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演变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是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并初步发展时期。以中国东北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则是当时世界上主要帝国主义强国都卷入其中的一个“国际热点”。研究考察这个时期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演变,将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其帝国主义本质以及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至上的历史事实。 一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生直接肇端于沙皇俄国向这一地区的侵略扩张。19世纪初,美国的向西扩张和俄国自其美洲殖民地的向南推进,以及两国争夺北美西北沿海地区毛皮资源的斗争,导致两国关系的紧张,成为“门罗宣言”产生的一个直接诱因。 1850年,加利福尼亚作为第31州加入联邦,美国的大陆扩张已西抵太平洋沿岸。在此前后,美国出现了主张跨越太平洋向东方扩张的社会思潮。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核心人物威廉·西华德更明确提出美国的使命就是在太平洋沿岸同东方文明接触。他进一步指出,美国通过其在太平洋沿岸新获得的土地,夏威夷群岛以及日本和中国的必然开放所进行的商业交往中孕育着伟大的未来。当时日益广泛和紧密的美欧关系的地位总有一天将下降,并失去其重要性;美国的最大发展将是在大陆的另一边,“太平洋、其沿岸和岛屿及周边广大地区,将成为在世界的伟大未来中各种事件发生的主要舞台。”〔1〕1852年3月, 美国政府委任国家邮船总监佩理准将为东印度舰队司令和遣日特派大使,遂行使日本“开国”的使命。1853年7月8日佩理率舰驶抵浦贺,强迫日本接受了美国的国书。1854年3月31日, 美国仿照中美望厦条约与日本签订了“开国”条约。佩理行前,国务卿曾给他下达训令,其中写道:“最近的一些大事,诸如海洋上航行的蒸汽轮船,我国在太平洋沿岸取得广袤领土和迅速在那里定居,在该地发现金矿,以及在横亘间隔两大洋的巴拿马地峡上建立便捷的交通等,实际上已经使东方各国越来越靠近我们本国。虽然这些大事的后果还未开始被感觉到,可是与这些国家间的交往已经大为频繁,其日后的扩展是不可限量的。”“对航行于这些海洋的美国人加以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义务了”。一位美国历史学家称这是“美国对太平洋政策基础的第一次全面的陈述”〔2〕。 美国内战结束到19世纪末,是美国历史上的“镀金时代”。美国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其经济实力大增,为美国实现由大陆扩张转向海外扩张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在政治思想和社会舆论方面,也为海外扩张大举张目〔3〕。 内战结束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开始染指朝鲜。1882年5月, 强迫朝鲜签订了“朝美修好通商条约”(即“仁川条约”),取得了朝鲜开港、美国人的通商、传教及治外法权等特权,并开始与日本勾结合作,共同侵略朝鲜。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一方面谋求修改其与欧美各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又迅速走上了欺凌、奴役邻国的道路。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斗争、日本加紧向朝鲜和中国东北进逼以及中日、日俄关系的逆转成为这个时期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突出的新特点。与此同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正致力于与英、德争夺萨摩亚群岛和兼并夏威夷群岛,其外交重点不在东北亚。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美国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列强共同干涉的建议,主张“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靠干涉带来和平,那种和平是不会持久。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这个国家和世界融洽共处,只要清王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4〕中日甲午战争和三国干涉还辽以后,俄国势力进一步渗透进中国东北和朝鲜。1898年,俄国强占了中国东北旅大要地,导致整个东北亚国际政治形势骤然紧张起来。这一时期,美国正积极凯觎中国东北市场,担心如果俄国独占满洲,美国商人有被赶出东北市场的危险。1898 年1月,华美合兴公司及其他从事对华贸易的商业团体组建了“美国亚洲协会”,敦促政府重视中国事态的发展。但此时美国正深陷于美西战争,在亚洲争夺菲律宾,尚无力顾及“满洲问题”。 1899年,俄国政府擅自将旅大租借地改为“关东州”,直接进行殖民统治。这导致了美俄在东北亚对抗局面的形成。1898年底美西战争结束,美国夺取了菲律宾,为在远东和其他列强竞争提供了一个立足点。而“对菲律宾的向往和对中国的关切起到互相支持的作用。”〔5 〕不仅商业界要求政府对华采取更有力的行动,而且海军也对在中国设立加煤站或基地产生兴趣,并将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东亚来。1899年,各方面对国务院的压力越来越大。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德、俄三国递交了有关中国“门户开放”的照会,随后在11月又分别向日、意、法三国递交了同文照会,要求六国宣布承认以下三项原则:一、对于在中国的“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之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二、中国现行条约税则适用于所有“利益范围”内一切口岸(自由港除外)所装卸的货物,不论其属何国籍。此种税款由中国政府征收;三、在各自“利益范围”内之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在各自“利益范围”内修筑、管理或经营的铁路,对他国臣民运输的货物,应与对本国臣民运输同样货物、经过同等距离所征收的铁路运费相等。〔6 〕嗣后不久,英、法、日、德在“其他有关各国皆无异议”的先决条件下表示同意。1900年1月意大利表示无保留同意。唯有俄国在1899年12月30 日给美国的复照中故意回避了东北的铁路运费问题,实际上等于拒绝了美国的“门户开放”要求。〔7〕1900年,俄国乘东北义和团运动兴起之机,以保护俄国利益为借口出兵占领了中国东北。美俄矛盾因美国坚持东北“门户开放”但俄国竭力实行“门户关闭”而进一步激化。1900年7月3日,海约翰提出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除重申第一次“门户开放”照会的要点之外,增添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原则,获得多数列强的口头赞成。此后美国便以此作为其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依托,推进其在该地区的实际利益。〔8〕但由此直至日俄战争前后的几年中, 美国在东北亚的卷入都十分有限。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