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 种历史事件对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但程度不同。受国内革命运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或经济危机威胁愈甚的国家,其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国家调节、干预更迫切;反之则不然,甚至出现国家垄断过程短暂倒退。最后一种历史事件对国家垄断过程的影响,则因国家不同而有明显差别。在得益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英、美、法等国,有助于减缓国家垄断过程;受这一体系剥削、压迫的德国和未得益于这一体系的意、日等国,则从政治、经济上和民族感情上要求借助国家力量打翻身仗,与英、美、法争霸。 由于以上4种历史事件的交互影响,使得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特别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各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英、美、法等国建立的、以罗斯福“新政”为典型的“福利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要求在国内保存资产阶级民主,如政权机构的分权与制衡制、政府官吏的选举制、阶级斗争、多党制、最低生活水平、公民权利和思想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等等;在对外关系上,要求基本维持现状。另一种是德、意、日建立的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要求在国内实行个人独裁,取缔上述资产阶级民主的全部内容,特别是通过恐怖统治,在对外关系上,力图冲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行疯狂的、无止境的侵略扩张活动。这两种类型虽然都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范畴,但不象以往各种有关著作说的那样,两者只有程度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它们是有质的区别的。德、意、日三国法西斯的领袖们就公开提出既反对共产主义,也反对资本主义(实际上当然只是反对英、美、法等国的资本主义)。英、美、法等国某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比如1933年上台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早就意识到美国社会制度是不能与法西斯主义共存亡的。随着德、意、日法西斯体制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他日益认识到:美、英、法等国和轴心国之间,不独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争夺原料产地、商品与资本输出市场的问题,还有“新政”式国家与法西斯国家间社会体制斗争的问题;如果对法西斯国家不加遏制,允许其无限扩张,就意味着“新政”式国家的灭亡。这是两类不同性质国家间你死我活的斗争。所以在他执政后直到1941年美国参战前,他在被迫对轴心国执行绥靖政策的同时,总是尽可能设法遏制或迎击法西斯势力,并不断教育国人高度警惕法西斯主义的威胁。〔3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中,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是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如他1917年9月在“大难临头, 出路何在? ”一文中说,“无论美国或德国,‘经济调节生活’ 的结果是给工人(和一部分农民)造成军事苦役营,给银行家和资本家建立起天堂。这些国家的调节办法就是把工人‘勒紧’到挨饿的地步,另一方面保证(用秘密手段、反动官僚手段)资本家获得比战前更高的利润。”〔4〕显然,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加剧阶级斗争的,是后来德、意、 日法西斯体制的觞触。从此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进步学术界就认为世界上只有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其他类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罗斯福“新政”实施初期,美国共产党按照苏联共产党定下的调子,攻击“新政”是“饥饿纲领”,是法西斯主义。直到1935年7、8月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党国际第7 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执政的法西斯是金融资本的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极端帝国主义分子的公开恐怖独裁”,〔5 〕并号召各国共产党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以后,美共对罗斯福“新政”态度才逐渐有所转变。不过即使如此,在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以后,直到1941年6月纳粹进攻苏联以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般都根据苏共的调子,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阶段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都是帝国主义本性决定的、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发展不可调和的产物。只是到纳粹进攻苏联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由初期阶段的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这是说不通的。如果按照这种论点,那么,苏、德战争前英、美国、法等国对法西斯势力执行的绥靖政策,不就无可责备了吗?各交战国人民(包括德、意、日等国人民)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不就失去了正义性吗?所以到后来,连1939年德国侵波前和希特勒订过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斯大林,也不得不改变说法。1946年2 月9日, 他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说:“要知道……德、意、日三国,在侵犯同盟国之前,就把自己国内最后一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残余消灭净尽,在自己国内建立了残酷的恐怖制度,蹂躏了各小国的主权和自由发展原则,宣布占领他国领土是自己的国策,并公开声明他们要取得世界霸权,要在全世界推行法西斯制度……因此,反轴心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它一开始就带有反法西斯战争、解放战争的性质,它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恢复民主自由。苏联参加反轴心国的战争,只能加强--并且确实加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和解放的性质。”〔6 〕由此可见斯大林已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狗咬狗的战争不同,是一种同盟国要求恢复民主自由的反法西斯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的战争,这就意味着承认“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同于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遗憾的是,1946年以后,不独西方学者仍有人将罗斯福“新政”与法西斯主义混为一谈,我国有的世界史著作直到70年代还认为德、苏战争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关于二战史的专著,虽然不再重复这种错误,但也没有直率地纠正这种错误。这是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二战史和世界现代史的。 再者,分清和着重说明“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法西斯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还有利于对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在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以克服经济危机和适应战争需要方面不如法西斯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见效快,但真正能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到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还是有赖于“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为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疯狂侵略,大失人心,失道寡助,决难持久。二战以来的世界史正是这样发展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