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1492年他历尽艰辛,远涉重洋到达美洲,完成了一项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壮举,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关于哥伦布的研究,国内外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许多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就哥伦布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正于史学界同仁。 关于哥伦布西航的目的地 关于哥伦布西航的目的地,学术界很少提出质疑。国内教科书一般认为,哥伦布西航的目的地是亚洲,几乎不谈及哥伦布除此之外的其他想法。国外持这种观点者也居多数。但也有人提出了迥然不同的观点,认为哥伦布西航的目的地不是亚洲。埃里克·威廉斯在其著作中就介绍过这种观点:“哥伦布不是为了到达东方这一目的而计划西航的,他启航西行仅仅是为了要在西方发现那些被揣测存在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新陆地”①。但这种观点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哥伦布最早产生西航念头时,目的地是亚洲,大量的材料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当时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从理论上讲,向西航行一定能够到达东方。1474年地理学家托斯卡内利在给哥伦布的信中附了一张示意图,认为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便能到达盛产各种香料和宝石的国家。他在给哥伦布的另一封信中说:“我认为你的从东向西的航行计划是符合我的地图要点的,而且是地球仪上清晰可见的伟大而崇高的计划”②。哥伦布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这也就是他在寻求对远航的支持时,虽多次碰壁仍锲而不舍的原因。现在来看,这一计划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当时的航海工具和船只装备来看,这一计划的付诸实践则是困难重重的。葡萄牙国王之所以拒绝接受哥伦布的西航计划,主要是认为这一计划难以行通。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哥伦布在计算欧、亚之间距离上的失误导致他认为西航计划存在可行性,那就未免简单化了。实际上,哥伦布从一开始拟就西航到达东方的计划时,就没有排除航行途中发现新岛屿和新陆地的可能性,从留下的很少资料来看,至少有两点可以说明: 第一,早在哥伦布到达美洲许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猜测世界除了欧洲、非洲、亚洲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第四地区”,不同的民族以不同的名称在自己的文化中描述过这一神奇的土地。正如墨西哥当代诗人、历史学家阿方索·雷耶斯所说,在美洲的“存在被证实之前,人们已从各个角度科学地、诗人般地预感到了它的存在”③。在哥伦布生活的早年,社会上就流传着各种各样关于大西洋岛屿的传闻,如大海里漂来大树干、芦苇、砍伐下的柴薪、独木舟、浮尸等等。一些远航水手也经常向人们谈到他们在海上的经历。哥伦布在里斯本的时候,就听到一位水手说,以前,有一个传说,说从我们这里,到遥远的西方海上,有一座高山耸立的岛屿,有时很明显地出现,有时则又看不见,国王知道后,立刻派探险船,结果连影子也没有找到。哥伦布的表兄弟也告诉他,一艘船在前往亚速尔群岛的途中,遭到大风暴,船被吹到西部海面,船员在风暴停息之后捡到一块刻有图案的木片,花纹比较粗糙简陋④。这些传闻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也使哥伦布萌发了西航的念头。古代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在多卷集《地理学》中认为,如果大西洋不是宽不可测,那它就可以横渡;而且如果沿着同一纬度航行,就能从伊比利亚半岛到达印度。他还补充说,在途中可能遇上两个、也可能更多的有人烟的大陆。古代学者的著作自然对哥伦布产生了影响。哥伦布就十分相信悲剧《美狄亚》中塞尼加的预言,“这一天将会到来,那时海洋之锁链就会被打开,辽阔的大陆就会被发现,那时舵手会发现一个新大陆,而撒列就不再是大地的极限了”⑤。当然,在这些说法中幻想成分远远多于事实,但“在地理大发现的历史上,这些海市蜃楼式的幻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中世纪宇宙学者们指明的这些幻景被绘制在地图上,这些幻景岛屿成了哥伦布和他的追随者离开欧洲海岸前往印度途中可以指望的阶梯”⑥。因此,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固然是哥伦布梦寐以求的主要目的,但并不排除哥伦布企图寻找传说中的大西洋岛屿和大陆的可能性。 第二,哥伦布在远航之前,与西班牙国王达成了“圣菲协定”,从这个协定的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哥伦布西航目的的双重性,一方面顺利到达东方,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发现新的岛屿或陆地。协定第一条规定,赐封哥伦布为他亲自发现和占有的岛屿及大陆的海军上将,他去世之后,他的继承人和后代将世袭他的封号以及他所享有的一切特权。协定还规定,国王任命哥伦布为自己的副王和他所发现及占有岛屿和大陆的总督,哥伦布在他所占有的地区对于进出口贸易的诉讼享有司法和裁判权。我们知道,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对东方的了解局限性很大,但并非一无所知,除从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获得对东方神话般的传说外,还通过正常的贸易途径间接地知道,东方具有高度文明、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自小就向往东方文明的哥伦布当然会对这些颇有所闻。我们设想,如果哥伦布西航的目的地真的是直达东方,没有任何其他考虑,数不过百的西班牙人怎么能成为强大东方的对手,更不要说统治者。当然,西航途中存在着岛屿和大陆,这在当时只是一种推测,哥伦布对此并无把握。尽管如此,他在协定中也没有忽视要求国王明确规定他在这些“发现”地区享有所得黄金、珠宝、香产及其他商品的十分之一,并获免税的权利。国王还给他颁发了国书,一式三份,一份交给中国皇帝(“大汗”),两份空白,准备到达某国时,按当地国王的衔名填写。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哥伦布西航目的地具有双重性,开辟由西往东的航路是远航的主要目的,但同时并不排除在西航途中发现新岛屿和新陆地的可能性,前者主要是从贸易和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后者主要是从殖民征服、统治落后土著的思想出发的。比奥尼德否认哥伦布西航是去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认为哥伦布寻找的是他已有确切消息的大西洋岛屿;亨利·维诺德认为,哥伦布不是探寻发现“印度”,也无意驶向中国,他是寻找秘密资料记载的大西洋群岛,以便在那里为他本人及其家族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种植园。这些观点未免失之偏颇,但也并非完全是虚妄之词,至少哥伦布顺便寻找传闻已久的大西洋岛屿这一点,还是可信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