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熊希龄与清末立宪(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 周秋光 参加讨论

(三)
    熊希龄一方面暗中与梁启超、杨度等人联络组党、奔走筹款,在立宪派与清朝部分官僚之间穿针引线,充当桥梁;另一方面也参与了清廷的筹备立宪活动。现有资料表明,熊希龄首先参与了清廷关于化除满汉畛域问题的讨论。
    当时讨论的内容与范围涉及有变通满人姓氏和满汉风俗;废除满人专律;实行满汉通婚;官缺无分满汉;裁撤各省驻防;改变京旗待遇等一些方面。熊希龄以四川补用道的身份也上了清廷一个奏折。在他看来,欲化除满汉畛域,别的问题都好办,难办的主要是“撤驻防”与“改京旗”两方面,因此他的奏折主要是从这两方面发表意见。
    所谓“撤驻防”与“改京旗”,就是取消满人的旗档,将其编为民籍,划归州、县管理。当时内外大臣对此所提出的办法和措施综计有三:一是筹拨“恩饷”,即仿清廷以前遣撤防营、绿营各兵勇旧例,按旗丁所得饷额的十倍发给饷金,令其自谋生计;二是发行“债券”,即仿日本旧藩及秩禄处分旧例,一时难集巨资,就干脆将应发给旗丁的饷金改为公债,让其按年认息,分年偿还,以此而展缓兑款之期;三是移民,即仿日本北海道与美国、墨西哥移民旧例,在满、蒙、回、藏各部大规模地丈量官荒,给每位被遣的旗丁授地几十或数百亩,使其各有恒产,从而生计无忧。
    然而在熊希龄看来,上述三项办法和措施都很难行得通。他逐一分析说:以“恩饷”论,当时中国的旗丁数十万,每年需饷约计千万。如果按十倍发给饷金,那就需要一亿两。清朝库藏支绌,何从筹得这笔巨款?又以“债券”论,前此清廷发过昭信股票,政府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失去信用。如今以实饷易空券,对于那些负债累累的旗丁来说,如何肯答应?再以“移民”论,虽然这种设想不无可行性,可是要让那久居故土的旗丁们背井离乡,却也不无困难。除非移民去的地方十分理想,或者像美、墨等国那样,先于新地敷设铁道,开浚水利,建筑市场,振兴商务,更予所移之民以种种便利:轮船铁道,皆减乘资,农械家物,并免关税,使人人都有宾至如归之感。否则是不好办的。
    其实,除了上述各种困难之外,熊希龄认为还有更大的一个困难,即撤驻防、改京旗之后的旗丁们的营生问题。因为200余年来旗丁们世世代代靠国家豢养,有如稚子之于慈母。如今突然断其哺乳,令其自谋衣食,肯定难以适应。例如康熙年间,三藩初定,清廷曾颁发帑金1100余万两,代偿八旗债负;又雍正初年,朝廷亦屡赏兵丁一月银粮,每次都达30余万两,可是兵丁们拿到银钱后,率皆无所事事,坐食荡尽。前车可鉴,要旗丁们脱离依赖而自谋独立,谈何容易!那么应当如何解决问题呢?熊希龄思虑再三,提出了补救措施三项:
    一是广设工场与实业学堂,令旗丁子弟中幼少青壮者前往学习,但使他们学得一技之长,能够各营生计,不致连累父兄。这是治本之计。
    二是变通前述“恩饷”办法,即将所筹恩饷扣除一半存之银行,发给旗丁们股票,让他们按年领息,这样既可励其储蓄,又可赡其日用。
    三是以所筹“恩饷”专造满蒙各部铁路,凡旗丁都各发给一定的铁路股票和息银,一旦铁路修成,移民之事即可同时进行,而对于旗丁们来说,也不致于将发给的恩饷散罄而坐食山空。
    如上三项措施,熊希龄说必须朝廷经理得法以及各部密切配合方可成功。因为“论实业则农工商部有密切之关系,农工商部不振兴则无此能力也;论银行则与度支部有密切之关系,度支部不振兴则无此能力也,论铁路与移民则与邮传部及理藩部有密切之关系,两部不振兴则无此能力也”。因此,“就一方面言之,似此至重且大之问题,一纸诏书即可从而解决;而就数方面言之,则此至重且大之问题,非各种机关完备,有不能措置裕如者埃”[(15)]。
    其实如上各种问题即算都能顺利解决,熊希龄认为那也不过是在形式上化除了满汉畛域,而没有从精神上真正化除。欲从精神上真正化除满汉畛域,他认为还必须从如下三方面做到:
    其一,在用人方面要做到不分满汉,一律“量才器使”。过去那种“不论其人之贤不贤,不审其位之当不当,惟以满汉之故”的格局一定要破除。否则“昧舆论之从违,拂民情之好恶,是欲化满汉而反误举措,国事且因之不治”。
    其二,在立法方面要做到无论满人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夫法也者,所以齐不一而使之一也,必令一国人民,无论何族,均受治于同等法制之下,权利义务悉合其宜,自无内讧之患”。否则,是非曲直,就没有了裁判标准,“虽同为一种族之国民,亦不免于冲突”。
    其三,在抵御外侮方面要做到团结一致。所谓御侮,就字面上来说当然是抵制外强的侵入。但这里的含义则是希望利用对抗外强和御侮救亡来化除内部的隔阂。他说:“德有奥法之逼,而联帮统一;日有中俄之战,而两党息争。凡国民之性质,知识开则责难于政府者愈厚,忧患深则起衅于阋墙者愈少。故欧西各国,其政府每借外交之困难,以坚国民同仇之心,而导其激昂慷慨之气,以从事于疆场。不然,苟国家无进取之志,勤远之略,即无满汉之见,而人类好动之天性,郁而必发,辍耕之叹,将窃发于陇间,倚门之啸,即伏戎于肘下,不必种族之见存也”。
    上述三方面,熊希龄认为是从精神上化除满汉畛域的重要措施。他强调:“必时有忧勤惕励之心,事事有开诚布公之意,乃可以长治久安矣”[(16)]。
    应当说,熊希龄的上述见解是比较中肯与切合实际的。特别是提出要从精神上而不仅仅是形式上去化除满汉畛域,尤为中的之论。当时能够如此提出问题的,也不过他一人而已。当然要看到他抵制革命派排满的态度也十分明显,他希冀清廷利用御侮来消除内部隔阂,实际上是消除国内革命危机的一种策略。他这样做是每一个立宪派官僚应有的立场,不足为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