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法国共产党执行了错误的方针政策,使得法国人心更加混乱。法共在法国是个大党,在人民中有很大的影响。在人民阵线中法共拥有72个席位,占10%以上。倘若方针政策正确,在团结教育人民方面,完全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但法共当时却犯了三个错误: 一是没有澄清反战运动和绥靖政策之间有什么不同。1936年4月,共产国际发了一个文件,指出制止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保卫世界和平是中心任务;日益迫近的战争一开始将表现为帝国主义性质,也是民族战争的性质。这个文件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慕尼黑会议之后,反战运动和绥靖政策,两个都是为了和平,于是法共就错误地把二者混为一谈了。本来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反战运动是以斗争取得和平,而绥靖政策是以出卖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德国法西斯的要求以取得和平,也就是以妥协退让取得和平。结果法国人民要求总工会和社会党支持慕尼黑政策,从而破坏了人民阵线。 二是错误地支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临战前夕,1939年8月23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了。这下把法共打入更加混乱的状态。匆忙中,法共中央表了态:支持这个条约的签订,并且在《人道报》上刊载了3年前多列士讲话的内容,其中心意思是,应该和任何提供保卫和平可能性的人协商,不论这种可能多么小,尽管是意大利法西斯独裁政府,也应该同它协商,甚至同希特勒也应该协商。但是这却违背了法共几年来支持捷克反对慕尼黑会议的传统政策,否定了法共支持英法苏三国会议的作法,出尔反尔,自打嘴巴。另外支持苏德合作,不符合法国人民传统的反德心愿,况且英法政府正式对德宣战以后,法共使自己公开处于政府的对立面,受到政府的镇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政府当局以此为由查封了《人道报》等195种刊物,法共317个省和地区的支部被解散,法共72个议席被撤销,法共领导被逮捕。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不再相信共产党了,使法共逐渐陷于孤立和非法的状态。 三是法共不合时宜地套搬十月革命的经验,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二战刚爆发时,共产国际发了一个错误的文件,说英法与德之间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狗咬狗的战争,交战双方都应该受到谴责,号召工人阶级不要支持这个战争,要使战争失败,借此加速本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灭亡。法共照文件执行了,所以遭到本国资产阶级政府的镇压。法国人民更是乱上加乱,当德国法西斯打来时,无所适从,不知应该奋起抵抗法西斯对祖国的侵犯呢,还是应该借此推翻法国资产阶级统治呢? 二战后,法共承认了这些错误。但当时却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和平主义盛行,人心十分混乱的法国,如何能够抵御得住德国法西斯的猛烈进攻呢! 四 法国败降也有政治上的原因。政治上的分裂,失败主义的活动,这是法国败降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法国统治阶级内部分裂。在法国垄断资本集团中有两大派别:一派亲德,一派亲英美,这正是法国内阁动荡政局不稳的根子。法国内阁70年间更迭了100多次,平均8个月更换一届政府。当然,除了两派互相倾轧外,法国是个小生产国家,党派林立,是个多党议会制国家,也有很大关系。法国的最高统治层很不团结。比如雷诺总理和陆军部长达拉第矛盾很大,虽在一起开会,两人却终席不说一句话。雷诺和总司令甘沫林也是貌合神离。甘沫林与劳合·乔治也不合。正如英国人说的那样,法国人忙于内部作战,而在德国人进攻面前却变得麻木了。 法国的亲德派和法国一些垄断巨头以及煤铁工业有联系,同德国在经济上的联系很密切。他们迷信德国的强大,有恐德症,是投降派产生的根源。雷诺总理虽不是投降派,但他在改组政府时,考虑到搞好团结,却把投降派弄了进来,在魏刚和贝当二人之间和稀泥,没想到却反而增强了内阁中投降派的力量。在内阁讨论保卫巴黎时,投降派占了上风:什么要保住美丽的艺术宝库卢浮宫啊,可不能把路易十四以来几个世纪经营的这座历史名城给打坏! 其次是政府和人民的分裂。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少数人的利益,压迫和剥削广大的工人、农民,长期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政府中的亲德派也好,亲英美派也罢,他们都仇视人民阵线,他们害怕人民甚于害怕法西斯,他们宁要希特勒,也不要人民阵线。他们对1870年普法战争后的巴黎公社起义还记忆犹新。所以,长期追随英国搞绥靖政策,一味避战求和的法国当局政府,在德国的进攻面前,是根本无意组织法国人民积极抵抗的。法国人民长期痛恨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压迫和剥削,加之法共的错误引导,更是无所适从,混乱不堪,怎么能上下团结,为积极保卫祖国而战斗呢!
(责任编辑:admin) |