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为全面评价和讨论他一生的学术和思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史学会的协助和支持下,聊城市政府和聊城师范学院近日在聊城举办了“海峡两岸傅斯年学术讨论会”。五十多名学者出席了此次讨论会。 与会者认为,傅斯年一生在许多学术领域都有所建树,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他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期间,领导对殷墟的全面挖掘和明清档案的系统整理,对以后中国历史研究有重要影响。他在中国历史研究中所倡导的方法和原则也为学术界所重视。与会者对傅斯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也进行了认真的探讨,认为傅斯年是一位有贡献的教育家,他在任职教育界期间,对旧的教育内容、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对中西教育兼收博采的基础上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其中教育兴国思想,教育相对独立思想,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与会者对傅斯年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活动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论述。有些学者认为,傅斯年青年时代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曾担任“五四”游行总指挥,主编《新潮》杂志,与《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相呼应,对封建政治、文化进行了猛烈批判,对他这个时期的行为应充分肯定。也有一些学者指出,傅斯年是一位真诚的爱国者,这在三十年代抗日救国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自“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中,与一些学者撰著《东北史纲》,创办《独立评论》并发表许多文章,呼吁全面抗日,反对妥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担任国民参政员,对某些权贵的消极抗日、贪污腐化进行了抨击,他与黄炎培等六位参政员奔赴延安,为国共两党和谈进行斡旋。这些都是傅斯年爱国思想的具体表现,应予肯定。也有学者在论述傅斯年思想行为时指出,傅斯年同许多历史人物一样,有着时代的局限性,是一位有着浓厚传统意识的知识分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