行,至为可虑”[(12)]。为此熊化名“文福兴”与梁启超通信。后来,梁启超认为“武汉为天下中,……故欲以全力首置基础于武汉”[(13)]。拟在该地办一日报,曰《江汉公报》;又设一法政大学,曰“江汉公学”,欲请熊希龄出任总理。因为梁认为“秉三近年所入甚丰”[(14)],又与袁、端、赵关系密切,筹款和处理人事关系均较便利。但他却忘记了何天柱给他信中所说的话:“万乞勿牵合秉公,否则令彼一步不可行”,如今却把熊希龄公开“牵合”到了台面上,这是熊希龄不愿意的。嗣因杨度、蒋智由、徐佛苏三人意见不合,杨度另立宪政公会与政闻社竞争(张謇、汤寿潜亦另组预备立宪公会与梁、杨各行其是),在武汉争夺舆论阵地甚烈,熊希龄因与杨度交谊素厚,自不愿卷入两派的嫌隙中去,故办《江汉日报》与“汉江公学”,皆因困难太多而未能实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