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乱中的同盟(3)
蒋介石在缅甸问题上的考虑是极为慎重的。在韦维尔的强硬态度下,蒋介石极其克制地表示:“中、英两国不可有一国失败,如果一国失败,如中国失败,则英国之印度必危而不保。”“如果英国需要,我国可派八万人入缅作战。”(28)遗憾的是,蒋介石如此“诚意”,得到的却是韦维尔傲慢的鄙视,他根本瞧不起国民党军队,说:“如由贵国军队解放缅甸,实在是英国人的耻辱。”明确表示“我们只要请贵国能惠允拨借美援物质就可以了。”(29)很显然,英国要保卫缅甸,因为缅甸是保护英国最大殖民地印度的最后一道屏障;中国要保护缅甸,因为缅甸是中国仅存的一条外国补给线,大批的美国援助物质要通过滇缅路运往大西南;而美国积极支持中国入缅作战,是需要中国在远东担负起阻止日本扩张侵略、维护美国亚洲利益的责任。因此,中、英、美三国利益的上述差异,使这次东亚军事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出兵缅甸的问题)趋于复杂化。 经过反复讨价还价,中、英、美三国在共同保护缅甸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上达成了比较接近的意见。即:要想在亚太地区打败日本侵略扩张,就必须“维持中国的抗战”,要使中国能够拖住上百万的日军,就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国际输血管”的畅通,而保住滇缅路的前提是必须保卫缅甸免遭沦陷。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中、英、美三国联合行动。蒋介石在会议上反复强调:“远东对日作战,端赖中国陆军与英、美之海空军,协同一致为主体”(30)方能取胜。英国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中国的军队援助,就不可能保住缅甸,扞卫印度,英国在东方的殖民统治和利益将会彻底崩溃。美国也确信,动员中国的巨大人力是击溃日本的最好办法。因此,整个会议结束时,中、英、美三国缔结了《共同防御缅甸军事协定》,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综上所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美三国战略关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三方从各自不同的利益出发,最终走到一个比较共同的立场上来,这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尤其是亚太地区)的胜利,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后来的历史发展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注释: ①梁敬:《史迪威事件》第219页,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②《新华日报》,1941年11月6日。 ③[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上册第330页,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④《百团大战总结战绩》,《八路军军政杂志》第2卷12期。 ⑤聂荣臻:《关于百团大战对晋察冀社记者的谈话》,见河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上册,第399—400页。 ⑥彭德怀:《百团大战》,《党史研究》1981年第1期。 ⑦藤原章:《太平洋战争史论》第41页东京1982年版。 ⑧臼井胜美,稻叶正夫解说:《现代史资料》第9卷第470—471页, 东京1964年版。 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3卷第322页。 ⑩(11)杜聿明:《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中国文史出版社。 (12)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第104页。 (13)伊利奥·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第49页,新群出版社1950年版。 (14)谭圣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②》,国际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5)《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583页,纽约1948年版。 (16)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4卷第1册第227 页,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17)纳塔拉詹:《美国阴影笼罩印度》第3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 (18)(19)《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第162—16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0)(28)(29)宋平:《蒋介石评传》第424、471、471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