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对国内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的负效应
英国首创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并以其文官政府的廉价高效著称于世。资本主义各国竞相效仿,先后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官制度,掀起了近现代人事制度的革命。但是,谁能想到:英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却成为导致英国教育和科技事业落后、经济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英国文官制度对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的负效应,研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并认真总结它的经验教训,对推动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全面实施,促进教育及科技体制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及其特征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激进派与代表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保守派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 自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以来,执政的土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实行官职“恩赐制度”,结果出现了论资排辈、任人唯亲,买官鬻爵、贪污腐败的现象,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自1832年执政以来,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推崇自由竞争原则,迫切要求革除旧时文官制度的弊端,吸收大量才华出众的资产阶级子弟加入政府,创建廉价高效的政府。1853年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麦考莱奉命组成委员会,调查东印度公司人事制度,提出改革该公司人事制度的报告。不久,查尔斯·屈维廉和斯坦福·诺思科特受财政大臣的委托,调查英国国内文官制度状况,提出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从而揭开了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据1855年5 月颁布的枢密院法令,建立英国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制度改革。后来,英国政府于1870年7月和8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两个法令,标志着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 英国文官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常任文官严格按文化水平的高低分为不同等级,低级文官不能直接升入高级文官,呈贵族化趋向;(2)根据普通教育的课程内容,以笔试为主,按“通才”原则, 依考试成绩,择优录用;(3)实行文官高薪与教师、 科技人员低薪的工资制度;等等。 英国文官制度的这些特点虽然有利于英国政府选拔优秀人才,但同时也对英国社会风气的形成、对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二、文官贵族化趋向与英国教育思想英国政府中的文官可分为随内阁共进退的政务官和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而被录用的常任文官两大类。英国的政务官和高级文官的绝大多数来自学费昂贵、师资雄厚和教学条件优越的贵族学校--公学或文法中学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据1952年调查资料,曾就学于公学或文法中学者分别占外交官的95%、大使的88%、将军的87%、高级法官的85%、主教的83%、殖民地总督的82%、高级文官的67%,〔1〕议会的46 %左右。〔2〕据1977年英国文官委员会报告,曾就学于牛津、 剑桥两所大学者占国内各部次长的70%、外交官的75%、最高法官的85%、大银行行长的58%,〔3〕议会的41%左右。〔4〕高级文官不仅是政务官的助手,而且也是政务官的重要来源之一。许多资历深、有才干并精通官道的高级文官往往通过竞选或被任命而成为政务官。因此,英国内阁首相绝大多数来自贵族学校。据统计,在1721-1979年的49位首相就有38位毕业于公学,其中伊顿公学占18位;大学毕业者占42位,其中牛津大学占24名、剑桥大学占15名。在这49位首相中,除麦克唐纳出自工人家庭外,其余的首相都是出身于贵族或富豪巨贾之家,其中有15位首相同出于一个祖先即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莱斯特郡郡长乔治·维利尔斯爵士的后代,与维利尔斯家庭有血缘关系。〔5〕不仅如此,在英国文官内部也存在着等级森严的贵族特权观念。英国的高级文官为行政级,必须具备大学毕业文凭,大多数为牛津、剑桥大学毕业生;中级文官为执行级,必须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初级文官为事务级和助理事务级,由中学毕业生担任。只有极少数中级文官经严格考试后晋升高级文官,低级文官不能升入高级文官。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