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哥伦布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辨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拉丁美洲研究》 王晓德 参加讨论

关于哥伦布误把美洲当印度
    从1492年起10年期间,哥伦布4次航行到美洲,先后抵达古巴、海地、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岛,“发现”了南美洲东北角奥里诺科河口,中美洲的洪都拉斯角。他把所到之地误认为欧洲人久已向往的东方,至死不悟。这似乎是中外史学界的一个定论,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是如果我们把有关哥伦布西航的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就会发现,哥伦布铸成这一错误也不完全是出于他的“无知”,而是主观动机和客观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并非一切顺利。多数船员怨气冲天,甚至出现骚乱,他们对航行的成功并不抱多大信心。哥伦布在10月10日的《航海日记》中写道,“我的人开始抱怨这种漫无时日的远航,说这种远航的困难不能再忍受了。我千方百计给他们鼓劲打气,使他们怀有美好的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好处”⑦。他甚至曾向船员保证,如果再过三昼夜找不到陆地,他就允许大家返航。这显然是把陆地的发现押在命运的安排上,而绝非出自科学的计算,所以,哥伦布一行是在濒临绝境之时发现陆地的,当时的喜悦心情难于言表。在这种情况下,感情的冲动代替理性的思考是常有的,哥伦布相信他已来到梦想已久的东方。但是随着被发现地区的增多,现实必然和他头脑中固有的东方概念发生冲突。传闻大洋彼岸的高度文明、鳞次栉比的城市、繁荣兴旺的商业、发达完善的交通、俯拾皆是的金银与眼前“发现”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实的“印度”与理想中的东方之间的不一致自然会使他产生怀疑,他竭力“不能让自己胡思乱想,眼下所到之地毕竟不是东方,而是其他某个新世界”⑧。但他又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因而无论到达何处都试图寻找证据以证明他来到了东方。在第一次航行期间,哥伦布满怀希望派遣外交使团觐见中国大汗,寻找黄金遍地的日本岛国。结果是虚行一场,失望而归。第二次航行他试图证明古巴是通往中国城的大陆,当他无法证明时,就起草了一份文件承认古巴就是通往印度和中国大陆的组成部分,强迫部下在这份证书上签名,威胁他们如果收回前言,就遭割舌之苦。在第三次航行中,哥伦布来到了南美洲的特立尼达岛,然后进入了帕里亚湾,这里波涛滚滚的淡水使哥伦布放弃了西航可达东方的传统理论,形成了地球是梨形的设想,试图用这种异想天开的理论来为他未能寻找到东方开脱。他在致国王与王后的信中所做的结论是:“地球的形状象一只梨,上面有一块突起的地方”。哥伦布最后一次航行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一个直通中国的海峡,当然也是毫无结果。
    哥伦布虽然在4次航行中没有找到关于东方的有力证据,但他仍固执己见, 说自己已经到达东方,而且至死也没有改变这种观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许多内外因素在起作用,使他不愿意承认现实。
    第一,哥伦布自萌发西航到达东方的念头后,就为之能够变成现实而进行不懈的努力,他四处奔波游说。当他第一次踏上新大陆的土地时,雄心勃勃的“印度事业”便成为他终生追求的目标。他首次返航受到王室的青睐,在西班牙和欧洲大陆引起轰动,人们相信他已成功地到达了东方。尽管随后的事实使哥伦布对所到之地究竟是否属于亚洲产生过怀疑,但他始终不愿让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成为一场虚幻。
    第二,哥伦布的西航计划之所以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自然是东方财富的诱惑。法国学者朗格认为,“西班牙人到这里,首先是为了寻找这种黄色的金属,而不是为了地理发现”⑨。所以王室对发现一些新岛屿和落后土著的居住地并不太感兴趣,对此哥伦布十分清楚。在首航期间,“他毕竟应该把访问日本或中国的某些证据送回西班牙去,或者把大量黄金和香料送回西班牙去,不然的话,就是宣布航行失败”⑩。在第三次航行期间,他完全明白,“他应当作出一些震古烁今的发现,才能保住他的印度事业,否则便一切都完了”(11)。事实上,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归来后,西班牙王室就已经在考虑放弃“印度事业”的全部计划,要不是当时传来葡萄牙国王组织远征队前往印度和英国国王亨利七世寻找去中国航路的消息,我们就很难设想哥伦布的命运如何。因此,即使哥伦布心里清楚新发现的岛屿和陆地并不是亚洲,也不敢向西班牙王室吐露真情,宁愿牵强附会,夸大事实来继续获得王室对“印度事业”的支持,保住已经获得的爵位和财富。另外,基督教的教义也束缚了哥伦布的思想,如果他公开承认发现了新大陆,就必然违背基督教的创世学说,那么他所从事的航海事业也就必然遭到教会和政教合一的西班牙政府的反对,从而导致他的事业失败。
    第三,哥伦布一直想借助东方文明的诱惑来吸引人们参加远航,前往新开辟的岛屿和陆地。他第一次从美洲返航后,对“发现”地区进行的描述使那些醉心于东方财富的人跃跃欲试,“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和壮年人都渴望跟他远涉重洋去发财致富”(12)。但哥伦布的描述多不切合实际,大部分从美洲归来的西班牙人怨气冲天,四处攻击哥伦布。人们对西航的激情慢慢减退,哥伦布的宣传也失去了昔日的诱惑力,以至他在第三次航行准备时,不得不选送一批年轻犯人来到这个未来的“福地”。哥伦布的宣传虽然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效力,但总有一些人愿意冒险一试。另外,哥伦布航行的成功,遭到许多达官显贵的嫉妒,他们极尽诬蔑和攻击之能事。在此情况下,哥伦布当然不愿意把自己“发现”的地区说成与东方相差甚远而断送自己的“印度事业”。
    哥伦布的西航在同时代人的心目中也算得上一件轰动社会的大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他已经成功地西航到达了东方,某些人在哥伦布首次西航归来后就对此提出质疑。萨拉曼卡大学著名地学教授斯·普哥美斯博士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示怀疑,他说这么短的时间航行到印度是不可能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住在西班牙王宫里的彼得·马特曾写信给一位记者说,他认为哥伦布没有到达亚洲,因为这与地球的大小不相符合。他于1493年11月写给红衣主教斯福尔扎的信中把哥伦布说成是新大陆的发现者。有人还根据前人塞维利亚大主教伊西多尔和法国修道士文森特的学说,认为在哥伦布发现的岛屿以西可能存在一个大陆,但并非亚洲,因为上述两位学者都提到,世界上存在第四大洲,位于赤道以南,与非洲大陆大小相等。当时一般有知识的西班牙人就认为,哥伦布所说的只不过是幻想,他不是英雄,而是一个固执己见的幻想家。不管是科学论证,还是冷嘲热讽,哥伦布不能不对此有所耳闻,这些说法自然会影响到哥伦布对新“发现”地区的认识。此外,在哥伦布第三次西航期间,葡萄牙人达伽马于1498年从南面绕过了非洲大陆,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线。达伽马与印度进行了贸易,翌年返航,给萄葡牙送回了大批香料。事实上,此时哥伦布已经意识到他到达的是一个新大陆。他在第三次航行中,当船队来到帕里亚湾后,发现大量的淡水,这说明有一条巨大的河注入海湾,这条河只能在十分广阔的陆地上形成,所以哥伦布讲出了自己的推测:“假如这也是个大陆,那将使整个文明世界大为震惊”(13)。他在1500年写给西班牙王位继承人的奶妈托雷斯夫人的信中使用了“新大陆”这一词,这封信虽然没有得到及时传播,但流露出他思想深处存在着秘而不宣的隐情。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哥伦布从一开始就有意铸成这一错误,而是错误形成之后,反倒成为他后半生中难以摆脱的沉重负担,他不得不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历史和哥伦布开了个大玩笑,这位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伟大人物在为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后,却又不敢承认这一事实。时代造就了哥伦布这一伟大人物,但这一伟大人物反过来又受到时代的限制。哥伦布一生中真正遗憾的不是错把美洲当成印度,而是没有意识到他的航行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