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中国抗日战争和南斯拉夫抵抗运动的共同特点(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齐鲁学刊》 郝承敦 参加讨论

(二)从打击对象看,中南两国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不仅是反对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侵略,而且也同德、意、日侵略集团在国内的帮凶及其反共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实行“以华制华”、“方而治之”的方针,利用汉奸,扶植伪政权。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大分裂。1938年12月,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降。1939年12月,汪精卫与日本秘密签订卖国条约,将东北割让日本,承认日军长期占领蒙疆、华北、长江下游、华南岛屿等地。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从此,汪精卫领导的伪军配合日军不断进攻解放区,破坏抗战运动。针对汪精卫的卖国罪行,1940年2月,延安召开讨汪大会。随后,全国掀起了反投降反汉奸的热潮,有力地打击了投降活动,促进了全国人民的团结抗战。
    1938年10月以后,国民党政府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1939年冬至1943年春夏,国民党先后掀起了3次反共高潮。对此,中共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口号,对国民党统治集团依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对其反共活动要针锋相对地开展斗争,但斗争时坚持自卫立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斗争的目的不是推翻国民党政府,而是使之投降投不了,反共反不成,继续留在抗日阵线内。中共的上述方针政策,在实行中取得了重大成功。
    南斯拉夫被占领以后,资产阶级中的一些极端反动分子,把自己的阶级利益同德意法西斯的占领结合起来,他们背叛祖国,出卖民族利益,甘愿投靠德意法西斯与南斯拉夫人民为敌。在克罗地亚,帕维利奇“政府”组织了“乌斯塔沙”部队;在塞尔维亚,内迪奇将军组织了“塞尔维亚志愿军”等。最具典型的是以原王国政府参谋部军官、后来担任王国流亡“政府”国防部长的米哈伊洛维奇为首的“切特尼克”部队。“切特尼克”部队有着极大的欺骗性,这不仅是因为它披着“王国军队”的外衣,打着“保卫”人民利益的旗号,而且在相当长时间内它还得到了西方盟国的支持。米哈伊洛维奇不但拒绝同游击队合作,反而与内迪奇“政府”签订了联合反对游击队的秘密协定,并接受德国占领军的武器供应,从而使自己彻底地堕落为法西斯占领军的帮凶和走狗。在南斯拉夫人民的抵抗运动中,“切特尼克”多次配合法西斯军队向游击队和解放区进攻,例如,1941年11月他们公然袭击了当时的南共中央和最高司令部所在地--乌日策。这样,南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打击德意法西斯的同时,也必须给予“切特尼克”及其它南奸部队以严厉打击。随着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发展,南斯拉夫人民武装力量最终消灭了“切特尼克”部队,米哈伊洛维奇本人作为国家和人民的罪人也被判处极刑。
    (三)从战争作用看,中南两国人民牵制了大量的德、意、日军队,有力地支援了苏、英、美等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的抗战,打破了日本“北进”苏联的企图,延缓了日军南进的步伐,配合了英、美军队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对日作战;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减轻了北线德军对苏德战场的压力,支援了南线英美军队在北非、地中海地区的战争行动。
    “北进”侵略苏联,是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07年,日本制订《帝国国防方针》时,明确地把俄国列为第一个“假想敌国”,其战略态势也由以前的守势改为攻势。其用兵纲领规定:在占领“北满”的基础上,北进切断西伯利亚同俄国西部的交通线,然后东进攻下包括海参威和库而岛在内的沿海地区。在这种战略指导下,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随后,日军开始向“北满”进军,11月19日占领齐齐哈尔,1932年2月5日占领哈尔滨。面对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苏联在1931年12月、1932年10月、1933年1月,多次建议同日本缔结互不侵犯协定,但遭到了日本的拒绝。此后,日本一直图谋北进。
    日本要北进,必须以征服中国取得战略基地为前提。而苏联要摆脱或减轻日本的威胁,则必须依靠和支持中国的抗战,使日本陷入中国战场或消耗其实力。因此,1940年12月,斯大林对即将被派往中国任苏联驻华武官、蒋介石的总军事顾问崔可夫谈话时,明确指出:“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⑥为此,苏联一方面大量增加了对蒋介石的军火援助,把拖住日本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另一方面,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多次致电中共中央,要求中共军队在战场上积极打击日军,从而使日本不可能在远东开辟第二战场进攻苏联。日本制造“七·七”事变,扩大对华战争,从其战略意义来讲,是为了“准备对苏作战”而消除其“背后的威胁”,⑦是为了完成陆军北进计划的一个步骤。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抗战,不但“背后的威胁”没有消除,日本反而在中国战场上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战场拖住了日本总兵力的70%以上,耗费了日本大量的军需物资。因此,即使在德军深入苏联国境,打到莫斯科近郊的时候,日本也一再拒绝德国的要求,无力趁火打劫,不敢贸然参战。正由于日军陷入对华战争的泥滩,才使苏联得以抽调远东军队到欧洲去保卫斯大林格勒,并在那里扭转了欧洲战场的整个形势,使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苏联学者认为:“使日本帝国主义不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攻苏联远东军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人数众多的游击队的英勇斗争,他们在中国把日军的双手束缚住了。从而,中国人民给予苏联人民以很大的帮助,使苏联人民易于在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正义的伟大卫国战争中进行巨大的斗争。”⑧向南洋地区发展,夺取西方列强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攫取南洋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强化日本的战争机器,也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德国在发动欧战以后,从1939年9月到1940年初,一直怂恿日本“南进”,为其大规模进攻英法寻找同盟军。但由于日军陷入中国战场,耗资数百亿,死伤数十万。因此,日本对于南进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在1940年夏季英法在欧战中处境维艰之时,日本也未能在东方夹击英法。对此,丘吉尔曾经庆幸的说:“德国苟于1940年法国崩溃之后即试行进攻英伦三岛,日本苟于同时对英帝国及美国宣战,则吾人所受的巨祸及苦痛之深殆不可设想矣。”及至1941年底,由于日美矛盾不可调和,日本法西斯孤注一掷,贸然发动太平洋战争,与英美同时开战。但由于日本南进的时间已被推迟,英美等国已赢得了较为充裕的时间,得以扩充其军备。即使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战场仍然牵制着大量日军。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指出:中国的抗战拖住了日本的后腿,束缚了它的军事行动。“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日本军队就会冲过印度洋,与德军会师中东。⑨如果真是那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将会更为曲折和复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